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0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糖尿病足临床分析及二级预防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73例DF患者临床特点、诱发因素、病变程度、治疗方法和转归进行分析.结果:54例有明显的诱因,占73.97%,58例伴有其他糖尿病并发症,43.8%位于足趾.经综合治疗后,35例痊愈,24例好转,7例无效,2例截肢,5例截趾.结论:多数DF有诱发因素,2级以上病例细菌感染机率较大.控制血糖、积极抗感染和改善局部循环是治疗的关键,糖尿病健康教育是DF预防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2.
神经性厌食症临床特点和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性厌食症是严重威胁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种伴有内分泌功能异常的心身症。国内近年报道增多,但仍未引起充分重视。我院内分泌科于1989~1998年共诊治14例,其中4例经治疗后已正常妊娠分娩,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资料11一般资料:14例中13例为女...  相似文献   
103.
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而由垂体非肿瘤性TSH分泌过多所致的甲亢则是很少见的。 作者报道了一个家族三代6名女性患者继发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过度分泌而引起的甲亢。她们中除1名12岁患者无临床症状外,其余的均有甲亢的临床表现;并且全部患者都有甲亢的检验佐证,但无垂体肿瘤及异位TSH分泌病灶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凯时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7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患者.给予凯时注射液10μg 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连用两周。结果 本组全部患者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明显降低。结论 凯时注射液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5.
磷霉素引起精神症状未见报道,兹将我院最近遇见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黄某某,女,60岁,住院号13982。因甲亢伴甲亢性心脏病、心衰及肺部感染急诊入院。入院后予以他巴唑、强心、利尿,并且给予氯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抗炎治疗。甲亢及心衰改善,但肺部感染未控制。于入院后58天改丁胺卡那霉素为磷霉素,每日8克,静滴;氯霉素在继续应用,但在改用磷霉素后第3天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开始时胡言乱语、兴奋异常、问非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DPN患者予ALA600mg/d静脉滴注14天。检测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功能指标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水平。结果ALA可抑制氧化应激功能,降低ICAM-1的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CAM-1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LA可抑制DPN患者氧化应激功能及降低ICAM-1水平。  相似文献   
107.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74例DM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574例患者中有126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2.0%;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治疗及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糖尿病病程、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脑血管意外临床类型、意识障碍、球麻痹;医院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DM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预防与控制危险因素可降低DM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isfatin浓度.同时观察罗格列酮对Visfafin的影响.方法 33例磺脲类降糖药治疗未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加用罗格列酮(4mg/d)治疗12周,对照组(27例)与糖尿病组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BMI)匹配.测定血清Visfati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同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IG)、餐后2h血糖(2 h PPG);此外,糖尿病组治疗前后测定血游离脂肪酸(FF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GHbA,c)及腹部脂肪分布.结果糖尿病组Visfatin水平低于对照组[(24,53±9.22)μg/L比(53.10±27.00)μg/L,P<0.01];糖尿病组治疗前后Visfat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53±9.22)μg/L比(32.62±24.89)μg/L,P>0.05].简单相关分析表明,Visfatin分别与收缩压(r=-0.29,P=0.02)、FPG(r=-0.40,P=0.001)、2 h PPG(r=-0.34,P=0.009)、LDL-C(r=0.26,P=0.049)、FFlA(r=0.44,P=0.009)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发现,FFA是Visfafin(r2=0.30,f=7.707,P=0.009)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isfatin浓度明显降低.且与机体糖、脂代谢紊乱关系密切.短期罗格列酮治疗未明显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isfatin浓度.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罗格列酮组,对照组、罗格列酮组予高脂饮食,罗格列酮组同时予罗格列酮.12 w后处死大鼠,称量大鼠体重和肝脏湿重,检测血糖、血脂、氨基转移酶,做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肝脏脂肪的测定.结果:①对照组大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肝湿重/体重× 100%)均升高(P<0.01);罗格列酮组大鼠体重与正常组无差别,肝湿重、肝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②血糖对照组较正常组增加(P<0.05),而罗格列酮组与正常组无区别;对照组存在脂代谢紊乱(P<0.01),罗格列酮组脂代谢紊乱明显改善(P<0.01).③对照组有程度不同的肝细胞脂肪变性(P<0.01),脂变程度以中、重度为主,罗格列酮组肝细胞脂肪变性以轻度为主,不存在重度病变,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肝脏脂肪含量增高,但罗格列酮组肝脏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血脂紊乱和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110.
Pickwickian氏综合征国内少有报道,我院遇见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28岁,住院号163298。因多食肥胖四年,乏力、心悸一月入院。患者自1984年起饭量渐增,由每日一斤多增至二斤半。并经常零食不断。随之体重由69kg增至105kg。同时出现嗜睡,每日睡眠达12~14h或更长。近一年来出现胸闷、头晕,尤以活动时为甚。平日乏力,懒言少动。脸色也变为红紫色,口唇紫绀。近月来上述症状更甚,四肢肌肉常抽搐、发抖,夜间多梦,嗜睡更趋严重,甚至在与人交谈中也呼呼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