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3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74篇
医药卫生   264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手术名称:右输尿管狭窄段球囊扩张术术者:金讯波患者病情简介:患者中年女性,因"腰部不适伴发热"入院,近期于外院行右输尿管损伤修复术。转入本科行B超引导下右肾穿刺造瘘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一般情况可,无发热,无腰腹痛等不适。右肾造瘘管引流通畅,量、色正常。期间行右侧顺行造影(图1),见右输尿管膀胱肌瓣吻合口近乎闭锁,有细线样造影剂下泄,吻合口以上输尿管及肾盂充盈良好;输尿管镜检查,见右输尿管  相似文献   
102.
正引言:有研究表明术前影像学检查无肾上腺转移或侵犯的肾细胞癌(RCC)患者,术中行同期同侧肾上腺切除,无法延长其生存期。目的:通过CT、PET-CT、MRI等影像学方法连同术后病理,分析同期及远期行肾上腺切除的  相似文献   
103.
2株河生肠杆菌生物1群的分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9年6月从1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晚期合并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1株Enterbacter amnigenus biogroup 1(河生肠杆菌生物1群),在1999年10月从一个因烫伤右上肢患者的感染创面分泌物中又分离出1株该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学习曲线的存在,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方法 82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或联合根治术,解剖喉返神经147条,全部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四步法”监测喉返神经功能,术中信号衰减幅度50%以上诊断喉返神经损伤,并判断损伤点和损伤原因.结果 喉返神经寻找时间为0.5~2 min,损伤率2.7%,喉返神经损伤病例均在术中诊断,损伤点均在喉返神经入喉点或临近入喉点的部位,损伤原因分别为牵拉、肿瘤粘连、热损伤和钳夹.按时间顺序分组以喉返神经的寻找时间和损伤例数生成甲状腺癌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学习曲线,喉返神经寻找时间和损伤例数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 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存在技术学习曲线,有助于喉返神经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5.
正疟疾是一种蚊媒传染病,按照疟原虫的不同分为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和卵形疟共4种类型。疟疾在全球99个国家流行,截止到2010年,全球约有2.19亿人患疟疾,其中81%的病例发生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是疟疾重度流行区,60%的病例出现在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莫桑比克、印度~([1])。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雌性按蚊叮咬,按蚊叮咬患者或者带虫者的血液后,再叮咬健康人将疟原虫传给健康人。丹东口岸有大量赴非洲劳务人员出入境,沿江有中华按蚊滋生,给疟疾防控工作造成困难。  相似文献   
106.
九蒸九晒是中药炮制的特色技术,也是大多数中药发挥作用、减轻或避免副作用的常用手段.在古代医学文献记载的43种需要多次蒸晒的中药品种中,以根类及根茎类药物最多.本研究通过查阅、整理、分析和总结相关文献,以何首乌,黄精以及地黄九蒸九晒过程中的成分变化为突破口,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发展策略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帮助找到中药九蒸九晒的优化方法,实现中药加工过程的合理化和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7.
背景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上尿路结石最为常见,给患者造成沉重负担。上尿路结石成因复杂,与性别、年龄、地理位置、气候、饮食等密切相关,不同地理环境患者的结石成分是否存在差异仍不清楚。目的分析河北省不同地理环境上尿路结石成分,为临床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和住院手术取出结石的患者资料,获取1 192例患者的上尿路结石标本,使用红外光谱法对结石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河北省山区、平原、沿海地区患者的结石成分特点。结果上尿路结石患者高发年龄为30~70岁,男女比例约为1.75∶1,肾结石与输尿管结石占比相当(约为1.1∶1),结石成分以混合性结石为主(61.5%)。三种地理环境上尿路结石均以含钙结石为主,以一水草酸钙为最多。感染性结石在山区、平原地区及沿海地区的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原地区的尿酸结石占比与山区及沿海地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省三种地理环境上尿路结石分布均以含钙结石为主,山区及沿海地区尿酸结石占比较高,需引起泌尿外科医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褪黑素(MT)预处理抑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水平,减轻神经细胞焦亡,改善帕金森病症状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正常培养的HT22细胞记为空白对照组(Sham组);细胞进行10 mmol/L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处理24 h,制成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后,记为MPP+组;先用5 μmmol/L MT预处理6 h后,再造模后,记为MPP++MT组;各组细胞处理后经培养24 h后取材。采用CCK8检测细胞死亡变化;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NLRP3分布和表达变化;使用标准ELISA试剂盒检测IL-1β和 IL-18表达变化。结果 与Sham组相比,MPP+组神经细胞大量死亡,NLRP3在存活细胞的胞膜和胞浆中高表达,相应的炎症因子IL-1β和IL-18也大量释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MPP+组,MPP++MT组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中NLRP3染色阳性率降低,表达量也降低,相应的IL-1β和IL-18表达量也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可有效抑制NLRP3表达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神经细胞焦亡,从而减轻MPP+造成的HT22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利用碘化钾制备碘涂层钛板的可行性,并验证其抗菌性能。方法以碘化钾作为电解液,使用电泳沉积法将碘负载到钛板表面,制备出碘涂层钛板。通过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观察碘涂层钛板的表面征象和成分结构。实验分组:对照组是经过预处理但未行载碘的钛板,共10块;实验组是经过预处理后再行载碘的碘涂层钛板,根据电解液浓度的不同分为3组:1000 mg/L、2000 mg/L、4000 mg/L组,每组各10块。使用1×106 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进行体外抗菌实验,并对其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碘涂层钛板外观呈灰色,表面可均匀覆盖一层平整、无塌陷的涂层,电镜下见其表面可形成碘涂层,局部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的不规则陷凹。对照组、1000 mg/L组、2000 mg/L组、4000 mg/L组的钛板碘含量分别为0、5.10、10.32、15.05 mass%;其体外抗菌菌落计数分别为56.00±5.09、21.40±2.76、9.10±2.51和2.00±1.88,4组之间菌落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化钾作为电解液,使用电泳沉积法可成功制备出碘含量稳定、涂层分布均匀的碘涂层钛板。体外抗菌实验证明碘涂层钛板的抗菌性能强于未载碘钛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抚触护理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黄疸60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方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茵栀黄颗粒冲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抚触护理,2组同时接受常规治疗,均治疗7d。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7d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胆红素下降幅度、黄疸消退时间、胎粪第1次变黄时间及2组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后,治疗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的胎粪第1次变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胆红素下降幅度则明显大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抚触护理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具有更好地降低血清胆红素及促进黄疸症状消退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