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撰写《宜麟策》一篇,其中关于地利因素对两性生殖影响的论述所涉领域广泛,颇具新意,该部分主要从地利和基址两部分展开,涉及两性交合场所的选择、孕妇体质的宜忌、男女孕育年龄与条件的成熟与否等,相关理论对现代优生优育学有所启示。文章旨在探析地利因素对两性关系的影响,并深入研究张景岳对中医生殖学的全面的见解,以期从前人论述中获取对两性优生优育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痛泻二草方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法成功建立肝郁脾虚型UC大鼠模型并给药治疗后,对比各组大鼠肠黏膜病理、充血积分、组织损伤评分及肠黏膜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检测结果。结果痛泻二草方可显著降低UC模型大鼠肠黏膜充血积分、组织损伤评分及NO、NOS的含量(P<0.05或P<0.01),病理切片结果表明痛泻二草方可减轻结肠黏膜损伤。结论痛泻二草方具有减轻UC模型大鼠炎性反应、减缓充血水肿和肠黏膜损害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类风湿性关节炎根据其症状特点归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病变,病因复杂,西医治疗效果欠佳。记载于《金匮要略》中的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风湿历节,现被广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基于此,文章对近5年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讨论,为更深入地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提供参考与启示,充分挖掘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价值。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介绍王道坤教授临床运用疏肝和胃汤治疗便秘、呕吐、胃痞案,总结王教授从肝论治脾胃病之思想。王教授认为,脾胃气机升降有赖于肝气的疏泄,肝气郁不舒则脾胃气机不畅,无以斡旋中焦,运化失司则诸病生。故治疗脾胃病时,应重视调理肝气,以畅达周身气机,肝气条达则脾胃升降功能恢复,诸症向愈。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比较血清TPINP和ICTP检测及SPECT和CT显像对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252例,进行全身骨显像扫描.SPECT使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患者取全身前位和后位显像,并结合常规CT扫描进行分析.检测TPINP 和ICTP采用RIA药盒,计算采用log-logit或四参数数据处理模式.结果 乳腺癌术后SPECT骨转移率为19.4%(48/252),48例骨转移患者发现病灶123个;乳腺癌术后CT骨转移率为11.9%(30/252),30例骨转移患者发现病灶53个.SPECT和CT的转移率、病灶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14、P<0.05和χ2=41.386、P<0.01).血清TPINP和ICTP水平在SPECT阳性组明显高于SPECT阴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09、P<0.01和t=8.799,P<0.01).结论 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与CT显像比较对乳癌术后骨转移有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全身成像不易漏诊的优点.TPINP作为骨形成标志物、ICTP作为骨吸收标志物能在早期出现变化,对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全身显像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相互补充,乃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的动态表达规律。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乙醇组10只,模型组40只(3、7、14、21 d各10只),采用TNBS/乙醇灌肠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于制模后3、7、14、21 d 4个时间点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TNF-α、IL-4水平,光镜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并评分。结果制模后3 d大鼠结肠出现炎症和溃疡,且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重,7~14 d溃疡和炎症最为严重,21 d溃疡和炎症已经有所修复。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促炎因子IL-1β、TNF-α均高于空白组和乙醇组,抗炎因子IL-4水平均低于空白组和乙醇组,以7 d和14 d升高或降低更为显著(P0.05、P0.01);7、14 d组与3d组比较,IL-1β、TNF-α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而IL-4水平进一步降低(P0.01);21 d组与7、14 d组比较,IL-1β、TNF-α水平下降,而IL-4水平则升高(P0.05)。结论促炎因子IL-1β、TNF-α和抗炎因子IL-4在U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UC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与促炎因子IL-1β、TNF-α、IL-4的动态表达及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
<正>李应存教授为中医学博士后,研究生导师,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敦煌医学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敦煌医学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负责人。其学术上侧重于敦煌医学、藏族医学、中医经典、子午流注、名医医案、佛医与道医、周易与中医等方面的研究。临床尤擅应用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古医方治疗各种疑难病症。笔者有幸成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介绍李应存教授运用敦煌疗风虚  相似文献   
58.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从中医病机角度而言,急性期多以大肠湿热为主,慢性期则多与脾肾阳虚相关。西医的"炎症"在一定范围内包括了中医的"热证",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特点,"炎症"不能等同于中医"热证""湿热证",特别是慢性炎症,常涉及气血不足、阳虚寒凝、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多种证型。笔者提出从"脾肾相关"理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意在明确  相似文献   
59.
从王道坤教授的学术思想源流、临床诊疗思路、临证论治特点和用药特点4个方面探析了王道坤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NO/NOS和T-AOC/LPO在气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进程中的表达及益气活血中药治萎防变胶囊对NO/NOS和T-AOC/LPO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气活血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和维酶素组,采用综合法建立气虚血瘀型CAG动物模型,以益气活血中药和维酶素治疗,并分别对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脂质( LPO)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胃黏膜组织NO及NOS水平升高,T-AOC计数水平降低、LPO计数水平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对比,益气活血中药各剂量组胃黏膜组织NO/NOS水平降低,其中大剂量组此两指标较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活血中药各剂量组T-AOC计数水平升高、LPO计数水平降低,其中大、中剂量组较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酶素组NO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提高胃黏膜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损伤从而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