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4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评价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子宫肌瘤是具有雌激素受体 (ER)与孕激素受体 (PR)的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 ,以往认为肌瘤的发病主要与雌激素有关 ,但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孕激素在肌瘤的发生、发展中亦具有重要的作用。米非司酮 (mifepristone ,RU486 )是一种作用在受体水平的抗孕酮和抗糖皮质醇的类固醇 ,通过与PR结合达到阻断孕酮作用的目的 ,最初该药主要用于终止早孕 ,近年来研究发现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亦有相当的疗效。1 米非司酮的药物动力学特点  米非司酮是炔诺酮 11- β -二甲基 -氨基 -苯基衍生物 ,口服后药物吸收迅速 ,其半衰期长达 …  相似文献   
92.
一、宫腔镜的起源 (186 9年 )为了更直观地探索人类宫腔的奥秘 ,各国的医学工程学家及妇产科的先驱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和努力 ,经历了相当漫长的道路。第一个提出应用内镜检查子宫腔的人是德国法兰克福外科医生菲利蒲·布里巴 (PhilippBozzini)。 184 0年 ,他利用日光源做成最早的不同内窥镜器械 ,不仅可以窥视宫腔 ,还可以进行口腔、鼻腔、膀胱等器官的检查 ,故菲利蒲·布里尼 (Bozzini)医生被认为是“内窥镜之父”[1] 。但随着布里尼医生的不幸早逝 ,所有关于光导系统的研究工作都被迫停止 ,然而他有的关内镜的理论和设想一直影响…  相似文献   
93.
药物流产前后血清TNF-α的变化和细胞凋亡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从凋亡的角度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机制。方法 :对 30名选择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于服药前及妊娠囊排出后进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测定 ,随机抽取 10例采用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其蜕膜和绒毛组织进行观察。以相同条件人工流产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药物流产后患者血清TNF α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药物流产组蜕膜、绒毛细胞显示凋亡倾向。结论 :米非司酮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诱发和促使凋亡作用 ,打破了妊娠早期胎盘局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 ,导致胚胎发育障碍而流产。  相似文献   
94.
家族遗传性子宫肌瘤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uterinewyoma)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岁以上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为20%~30%,但在一个家族中出现3例以上子宫肌瘤患者实属罕见。1985至1997年我们在3个家族中发现多例子宫肌瘤患者,现将家谱调查情况作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上述12年间我院收治了3个家族中的9例子宫肌瘤患者,经家谱调查发现,3个家族30个女性成员中有子宫肌瘤患者12例(其中3例在外院治疗)。12例就诊时平均年龄38岁(29~52岁),较同期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平均年轻7岁,同期住院子宫肌瘤患者的平均就…  相似文献   
95.
腹主动脉下端阻断术在妇科肿瘤手术大出血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有时遇到癌瘤切除的创面广泛渗血或损伤盆腔血管,发生大量出血,致手术野不清,采用纱布垫或纱布条等压迫止血不能奏效,引起失血性休克。我院于1965年7月至1987年5月,采用腹主动脉下端阻断术,控制宫颈癌和绒癌手术中大出血11例,获得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我院1965年7月至1987年5月,应用腹主动脉  相似文献   
96.
bcl—2和p53基因产物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霞  汤春生 《肿瘤》1998,18(4):276-276
bcl┐2和p53基因产物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李红霞1汤春生2江森1马玉燕1关键词bcl-2蛋白p53蛋白卵巢肿瘤作者单位:1.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2)2.山东省立医院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不同于细胞环死(cy-to...  相似文献   
97.
病历摘要患者程×,44岁,住院号320012。因经期、经后下腹部坠痛7年,加重8天,于1988年5月16日收入院。7年前开始经期、经后下腹部持续性坠痛,以月经后为著,持续7~8天自行缓解。曾用抗生素、胎盘组织液、中药治疗效果不著,有时需用杜冷丁镇痛。痛时无放射及恶心呕吐。一年前来我科检查,按子宫内膜异位症,用中药治疗,有一定效果,停药后症状加重。近9个月来月经周期30~60天,经量时多时少,腹痛渐加重。末次月经1988年5月5日,3天干净.下腹部疼痛不能忍受,伴恶心、纳差,肛门坠感。疼痛以午后3点至夜间较重,膀胱充盈及灌肠后加剧。需捶腰揉腹,喜膝胸卧位。结婚15年未孕。查体;急性痛苦面容。T35.5℃,Bp120/80mmHg,P75次/分。腹部软,无压痛反跳痛,无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检查,右跟腱反  相似文献   
98.
问题解答     
问:卵巢生理性增大有哪些原因,如何识别? 答:卵巢增大并非皆属病理性的。在初诊时,若查到直径5~6厘米的“卵巢囊肿”,应先通过随访观察和月经后复查,在排除卵巢生理性增大以后,再作处理。另外,在手术时,对一般增大的卵巢,还可通过肉眼检查或将卵巢皮质沿长轴纵行切开,了解  相似文献   
99.
本文采用日本岛津AA-610原子吸收光谱仪和XDY-1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对92例妇科肿瘤患者和32名正常妇女测定头发铜、锌、铁、硒四种微量元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妇科肿瘤患者发锌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01);良、恶性肿瘤组比较,发锌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铜/锌比值以良、恶性肿瘤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笔者认为,发锌含量降低、铜/锌比值升高等改变,有可能作为妇科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子宫切除和保留子宫两大类,后者又称为保守性手术治疗,包括子宫肌瘤挖(切)除和子宫大部切除后保留部分宫体及内膜的手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