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13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目的:探讨人Tip30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AAV-TIP30的构建,并观察其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后的表达。方法:以正常人肝组织m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Tip30,利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 I和Xba I,将Tip30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AAV-MCS中,并经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ip30蛋白表达。结果:RT-PCR方法正确地扩增出全长Tip30基因。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Tip30基因克隆完全正确。重组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后,Western blot证实Tip30蛋白表达增高。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AAV-TIP30并转染HepG2细胞,为进一步研究Tip30基因对肝癌的影响及其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Gen)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黏附、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Transwell、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三羟基异黄酮作用后,SMMC7721细胞增殖、黏附、迁移、侵袭能力及其Snail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Genistein可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同一时间不同浓度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有明显差异(P<0.01),相同浓度下作用48 h和72 h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24 h组(P<0.01)。低毒剂量(10μmol/L)三羟基异黄酮作用SMMC7721细胞30、60、90和120 min时,细胞的黏附能力明显降低(P<0.01),各时间点细胞的黏附抑制率分别为29.22%、27.35%、26.58%和24.19%。10μmol/L三羟基异黄酮作用SMMC7721细胞24 h后,迁移和侵袭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抑制率分别为54.79%和55.42%。10μmol/L三羟基异黄酮作用SMMC7721细胞3、5和7 d后,细胞Snai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制备苯磺酸氨氯地平柔性纳米脂质体(AM-FNL),并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苯磺酸氨氯地平柔性纳米脂质体,以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分离含药脂质体与游离药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包封率(EE%).结果 最佳处方:药脂比1∶20,胆固醇:磷脂比1∶4;水和介质pH为7.4,以此制备的柔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88.3±0.4)%.结论 经优选得到的苯磺酸氨氯地平柔性纳米脂质体处方合理,包封率高,性能可靠,可用于经皮渗透给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25.
26.
评价新型可吸收封堵器的生物安全性、相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实验动物成年比格犬27 只,17 只实验组用犬通过开胸B 超引导下经右室游离壁穿刺室间隔方法复制室间隔缺损(VSD)动物模型,模型犬复制后,即刻植入可吸收VSD 封堵器,术后抽血查生化指标,并在第3、6、9和12 个月随机处死3 只实验组犬和2 只对照组犬,取其心脏及其他脏器标本。通过比较血液生化指标、心脏大体标本、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其他器官进行病理学检查,评价新型可吸收封堵器植入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所有实验用犬均存活,无并发症,病理组织学检查示封堵器逐渐被破坏吸收并完全被纤维组织及内皮细胞覆盖,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封堵器表面逐渐出现上皮细胞,并可见新生血管组织。结论新型可吸收封堵器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便,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内皮化完全且迅速,并发症少,可有效的封堵VSD,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以PDGF-β的反义寡核苷酸作为药物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PDGF-βmRNA和增生,为反义药物预防经皮血管内膜成形术后再狭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球囊导管损伤兔髂动脉内膜建立再狭窄模型,于内膜损伤后1周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PDGF-β 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情况.结果 计数200个内膜细胞中的PCNA阳性反应的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反义药物显著抑制内膜平滑肌细胞表达PCNA,抑制率为93.44%(P<0.001).显微镜高倍视野下(400X)计数血管内膜每平方毫米中的PDGF-βmRNA阳性细胞的平均数,与对照组相比,反义药物显著抑制内膜平滑肌细胞表达PDGF-β mKNA,抑制率为88.40%(P<0.001).结论 根据不同种属PDGF-β的同源性设计的反义药物显著下调血管内膜表述PDGF-β mRNA并可抑制血管内膜增生,这为临床应用反义寡核苷酸防治经皮血管内膜成形术后再狭窄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完善扶正化瘀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建立了其主要组分丹参、桃仁和五味子的薄层层析鉴别方法;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RP-HPLC),在C18色谱柱上,以甲醇-乙腈-水-甲酸(30:10:59: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6 nm,测定了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薄层图谱斑点清晰,空白对照无干扰。丹酚酸B在4.83~145.05μg/ml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为99.33%,RSD为1.7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9.
经血脑屏障载药纳米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克服血脑屏障的有效方法,是利用纳米粒作为载体将药物转运到中枢神经,使载药纳米粒通过血脑屏障。方法制作经聚山梨脂(TweenR80)修饰的纳米粒,使其通过血脑屏障。检测小鼠的存活率,跟踪脑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吸收量。结果小鼠的存活率明显的增加(存活率达到6个月的小鼠增加到40%)。结论经聚山梨脂80修饰的阿霉素纳米粒药物对通过血脑屏障有很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制备盐酸利多卡因传递体溶剂,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利多卡因传递体溶剂。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观察监测盐酸利多卡因传递体的形态及粒度分布,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含量来研究其稳定性。结果利多卡因传递体溶剂为近透明的胶体乳白色液体,荧光显微镜下可看到大量流动性的圆形或椭圆形药物载体并具有流动性,对盐酸利多卡因传递体溶剂进行测量其粒径为(81.1±3.1)nm;回收率为(100.2±0.35)%(n=3);包封率为(82.5±1.85)%(n=5),溶液应放置在4℃冰箱中保存。结论盐酸利多卡因传递体溶剂制备工艺可行,回收率和包封率良好,亦可满足分析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