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敖江鹏  汪丙昂  杜明瑞  余香 《陕西中医》2024,(3):328-330+353
目的:观察麻醉下松解联合地乌蠲痹汤治疗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冻结肩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麻醉下松解干预,联合组患者采用麻醉下松解联合地乌蠲痹汤干预,两组均干预14 d。比较两组冻结肩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冻结肩患者中医证候、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结果:干预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和对照组抬举受限、畏寒恶风、拘急疼痛症状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联合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余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联合组、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麻醉下松解联合地乌蠲痹汤干预冻结肩,可舒筋通络,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改良间隙平衡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行TKA治疗的96例患者,术中行测量截骨技术45例(常规组),行改良间隙平衡技术51例(改良组)。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月时下肢力线夹角、膝关节活动度、冠状面髋-膝-踝角(HKA)及内外侧伸膝应力位、屈膝90°应力位间隙角度、膝关节功能,评估两组术后6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改良组股骨远端截骨量更高(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胫骨外侧平台截骨量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月下肢力线夹角、冠状面HKA、内外侧伸膝应力位及屈膝90°应力位间隙角度均缩小,且改良组术后内外侧屈膝90°应力位间隙角度较常规组更小(P<0.05);两组术后6月膝关节活动度、临床及功能评分均升高,且改良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常规组更高(P<0.05),但两组术后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间隙平衡技术可有效修正TKA患者下肢力线,保证膝关节稳定性,并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其截骨量虽大于测量截骨技术,但安全性表现较佳,对患者术后恢复更有利。  相似文献   
23.
老年性痴呆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该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的增加,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医学界的当务之急.目前临床使用安理申治疗老年性痴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但还不尽如人意.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美金刚可减少兴奋性毒性作用引起的神经元死亡、产生神经保护作用,从而减少中重度老年性痴呆临床症状的恶化.在我国美金刚治疗痴呆的临床资料还需要观察和积累.本研究拟探讨美金刚联合安理申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老年性痴呆的治疗寻找新思路.  相似文献   
24.
汪丙昂  李改丽  姚一民 《西部医学》2011,23(11):2191-219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脑出血患者NIHSS和BI评分的影响。方法对两所医院5年内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3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治疗组入院第2天开始静滴乌司他丁,共14天;在入院当天和第14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在相同时间点评定患者独立生活能力量表指数(BI),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加用乌司他丁治疗与单独常规治疗比较,前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加用乌司他丁治疗14天后NIHSS评分与常规组比较降低明显,患者BI与常规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明显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弓根撬拨复位加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01~2010年收治并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经椎弓根撬拨复位、植骨的7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病例并进行有效随访,所有患者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期间行脊柱正侧位X线片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胸腰段后凸Cobb角、前后椎体高度比,并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Frankel标准方法分析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用视觉疼痛评分表(VAS)记录腰背部疼痛程度。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28个月,平均18.3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现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椎体高度及畸形矫正度无明显丧失;除6例Frankel 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8.4±2.5)分降至末次随访(2.2±1.6)分,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经椎弓根撬拨复位、植骨是治疗胸腰段骨折有效合理、简单易行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超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2医院和四川省成都军区总医院门诊及住院超高龄老年性OP患者共110例,年龄75~92岁,先将患者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片口服,1片/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3个月给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2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至少2 h。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测量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股骨颈骨密度(BMD)及腰椎BMD;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及随访时间内新发骨折发生率;观察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腰背部疼痛疗效;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改变。结果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试验组有1例患者因移居其他城市而退出试验,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随访。治疗后6个月,两组股骨颈BMD〔(0.64±0.12)g/cm2 vs.(0.62±0.11)g/cm2〕和腰椎BMD〔(0.78±0.09)g/cm2 vs.(0.76±0.10)g/cm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股骨颈BMD〔(0.64±0.10)g/cm2vs.(0.61±0.09)g/cm2〕和腰椎BMD〔(0.82±0.08)g/cm2vs.(0.75±0.11)g/cm2〕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新发骨折发生率为27.78%(15/54),试验组为16.67%(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9,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腰背部疼痛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有8例患者首次输液后出现肌肉酸痛等类流感样症状,其中1例出现低热,均经对症处理1~2 d后症状缓解。两组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变化。结论在使用钙尔奇D片的基础上加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超高龄老年性OP,可明显增加患者股骨颈和腰椎BMD,降低新发骨折发生率,有效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且不良反应较轻,对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功能无明显影响;采用静脉输注,治疗频率低,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纳络酮(naloxone)是否可以减轻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损伤.方法大鼠纹状体内注入胶原酶造成脑出血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纳络酮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脑出血后24 h出血区粘附分子的表达.结果生理盐水治疗组有很强的粘附分子免疫阳性;纳络酮治疗组粘附分子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纳络酮可能通过减轻脑出血后局部的炎性反应,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区粘附分子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脑出血区粘附分子表达的动态变化 ,探讨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 ,为临床治疗脑出血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纹状体内注入胶原酶造模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粘附分子ICAM 1,VCAM 1和E selectin在脑出血后 2 4 ,72h和 7d的表达变化 .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 2 4 ,72h和 7d组出血灶周围纹状体内均有明显的ICAM 1,VCAM 1和E selectin免疫阳性细胞 ,与相同时间点的非出血侧纹状体比较均有显著差别 (P <0 .0 5 ) ;而且同一种粘附分子在不同时间点在出血灶周围的表达不全相同 ,2 4h组出血侧 3种粘附分子阳性的细胞数量最多 [ICAM 1,VCAM 1和E selectin分别为 (15 2± 4 ) ,(14 1± 2 )和 (131± 4 )mm2 ],72h组 [(4 4± 3) ,(98± 4 )和 (36± 5 )mm2 ]和 7d组 [(4 3± 3) ,(96± 4 )和 (35±3)mm2 ]3种粘附分子阳性的细胞数量均减少 ,与 2 4h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P <0 .0 5 ) ,而 72h和 7d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脑出血区粘附分子表达增高 ,可能存在与病程相关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常见失误原因及补救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12例髋关节置换术中失误原因及其采取的补救措施,根据手术效果评价补救措施的得失。结果 12例髋关节置换术中失误患者,经过及时补救,术后手术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时发现失误、及时分析原因,并针对失误原因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可以保证术后手术效果,避免并发症及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30.
目的总结生物人工材料(BAM)骨诱导人工骨填充修复良性骨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BAM骨诱导人工骨填充植骨治疗良性骨瘤样病变34例,根据骨骼强度必要时行内(外)固定以免发生骨折。结果患者获随访12~16个月。至末次随访全部患者骨破坏中止.未出现病灶复发。随访观察X线片示术后2—3个月后人工骨植入区与骨缺损周围的骨组织之间界限模糊,有新生骨形成;术后4~6个月人工骨植入区明显有新骨长人,人工骨材料与骨组织融为一体,骨缺损已基本修复。结论BAM骨诱导人工骨填充修复四肢良性骨瘤样病变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