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persistentpulmonaryhypertensioninthenewborn ,PPHN)是新生儿的严重疾病 ,病因复杂 ,治疗困难 ,病死率高。为探讨PPHN临床和死亡的相关因素 ,我们对本院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4 6例PPHN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一、对象和方法1.临床资料 :患儿 4 6例男 32例 ,女 14例 ,入院日龄 2~ 34h ,其中 >2 4h 5例 ;胎龄 30~ 4 4周 ,其中早产儿 8例 ,足月儿 30例 ,过期产儿 8例 ;体重 170 0~ 4 72 0g (平均 30 77g) ,小于胎龄儿 8例。羊水有胎粪污染者 38例(82 6 % )。 1分钟Apgar评分 <7分 30例 (6 5 % )…  相似文献   
12.
地尔硫(艹卓)是一种钙道阻滞剂。国内多用于治疗心绞痛。近年我科试用地尔硫(艹卓)治疗高血压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高血压病的诊断与分期按WHO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或合并有明显心衰、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及明显肝、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病患者。男27例,女18例,年龄35~74岁,平均55.6岁。高血压病史2~23年,平均9.8年。其中,Ⅰ期13例,Ⅱ期32例,属轻症17例,中症23例,重症5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获得澳洲大蠊触角感受器外部形态的资料,并与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的触角感受器进行比较,为蟑螂的防治提供新的基础资料。方法扫描电镜观察法。结果观察结果表明,大蠊属昆虫的触角均分布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澳洲大蠊同时还有腔锥形感器。结论澳洲大蠊触角感受器种类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4.
轮状病毒肠炎粪便的病原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1]。为快速、准确地获取病原诊断以指导临床治疗,我们对本院门诊和住院的77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了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材料:共检测粪便770份,标本来自1998年2月至1999年1月本院门诊和住院的腹泻患儿,年龄在6天~14岁之间。 2.方法:全部标本均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试剂盒由杭州埃夫朗生化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美国MicrogenBioproducts Ltd.生产)。乳胶颗粒试剂由被轮状病毒致敏的兔抗轮状病毒抗体包被,…  相似文献   
15.
患儿,女,8日龄。因皮肤接触甲胺磷农药5 h入院。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其母因故自服甲胺磷(具体量不详),服后呕吐物污染患儿颈部、胸部皮肤及衣服,约1 h后其母抢救无效死亡,患儿呕吐1次白色泡沫状粘液,带很浓蒜臭味,当地医院肌注阿托品0.15mg后转来本院。体检:体温36℃,呼吸38次/min,脉博102次/min,血压8.0/6.3kPa,体重2680g,面色苍白,精神萎糜,口鼻腔呼出带蒜臭味气体,有少量粘液状分泌物,瞳孔缩小似针尖样,心音中强,心率102次/min,律齐,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哕音,腹软,肝脾不大,四肢肌张力偏低,可见微小颤动。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71 g/L,白细胞数13.9×10~9/L,中性粒细胞0.72,淋巴细胞0.28,血小板数23.4×10~9/L。血胆碱酯酶活力  相似文献   
16.
