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槲皮素对DEN诱发肝癌发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槲皮素(Qu)在鼠肝癌前结节和癌结节形成过程的抑制作用,探讨Qu对肝癌发生的影响。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200mg.kg-1.bw-1,2周后进行Cayama et al选择法,制成带有癌前病灶的动物模型。实验1,癌前结节形成抑制实验,经选择分化后1周,将带有癌前病灶的大鼠分组。实验组分别给0.75%、1.5%Qu,加有或不加0.05%苯巴比妥(PB)的饲料。对照组只给单纯0.05%PB饲料或基础饲料喂养9周后处死取肝,进行r-谷胺酰转换酶(GGT)组化染色和HE染色。实验2,癌结节形成抑制实验,经选择分化后3周,将带有癌前结节的大鼠分组。Qu的浓度为1.5%,其他同实验1,饲养29周后处死取肝。HE染色。结果(1)Qu加有或未加PB组,单位面积的持续性结节数和肝细胞增生性结节数与相应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P<0.05);(2)对于每只鼠的癌结节数,Qu加PB组与其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而未加PB组无显著减少。结论(1)Qu在PB-癌促进剂作用下,都对肝癌前病灶转化为癌前结节的过程有抑制作用;(2)在癌前结节转化为癌结节过程中,Qu只对加PB组的癌结节形成有抑制作用,而对未加PB组的癌结节形成无抑制作用,提示Qu对肝癌的发生过程有抑制作用,但主要作用在癌前病变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针刺损伤方法对家蝇幼虫抗菌肽类物质诱导表达的影响,并对所得抗菌肽粗提液的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方法人工饲养的家蝇5日龄幼虫,针刺损伤体壁后,制备抗菌肽粗提液,分别置4℃和-20℃保存30d,BCA蛋白测定试剂盒测定蛋白含量。并以大肠埃希菌为指示菌,琼脂打孔扩散法抑菌试验检测抗菌活性大小。结果针刺损伤诱导后提取的抗菌肽粗提液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活性高于未诱导组,粗提液于4℃保存比-20℃保存更有利于抗菌肽的活性保持。结论针刺损伤法可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类物质,抗菌肽粗提液置于4℃保存更有利于抗菌肽活性的保持。  相似文献   
23.
药物临床试验免费用药、检查流程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院现有的自动化诊疗体系下,针对既要在同一系统中使得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免费,又要符合各项医疗环节的诊疗规范这一问题,设计出一套全新的药物临床试验免费用药、检查流程。该流程包括四种临床路径:①门诊受试者免费用药,②住院受试者免费用药,③门诊受试者免费检查,④住院受试者免费检查,并已实际应用到药物临床试验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为试验支付药物、检查费用,杜绝了可能的违规操作,为军队医院的药物临床试验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4.
阿司匹林对鼠肝癌前结节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汤晴  贺东芒  朱天义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1):1338-1339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 (ASA)对鼠肝癌前病灶 (Foci)转化为增生结节 (nodule)过程的抑制作用。方法 复制大白鼠肝癌前病灶发生的动物模型。然后将带有癌灶的大鼠分组。实验组分别给 1% ,0 75 %ASA ,加或不加0 0 5 %苯巴比妥 (PB)的饲料 ,对照组只给单纯 0 0 5 %PB饲料或基础饲料喂养 9周。处死取肝后 ,进行r 谷胺酰转换酶 (GGT)组化染色和HE染色。结果  1% ,0 75 %ASA、分别加有或不加PB实验组中 ,单位面积GGT染色阳性的持续性结节数及HE染色单位面积肝细胞增生性结节数显著减少 (P <0 0 5 )。结论 两种浓度的ASA在有或没有PB的作用下 ,都对肝癌前病灶转化为增生性结节的过程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磷脂酶A2调节的鼠肝癌发生过程,即癌前病灶转化为增生结节过程中的作用,探讨磷脂酶A2对肝癌发生影响。方法 利用大白鼠复制肝癌前病变发生的动物模型。然后将带有癌前病灶的大鼠分组。实验组分别给0.75%,1,5%p-bromophenacylbromie(BPB),加有或不加0.05%苯巴比妥(PB)的饲料,对照组只给单纯0.05%PB饲料或基础饲料喂养9周。处死取肝后,进行r-各胺酰转换酶(GGT)组化染色和HE染色。结果0.75%.1.5%BPB、加有或不加PB的实验组中,单位面积的GGT染色阳性的持续性结节数和HE染色的肝细胞增生性结节数与相应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结论 2种浓度的BPB在有或没有PB-癌促进剂作用下,均在肝癌前病灶转化为增生结节的过程有抑制作用,提示磷脂酶A2参与肝癌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制定解毒固本颗粒的质量标准。 方法 应用薄层色谱法对解毒固本颗粒中的四味中药进行鉴别研究。 结果 建立了该药中黄连、黄芩、玄参、大黄的鉴别方法。 结论 该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解毒固本颗粒的定性方法。  相似文献   
27.
脂氧酶调节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脂氧酶调节的抑制剂-槲皮素(QU)在肝癌发生过程,即癌前病灶转化为增生结节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脂氧酶调节对肝癌发生的影响。方法利用大白鼠复制肝癌前病变发生的动物模型,然后将带有癌前病灶的大鼠分组。实验组分别给予0.75%,1.5%槲皮素,加或不加0.05%苯巴比妥(PB)的饲料,对照组只给予单纯0.05%PB饲料或基础饲料喂养9周。处死取肝后,进行r-谷胺酰转换酶(GGT)组化染色和HE染色。结果0.75%。1.5%槲皮素,加或不加PB的实验组中,单位面积的GGT染色阳性的持续性结节数和HE染色的肝细胞增生性结节数与相应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结论2种浓度的槲皮素在有或没有PB-癌促进剂作用下,均对肝癌前病灶转化增生结节的过程有抑制作用,提示脂氧酶调节通路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8.
缺铁饲料对DEN诱发的鼠肝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采用肝癌发生的动物模型,进行了缺铁饲料对DEN诱发的大鼠肝癌前病变即呈γ-谷胺酰转换酶(GGT)阳性灶的定量分析及DNA氧化损伤即DNA中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产生量的测量。结果表明:缺铁组呈GGT阳性的病灶数显著减少,但灶的大小无改变;DNA中8-OHdG产生显著降低,提示出:铁缺乏对癌前病变的增生有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DNA的氧化损伤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9.
汤晴  耿薇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129-130
依据职业能力的要求建立具有医学高职职业技能专业特点的病理学课程体系,有利于人才专门化的培养。通过医学基础课之一——病理学课程体系重新构建的实践,阐述如何按职业能力要求构建具有医学高职专业特点的病理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0.
目的建立HPLC测定消炎止痒搽剂中甲硝唑、氯霉素和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采用YWG C18分析色谱柱(4.6 mmID×250 mm,粒径10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含0.3%三乙胺,磷酸调pH 3.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甲硝唑、氯霉素和水杨酸的理论板数分别为3350、5300和6400。甲硝唑回归方程为Y=-1357265+30303746 X,r=0.9999,线性范围0.8360~3.344μg;氯霉素回归方程Y=-1137980+16799415 X,r=0.9999,线性范围1.026~4.104μg;水杨酸回归方程Y=-1209351+83566760 X,r=0.9999,线性范围0.2440~0.9760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RSD 2.4%)、100.7%(RSD 1.4%)、100.3%(RSD 0.98%)。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消炎止痒搽剂中甲硝唑、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