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4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7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介绍我院自1955年以来,经病理确诊的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有28例(皮下型).结合国内杂志的153例共181例并加以复习.皮下型主要以男性居多,男与女之比为13.6:1.肿块为无痛、质软、有弹性及边缘清楚.其大小为自1×1.2cm至20×10cm.好发于腮腺、耳部周围及肘部滑车上等处.肿块上方的皮肤搔痒、肥厚及色素沉着等特征,对诊断本病颇有参考价值.电镜观察发现有Charcot-Leyden结晶.本病对放射治疗,全部有效.其病因与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特应性变态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2.
凋落为造血过程功能调控的组成部分,对于保持其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所谓微环境,即由骨髓间质与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所组成的功能网,有着重要的作用,后者,即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能为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和增生提供正信号。如缺乏相应介体的刺激,通常将导致程序性细胞死亡,而细胞因子水平的上升,则将促进造血细胞各系列的分化和成熟。与此相关联,造血过程的反应增生性或肿瘤性变异则包括细胞对正常刺激的应答障碍,或细胞增生与细胞死亡之间平衡关系的失衡。特别是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髓发育不良综合征(MDS)时可以发现,这种病理机  相似文献   
93.
抑瘤基因p53     
Porem.  C 武忠弼 《德国医学》1997,14(3):158-162
  相似文献   
94.
新的分子病理学方法如多聚酶链反应(PCR)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的迅速发展,为分子病理学这一新学科带来了新进展。从近年来的一些方法中,最近又发展出比较性基因组杂交(CGH)这一在病理学中具有发展前景的崭新方法。 在病理学特别是儿童和肿瘤病理学中,此新的筛选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诸如应用于诊断、亚分类、分级以及预后估计和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等。  相似文献   
95.
偶然的摄入雌激素可诱发女童的青春发育,此时有乳腺胀大,乳晕深着色,有的甚至可出现月经。在鉴别诊断中必须排除中枢性性早熟及引起同性假性性早熟的其他原因如卵巢囊肿等。雌激素的摄入可通过饮食、服用含雌激素的药物或经皮吸收雌激素造成。本文报告1例女童因患严重的神经性皮炎,使用含雌激素润肤膏治疗湿疹近1年后发生假性性早熟的病例。  相似文献   
96.
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变过程中3种基因的原位表达[郑杰,武忠弼,阮幼冰等.中华病理学杂志,1995,24(5):309]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对大鼠肝组织在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癌过程中N-ras、c-myc、H-ras的表达进行了研究,以了解癌基因...  相似文献   
97.
体内的火是指人体的体温。当体温升高至40℃以上时,机体细胞容易受到伤害甚至死亡。科学家就是运用这个原理活化机体免疫系统,杀伤癌细胞。  相似文献   
98.
观察了刀豆蛋白A(Con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荧光组织化学和超微病理改变。小鼠注射ConA后,经超微病理观察发现,肝损伤突出表现为肝细胞凋落;用生物素化的ConA注射于小鼠,切肝制成冰冻切片,再加入异硫氰荧光素(FITC)标记的亲合素可见大部分荧光分布于肝脏。结果表明,细胞凋落可能是ConA在体内造成肝细胞死亡的机制;ConA具有亲肝特性。  相似文献   
99.
武忠弼)(官阳)(周泽斌)StudieübereinealteLeichevonderZeitderStreitendenReicheausdemGrabNr.1amGuo-Jia-GanginStadtJingmenderProvinzHubei...  相似文献   
100.
原发性肝癌转移与ras p53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ras,p53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狭缝杂交分别对14例HCC有转移者和16例无转移者癌组织中ras,p53基因蛋白和RNA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经微波修复抗原后,在14例有转移HCC组织中,P21和P53蛋白的阳性例数分别为11例和12例,在16例无转移HCC组织中,其阳性例数分别为5例和7例,两组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14和0026).HCC有转移组NrasRNA为无转移组的3~5倍,而两组间P53RNA量则几乎相等.结论经微波修复抗原后,P21和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可作为衡量HCC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