<正>中医诊法技能训练课程是在学生接受了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理论课教育的基础上开设的。传统理论课教学以授课教师为主,系统传授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教学模式以独白灌输为主。然而基础理论课内容广泛而庞杂,学生基本停留于简单的知识累积层面,无法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较强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中医四诊技能及辨证思维能力,使专业技能训练更贴近临床实际。中医诊法技能训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四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抑制素的浓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前、后血清抑制素的变化,探讨血清抑制素在ICPP的诊断和GnRHa治疗疗效监测中的作用。方法129例(6~9岁)性早熟女童根据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结合骨龄、盆腔B超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结果,将其分为ICPP和单纯乳房早发育(PT),并以6~9岁青春前期的健康女童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性早熟女童及青春前期女童的血清抑制素A和抑制素B水平,并对29例ICPP儿童进行GnRHa治疗,治疗6个月后再次复查血清抑制素A、抑制素B。结果(1)ICPP组的血清抑制素B为52.73ng/L,PT组为32.00ng/L,对照组为8.95n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抑制素A在ICPP组、PT组、对照组分别为5.67,5.03,7.55ng/L,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CPP组,TannerⅢ期的抑制素A7.72ng/L、抑制素B79.60ng/L明显高于TannerⅡ期(抑制素A:4.91ng/L、抑制素B:32.82n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TannerⅡ期的抑制素B与LH峰值、骨龄存在着正相关,rs分别为0.39,0.38,均P<0.05;TannerⅢ期的血清抑制素A与LH峰值、骨龄存在着正相关,rs分别为0.42,0.40,均P<0.05。(3)ICPP女童经GnRHa治疗6个月后,血清抑制素A由治疗前的7.72ng/L下降到4.12ng/L,抑制素B由92.63ng/L下降到26.97ng/L,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CPP女童血清抑制素随着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变化而变化,血清抑制素尤其抑制素B可作为中枢性性早熟诊断的辅助指标,同时可作为GnRHa治疗ICPP疗效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非肿瘤科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分级诊疗知信行现状,为管理者建立和实施促进安宁疗护转诊服务质量提升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613名非肿瘤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分级诊疗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非肿瘤科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分级诊疗态度得分(90.80±16.73)分,行为总分(42.29±12.06)分,所在单位有终末期患者相关转诊制度及性别分别是其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非肿瘤科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分级诊疗认知存在差异,态度、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建议管理者重视对非肿瘤科医护人员的安宁疗护分级诊疗培训,以促进安宁疗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酪氨酸血症(HT)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的流行、分布、基因谱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以酪氨酸/琥珀酰丙酮增高为关键指标,经串联质谱筛查检出并结合基因检测诊断为HT的新生儿的资料。结果: 共2 188 784名新生儿接受筛查,酪氨酸、琥珀酰丙酮正常范围(0.5%~95.5%)分别为34.5~280.0 μmol/L、0.16~2.58 μmol/L。诊断HT 3例,患病率为1:729 595。其中HTⅠ型(FAH基因c.455G>A纯合变异)、Ⅱ型(TAT基因c.890G>T及c.408+1G>A复合杂合变异)、Ⅲ型(HPD基因c.257T>C纯合变异)各1例,后两者为新发突变。HT筛查阳性预测值为3.4%。Ⅰ型患儿初筛酪氨酸666.9 μmol/L,琥珀酰丙酮3.87 μmol/L,伴胆汁淤积,肝酶、乳酸轻度增高,虽经特殊奶粉(去除酪氨酸、苯丙氨酸)治疗,2月龄时仍死于家中;Ⅱ型患儿初筛酪氨酸625.6 μmol/L,琥珀酰丙酮正常,经特殊奶粉治疗,酪氨酸控制在正常范围,随访至7个月,体格、行为发育正常,未见眼、皮肤病变;Ⅲ型患儿初筛酪氨酸1035.3 μmol/L,琥珀酰丙酮正常,不规则应用特殊奶粉治疗,随访至29个月,酪氨酸在532.1~1060.3 μmol/L波动,体格发育、智力发育正常。结论: HT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罕见,三型在人群中均有分布,基因谱分散。Ⅰ型患儿建议早期联合尼替西农治疗,否则预后可能不良;Ⅱ型患儿如早期采取特殊饮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Ⅲ型患儿的预后有待进一步积累资料后确定。  相似文献   
20.
洪芳 《海峡药学》2016,(9):197-198
目的:通过与单纯应用莫西沙星对比,探究莫西沙星联合花红片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病房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200例,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花片口服联合治疗急性盆腔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9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细菌清除率(79.6%)明显高于对照组(6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联合花红片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建议临床广泛使用花红片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