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5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本文简述了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目标、原则、药物的演进及引发的新理念,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527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评价临床、内镜及活检三者在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我院10年间经肠镜诊断为UC的病例,分析其临床、内镜表现及部分活检资料。结果 527例确诊为UC,其中误诊34例,结肠镜诊断正确率为93.9%。UC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88%)、粘液脓血便(52%)。结肠镜表现以粘膜充血水肿(94%)、糜烂溃疡(75%)最多见,病变部位以直、乙结肠为主(51%),呈弥漫性、连续性分布。活检特征性表现为炎症程度重(49%),固有层弥漫性混合性炎细胞浸润(76%)、杯状细胞减少(71%)、隐窝扭曲(63%)、萎缩(47%)、隐窝炎(45%)、隐窝脓肿(36%)及绒毛状表面(39%)。结论 UC的诊断应强调临床、内镜及活检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大鼠结肠炎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为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其病程迁延,治疗困难.最近研究提示,IBD炎症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增高,且MMP抑制剂(MMPI)治疗一些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疗效[1],但对慢性肠道黏膜炎症的治疗尚鲜见报道.本研究拟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二次致炎法,建立急、慢性结肠炎共存的动物模型,检测MMPI--二氮杂菲防治TNBS肠炎的作用,并与传统的柳氮磺胺吡啶(SASP)比较,希望能为IB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PPAR-γ在溃疡性结肠炎粘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过氧化物酶增生激活受体(PPAR-γ)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活检粘膜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严重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31例UC患者和12例对照组的结肠活检粘膜中PPAR-γ的表达情况。结果 UC患者受累及相对正常的结肠上皮PPAR-γ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三组分别为24.7%±1.49%、43.8%±2.03%、70.2%±3.75%(P<0.05),且病变越重,表达越低。结论UC患者内镜下活检粘膜中PPAR-γ的表达下降,并与疾病严重程度成负相关,提示其可能与UC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剂量疗程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苦参素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广的一种廉价纯中药抗病毒药物 ,我们自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 1 2月共治疗 90例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患者 ,对苦参素剂量、疗程与疗效的关系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90例均为本科住院及门诊乙肝患者 ,诊断参照 1 995年北京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标准 ,且具如下特点 :1乙肝两对半检测 ,HBs Ag、HBe Ag、抗 HBc及 HBV DNA阳性。 2治疗前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LT)持续或反复不正常 ,ALT大于正常 1倍以上 ,总胆红素 ( TB) <5 0 μmol/L。1 .2 治疗方法 :分苦参素 组、 组、 组 ,各…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随着其患病率在我国的增高,其诊断相关问题日显复杂,已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视[1].  相似文献   
17.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s)是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细胞跨膜受体及病原模式识别受体之一,主要参与病原微生物产物的识别及炎症信号传导。TLRS/核因子(NF-κB)通路已部分阐明,成为联系先天性免疫与后天性免疫的纽带。最近研究发现这一通路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关系密切。本主要介绍TLRs介导NF-κB在IBD的起因、发展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深入探讨IBD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alitis, UC)在我国有逐年增多之势,且以轻中度直乙结肠炎为多。治疗上十分重视局部用药。为此我们自制了几种“结肠炎灵”灌肠剂,并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病人和方法 一、病人 选自1992年~1994年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期间  相似文献   
19.
丹参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丹参预防及治疗右旋葡聚糖硫酸钠 (DSS)结肠炎小鼠的有效性。方法 :2 0只正常小鼠随机分为两组 ,饮用 DSS7d,同时预防组用丹参 ,对照组用 0 .85 %氯化钠溶液。另 2 0只 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丹参 ,对照组用 0 .85 %氯化钠溶液 7d。用疾病活动指数 (DAI)、组织学评分和马休斯猩红蓝(MSB)纤维素染色检测微血栓以评价疗效。结果 :丹参在预防组部分降低微血栓的形成 ,对照组 10例有 6例微血栓阳性 ,预防组 3例阳性。丹参治疗组与对照组的 DAI、直肠、横结肠组织学评分分别为 0 .4 5、0 .4 8(P>0 .0 5 ) ,1.36、1.76 (P<0 .0 5 ) ,1.35、1.6 0 (P<0 .0 5 )。结论 :丹参可能部分抑制微血栓形成和减轻 DSS结肠炎小鼠结肠炎症 ,提示丹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也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简述温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中医分期分型诊治与实践,协助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通过中医临床诊治实践,结合中医伤寒、温病学说,对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分期分型、各期的辨证论治进行总结,观察疾病转归,并列举一例中期新冠肺炎患者验案加以佐证。[结果]温州地区新冠肺炎归属于“疫病”,本病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胃肠;病因为寒、热、湿、毒邪相抟,易耗气伤阴动血。结合肺炎患者分期分型论治,将其分为初期、中期、危重症期、恢复期,分别投以藿香正气散、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和苇茎汤、清瘟败毒散、参附汤或生脉散、参苓白术散合补肺汤加减治疗。验案中新冠肺炎患者辨为疫毒闭肺证,治以清热化痰、通腑泄热,予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和苇茎汤加减,疗效肯定。[结论]温州地区新冠肺炎中医分期分型方案可有效指导温州地区新冠肺炎的诊治工作,对于其他地区新冠肺炎的防治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