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6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我们自1992年4月开始在治疗重型肝炎方面集西医治疗之长,辅以中医辩证施治,在应用茵黄合剂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化裁加减研制出“解毒化湿汤”,在防治其合并症、降低病死率方面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5例病人均为1996年2月~2000年4月  相似文献   
62.
摘要:目的:探讨云南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耐多药肺结核病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2018年在我院就诊的云南省汉族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门诊体检健康人群3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直接测序基因分型法(PCR-SBT),检测两组人群HLA-DRB1、HLA-DQB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共检测到25个HLA-DRB1等位基因,17个HLA-DQB1等位基因。其中观察组的HLA-DRB1*07:0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18.7%vs.13.5%,P=0.007,OR=1.471,95%CI(1.077,2.008)],观察组的HLA-DQB1*03:0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27.8%vs.20.3%,P=0.002,OR=1.511,95%CI(1.157,1.974)],其余等位基因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LA-DRB1*07:01和HLA-DQB1*03:01等位基因可能是云南汉族人群耐多药肺结核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63.
运用文献研究基本方法,对历代医家防治眩晕证之方药进行整理研究。认为汉唐时期在张仲景辨证论治眩晕证的基础上,临床防治方药的运用日渐分化和具体化。两宋时期,对眩晕证的论治进入高峰发展时期,受宋代医家注重外因致眩理论的影响,解表药与疏肝理气、清心降火之品的应用大大增加。金元时期,诸医家对眩晕致病之成因的认识更趋于多样化,形成了论治方法及防治方药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明清时期,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论基本确立,除传统的虚、风、痰、火之外,血瘀致眩理论上升至本病病因病机的主流行列,活血祛瘀方药开始大量用于临床防治眩晕的治疗中。总体而言,在眩晕证防治方药方面,古代先贤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专于祛邪→祛邪为主,兼以补虚→补虚为主,攻补兼施”的认识、发展和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64.
温下方含药血清诱导肠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温下方含药血清对肠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及MTT、FCM、LSCM技术,检测含药血清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从形态学、凋亡率等方面观察温下方含药血清诱导肠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温下方含药血清作用24 h,可明显抑制肠癌细胞生长,形态学观察可见明显的凋亡细胞,FCM检测肠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结论:温下方含药血清对肠癌细胞有明确的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65.
从社会背景、政府推行和方书本身等方面,分析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及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主要因其由政府颁布推广,且方书本身疗效卓著、药物制备详细、成药服法便捷,后世应当客观评价它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6.
肺癌稳居中国癌症死亡"排行榜"的首位,约80%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临床治疗失败率很高,肺癌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  相似文献   
67.
保乳术联合放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术式,近年来乳腺癌具有年轻化趋势,年轻患者对术后乳房美学效果有着更高的要求,乳腺癌肿瘤整形技术因此日趋流行。容积移位技术相对简单实用,适合肿瘤小的患者,较小的创伤即可带来满意的美容效果;容积替代技术适合肿瘤切除后皮肤及乳腺组织缺损大的患者,增加了供区创伤,技术难度更大。本文将对常见的肿瘤整形技术及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云南地区汉族人群NRAMP1基因3'UTR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耐多药肺结核发生的关系,并寻找基因型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NRAMP1基因3'UTR位点的多态性,比较感染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人群)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异,并对感染组基因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00例感染组与300例对照组NRAMP1基因3'UTR位点的基因型TGTG+/+分布频率为60.7%/71.3%,基因型TGTG+/-分布频率为33.0%/24.7%,基因型TGTG-/-分布频率6.3%/4.0%,两组比较χ2=7.779,P=0.020。基因型TGTG+/-增加了耐多药肺结核的易感性(OR:1.573,95%CI:1.097~2.255),等位基因TGTG-亦增加了其的易感性(OR:1.516,95%CI:1.136~2.022)。在影响因素分析中,患者的依从性(OR=3.919,95%CI=1.071~14.343)、药物的不良反应(OR=0.212,95%CI=0.062~0.728)、合并结核性胸膜炎(OR=0.159,95%CI=0.049~0.523)是等位基因TGTG缺失的影响因素。结论 云南汉族人群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与NRAMP1基因3'UTR位点的TGTG缺失有关,而TGTG缺失又与患者的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有关。  相似文献   
69.
分析了当前中药现代研究工作的成效和问题。认为中药现代研究工作面临着高度分化且不断向微观领域深入、高度综合且不断向宏观领域拓展、国际环境出现积极变化的复杂医学时代背景。其研究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经典理论现代研究、中药制剂技术研究、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名优中药二次开发技术研究、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防治重大疾病的创新中药开发研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标准提取物制备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温下方含药血清诱导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凋亡及对Bcl-2,Bax,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温下方含药血清,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性检测含药血清中人参皂苷Rb1、大黄素和乌头碱。A549/DDP细胞分为DDP干预组,含药血清+DDP干预组,正常血清+DDP干预组。孵育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Bcl-2,Bax及p53蛋白表达。结果:HPLC结果显示含药血清中含有人参皂苷Rb1、大黄素及乌头碱。含药血清作用后,与DDP干预组比较,含药血清+DDP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增高至(21.82±3.27)%(P<0.05);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降低至2.81±0.02(P<0.05);Bax蛋白表达增高至2.90±0.08(P<0.05);p53蛋白表达增高至3.58±0.09(P<0.05)。结论:温下方含药血清明显诱导A549/DDP细胞凋亡,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提高Bax,p53蛋白表达,可能从诱导耐药细胞凋亡角度逆转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