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医药卫生   7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目的调查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与自尊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运用伤残接受度量表、自尊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124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总分为(82.10±8.86)分,总体处于中等接受水平;伤残接受度与自尊、面对呈正相关;与屈服和回避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应针对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探索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提高造口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为了使褥疮久治不愈合创面得到更有效、更经济的康复治疗。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7月在我院收治、换药的206例患者资料。使用三氯异氰尿酸湿敷换药治疗者为试验组,通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试验组治愈率52.6%、无效率13.7%,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愈率与创面深度、面积分度及全身情况三大因素有关。结论:三氯异氰尿酸治疗褥疮应用效果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单位2B(NR2B)特异性拮抗剂(Ro 25-698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室下区(SVZ)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7 d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Ro 25-6981组(HIBD前2 h,腹腔注射Ro 25-6981 10 mg.kg-1)、HIBD组(HIBD前2 h,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和假手术组(仅游离右侧颈总动脉,不结扎)。采用免疫组化学染色检测SVZ Nestin表达量及BrdU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HIBD组12h后Nestin表达量开始增多,48 h达峰值,之后缓慢下降;与其相比,Ro 25-6981组在12 h和24 h时下降明显(P<0.05)。HIBD组BrdU阳性细胞数在缺氧缺血3 h后缓慢上升,72 h达高峰;与其相比,Ro 25-6981组在各时间点BrdU阳性细胞表达均有所下降,以24、48和72 h减少明显,尤以72 h为著(P<0.05)。结论:Ro 25-6981能够降低HIBD新生大鼠SVZ Nestin的表达及Brdu阳性细胞数,对SVZ NSCs增殖起抑制作用,提示NR2B参与并促进HIBD引起的SVZ NSCs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凝血酶诱导的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与RhoA蛋白活化表达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8d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凝血酶(0、1、10、30和100 U/mL)作用3h后及30 U/mL凝血酶作用不同时间(0、0.5、1、3和6h)对皮层神经元RhoA蛋白活化表达的影响;RhoA蛋白活化抑制剂Exoenzyme C3预处理0.5 h及30 U/mL凝血酶作用皮层神经元3h后,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RhoA蛋白活化表达的情况,并采用Hoechst33258核染色及CCK-8法观察Exoenzyme C3预处理和未处理时凝血酶对皮层神经元的损伤情况. 结果 在浓度实验中,30 U/mL凝血酶作用皮层神经元3h后能明显增加RhoA膜蛋白表达,与0U/m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浓度凝血酶对RhoA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在时程实验中,与其他时间点相比,30 U/mL凝血酶在3h时能明显增加RhoA膜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RhoA总蛋白表达也无明显影响.在Exoenzyme C3干预实验中,Exoenzyme C3预处理组与凝血酶组相比,RhoA膜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echst3258核染色显示,与凝血酶组相比,Exoenzyme C3预处理组中核浓染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显示,凝血酶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Exoenzyme C3预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凝血酶诱导的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与RhoA膜蛋白的高表达即RhoA蛋白活化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微波消解ICO-OES法对当归中的18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归样品中元素含量高低依次是K、P、Ca、Mg、Fe、Al、Na、Zn、Cu、Mn、Sr、B、Ba、Cr、Ni、Pb、Cd、As,其中Pb、Cd、As含量甚微。除Pb、Cd、As外,各元素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4.076%,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6%~106%之间。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检测结核性脑膜炎(TBM)及非TBM患者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及其动态变化,评价ESAT-6在TBM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临床诊断的40例TBM患者(TBM组)及40例非TBM患者(对照组,其中化脓性脑膜炎9例,病毒性脑膜炎24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例,脑囊虫病3例,神经梅毒1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除常规检查外,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ESAT-6,并进行比较。结果 TBM组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为24%,对照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8.5%判定为阳性,<8.5%判定为阴性,则IBM组ESAT-6阳性35例,对照组阳性4例,ESAT-6诊断TBM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0.0%。TBM组30例入院前未行抗结核治疗者在抗结核治疗2周后复查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ESAT-6,治疗前阳性率为93.3% (28/30),治疗后为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早期检测单核细胞内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诊断TBM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动态观察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对TBM病情判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诱导的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对离体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纯化获得星形胶质细胞,采用荧光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鉴定细胞;实验分为正常组、Hb组及HO-1活性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IX)+Hb组。Hoechst 33342及CCK-8法检测细胞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HO-1、p-JNK、JNK、Bcl-2及Bax等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HO-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GFAP鉴定显示97%以上的细胞为星形胶质细胞;HO-1检测结果显示:40μmol/L的Hb可显著诱导HO-1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01);Hoechst33342及CCK-8检测结果显示:40μmol/L的Hb对离体星形胶质细胞具有损伤作用,而ZnPPIX可明显减轻上述损伤;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O-1被诱导高表达时p-JNK及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ZnPPIX...  相似文献   
108.
20世纪70年代,多数医院产妇分娩在产房,不能有家人陪伴,这种模式给产妇增加了精神上压力,影响了产妇的顺利分娩.所以在1981年,一种以家庭为中心,单室系统产妇护理模式在美国某医院产生,这种模式降低了分娩的风险.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各国都逐步将产科模式转变成了以家庭为中心的围产期(Family-centered maternity care,FCMC)模式.如澳大利亚,使用FCMC模式的产科占到95%,20世纪中国的北京、上海、深圳也相继出现了家庭化产房.  相似文献   
109.
抗核抗体谱检测对CTD诊断的临床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92)沈立松,沈俊卿,黄立群,沈霞本文采用免疫印迹技术(IBT)从分子水平检测可提取性核抗原(ENA)Sm、RNP、SS-A/Ro、SS-B/La、Ribosomes...  相似文献   
110.
Graves氏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建伟  沈霞 《现代免疫学》1994,14(5):287-288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Graves氏病患者在急性期外周血中CD、CD细胞数无变化(P>0.05);CD细胞明显下降(P<0.01),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1)。缓解期患者CD、CD、CD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用化学比色法定量测定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raves氏病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下降(P<0.01)。这些指标对Graves氏病病因机制的探讨及治疗后预后观察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