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38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关于DSA、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内很多医院相继开展了3D-CTA技术,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作为一种费用低廉和无创的检查技术,逐渐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有些医生认为3D-CTA技术在诊断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可以完全取代DSA技术。另一些医生认为3D-CTA技术不能完全取代DSA技术,两者可以互补。DSA仍然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本期重点报道了国内一些医院开展3D-CTA的临床文章。同时,刊载了国内7位知名专家对3D-CTA和DSA技术的评述,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脑脊液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莫文元  沈建康  王健 《浙江医学》2000,22(6):367-368
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的方法可降低颅内压 ,治疗脑脊液漏。我们自1992年5月以来 ,共应用该方法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漏15例 ,获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并对并发症的防治作一分析。1.一般资料 :本组15例患者中男9例 ,女6例 ;年龄18~52岁 ,平均37.2岁。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9例 ,其中经颞骨岩部入路切除颅底肿瘤后并发皮肤切口瘘2例、耳瘘1例 ,脑外伤手术后头皮伤口脑脊液漏并发感染2例 ;垂体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3例 ,经颌下入路颈1平面神经鞘瘤切除术后脑脊液皮肤瘘1例。另外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垂体腺瘤P16基因的改变,同时探索原位PCR技术的适宜条件和结果确认,以及用于基因缺失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原位PCR和免疫组化技术。结界绝大部分间质细胞为P16蛋白免疫组化阴性,而一部分垂体肿瘤细胞呈P16阳性;针对P16基因的原位PCR信号则可见于垂体肿瘤细胞和间质细胞等各种细胞,即P16组化阴性的细胞同样表明有P16基因存在。结论原位PCR可以是P16基因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提示垂体腺癌的P16基因改变形式可能主要是表达过度而不是基因缺失。  相似文献   
14.
提高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在我国死亡原因中占第一位,在美国占第三位。美国每年有75万人患脑卒中,包括治疗费用和因丧失劳动能力所造成的损失估计达450亿美元。缺血性卒中占据了脑卒中所导致的致残和死亡原因的80%以上。至少20%~3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导致。上世纪90年代进行的北美有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离试验(NASCET)、欧洲颈动脉外科试验(ECST)和无症状性颈动脉硬化研究(ACAS)等几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已充分证实,对于重度有症状或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来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眶上匙孔入路切除小型鞍结节脑膜瘤的技术和效果.方法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经眶上匙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15例,有限的眶上开颅宽25~30 mm,高15~20 mm,讨论肿瘤的大小、手术技巧、手术结果和并发症.结果尽管开颅小,但可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颅内操作,保护脑和其他重要结构.该组患者出院时恢复良好,肿瘤全切除率达93.3%,术后视力改善者达86.7%,没有与入路相关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来说,眶上匙孔入路是用于切除最大径<3 cm鞍结节脑膜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缩小、立体感丧失等情况时应高度警惕,这些问题可能不是由眼部疾病引起的,而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垂体瘤在作祟. 垂体位于丘脑下部的腹侧,为一卵圆形小体,其所产生的激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而且可影响内分泌腺的活动,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调控中枢.  相似文献   
17.
脑缺血的基因表达和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后,在梗死区周边存在一可逆的半暗带,利用神经保护因子或通过改变半暗带基因表达可保护半暗带,阻止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的发生和发展。文章对脑缺血基因治疗的原理、基因表达、实验方法和治疗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及热休克蛋白60(HSP60)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CEA、CA199、CA724及HSP60水平,分析其与胃癌淋巴转移、临床分期的关系及4项指标单一、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CEA、CA199、CA724及HSP60在胃癌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99、CA724及HSP60的阳性率与胃癌淋巴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达74.36%,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及HSP60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联合检测血清水平变化对胃癌诊断及病情变化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是神经外科中有挑战性的难题。本研究探讨眶上匙孔入路在切除小型鞍结节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手术技巧及其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瑞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眶上匙孔入路治疗的21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出院时均恢复良好,肿瘤全切除20例(93.3%),术后视力改善者19例(86.7%),没有与手术入路相关的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来说,大多数小于3cm的鞍结节脑膜瘤可以通过眶上匙孔入路切除;尽管开颅骨孔小,但可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颅内操作切除肿瘤,并保护脑和其他重要结构;手术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三维CTA在颅底肿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估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底肿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45例颅底肿瘤病人采用3D-CTA检查,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彩色SSD法、最大强度投影法(MIP)及透视法等方法重建图像。结果 所有肿瘤灶均被3D-CTA所显示,并显示了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轮廓的三维结构。3D-CTA特别清晰地显示了肿瘤、Willis环的大血管、静脉窦和颅底骨相互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特别是肿瘤对脑血管的压迫移位以及肿瘤破坏颅底骨质的情况。这些资料均被手术所证实。结论 3D-CTA对颅底肿瘤术前评估有其独特的价值,有助于手术入路的设计,尤其适合于血供丰富的实质性颅底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