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5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6年8月17—20日由中华消化病学主办、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承办的全国第二届炎症性肠病学术会议在广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代表以及受邀来自美国的2位炎症性肠病专家参加了这一会议。会议期间,国内外专家做了23个专题报告,并有109篇论文在会上以多种形式进行了交流。这些论文反映了自上次全国会议以来,我国炎症性肠病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新经验,现将其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收集我院近期UC、IBS及健康对照者的结、直肠活检组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化学法检测肠黏膜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克罗恩病(CD)目前病因未明,与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MP)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TaqMan技术检测CD与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患者肠道病变组织MP,探索CD病原学诊断的试验方法,为ITB和CD的鉴别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3种不同术式建立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的意义.方法:雄性8周龄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10只)开腹后不做任何切除缝合,然后关腹.其余60只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食管空肠吻合、食管十二指肠吻合和食管空肠吻合 胃切3种术式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术后12周处死动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食管病变情况.结果:3个模型组均出现程度不同的反流性食管炎,其中食管空肠吻合组、食管十二指肠吻合组殚食管病变较重,Barrett's食管发生率(6/14和5/13)高于食管空肠吻合 胃切组(0).结论:运用该3种手术方式均可成功建立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胃酸及十二指肠液混合反流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Barrett's食管(BE)食管运动功能、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收集62例经内镜和病理确诊的BE患者的资料,对其中21例的食管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中37例食管黏膜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以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和23例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作对照.结果:BE组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低于RE组及健康对照组,BE组食管远端收缩波幅较RE组及对照组降低(P均<0.05),而食管近端收缩波幅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十二指肠上皮组织中COX-2无表达,而20/24无不典型增生BE肠化黏膜、12/13不典型增生BE肠化黏膜表达COX-2蛋白,且2者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S功能失调是BE主要发病机制,COX-2蛋白的表达是BE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Barrett's食管(BE)食管运动功能、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收集62例经内镜和病理确诊的BE患者的资料,对其中21例的食管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中37例食管黏膜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以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和23例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作对照。结果:BE组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低于RE组及健康对照组,BE组食管远端收缩波幅较RE组及对照组降低(P均<0.05),而食管近端收缩波幅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十二指肠上皮组织中COX-2无表达,而20/24无不典型增生BE肠化黏膜、12/13不典型增生BE肠化黏膜表达COX-2蛋白,且2者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S功能失调是BE主要发病机制,COX-2蛋白的表达是BE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27.
华西医科大学为了进一步提高毕业综合考试的质量,对其中临床多站考试与认知领域考试成绩,以及平时实习、认知领域与临床多站考试成绩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和临床技能考试中的小站考试虽方法迥然不同,但内容相近,成绩也相关;问诊、查体技能与认知领域考试、小站考试成绩均不相关。提示,知识与技能考试各具特色,相互无法替代。  相似文献   
28.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d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隆病(Crohn’s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一直为医学界研究热点。目前各家研究主要集中在感染、遗传和免疫反应异常等,近年来这三方面的研究部有一定进展。兹分述如下。感染因素由于UC与感染性结肠炎表现相似,CD与肠结核相似,抗菌治疗、粪便转流手术、肠外营养素等可使症状减轻,使人疑及肠道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致病作用。但是某些细菌血清抗体滴度升高也不能视作该类细菌感染的证据,更恰…  相似文献   
29.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处理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钦 《胃肠病学》2001,6(2):128-128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UC)在国内外文献中约占UC的20%~30%。过去,重症UC的死亡率相当高,可达30%以上;近年由于诊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降至6%以下。及时、正确地判断病情和细心地处理往往可使重症UC患者转危为安。本刊本期刊出的个案入院时病情严重,处理过程周折坎坷,15天后患者病情更加严重,发展为危重病型,终致不治。为提高对重症UC的认识水平,现针对该病例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以共同商榷。 一、有关病程和严重度的估计 该例患者于入院半年前冬季发生腹泻,按菌痢治疗1个月后才缓解,不符合一般急性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30.
苏林酸对大肠腺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经常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者,大肠肿瘤患病率下降近50%[1]。动物试验表明NSAIDs可预防致癌剂所诱发的肠道肿瘤的发生[2];临床上,NSAIDs中的苏林酸可使家族性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