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缬沙坦的降压效果及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答卷方式调查其生活质量指标,并检测其动态血压指标。服用缬沙坦,80mg/d,8周后复查并比较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其动态血压各指标,患者的健康感觉、躯体症状、工作能力、性生活状况、认识功能、社会参与能力、生活满足感等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睡眠状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并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394例随访结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Inoue单球囊对680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者行PBMV术治疗,其中394例进行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14)个月。结果 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由(18.2±6.8)mmHg降至(7.2±3.8)mmHg,瓣口面积由(1.04±0.21)cm2增至(1.98±0.55)cm2,左房内径由(44±8)mm降至(38±6)mm;8例出现明显再狭窄,其中5例再次PBMV术,3例行瓣膜置换术。结论 随访结果证实,PBMV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中、远期效果良好,瓣膜条件特别是瓣下病变的程度是影响中、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伴重度钙化的二尖瓣狭窄(MS)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对47例RHD伴重度钙化的MS患者采用逐步球囊扩张法行PBMV.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平均左房压、二尖瓣跨瓣压差显著下降(P<0.01);术后第3天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口面积显著扩大(P<0.01),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左房内径、肺动脉收缩压显著减小(P<0.05或<0.01),左室内径无显著变化(P>0.05).46例患者平均随访(31±5)个月,左房内径、左室内径、二尖瓣口面积、肺动脉收缩压及心功能与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逐步球囊扩张法行PBMV治疗RHD伴重度钙化的M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师-临床药师协作抗凝管理在瓣膜病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出院6个月内仍持续治疗并完成随访的瓣膜病型房颤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5例)和研究组(87例)。对照组患者就诊于心内科门诊并接受华法林剂量调整;研究组患者接受医师-临床药师协作的华法林抗凝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华法林剂量稳定患者比例、抗凝药物知识、服药信念、服药依从性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体重、烟酒嗜好、瓣膜病类型、合并疾病、入院INR、入院时抗凝知识评分、入院时服药信念评分、入院时服药依从性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INR达标率[52.17%(191/368)比41.02%(121/295),χ2=8.178,P=0.004]、华法林剂量稳定患者比例[74.71%(65/87)比56.47%(48/85),χ2=6.349,P=0.012]、抗凝药物知识评分[(11.03±2.25)分比(10.08±1.86)分,t=3.018,P=0.003]、服药信念得分[(12.23±2.07)分比(11.67±1.48)分,t=2.042,P=0.043]、服药依从性评分[(7.36±0.89)分比(7.04±1.10)分,t=2.112,P=0.036]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医师-临床药师协作抗凝管理团队,可以提高抗凝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华法林抗凝知识,增强患者的服药信念,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华法林抗凝达标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李舒  欧知宏 《山东医药》2002,42(5):68-68
小儿先天性肺囊肿是较常见的肺发育畸形 ,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 ,难与其他肺内囊性病变鉴别 ,故易漏诊或误诊。1985年以来 ,我院对 2 1例本病患儿误诊 ,现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4个月 ,最大12岁。有反复呼吸道感染 16例 ,首次发病 4例 ,咳嗽 2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2月~2002年6月,我院对265例(275例次)快速心律失常病人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压力导丝,通过冠状动脉内压力测定,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侧支血流分数(QC/QN)与左室重塑的关系.方法 21例AMI患者,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时,对梗死相关动脉远端侧支血流行Rentrop分级并记录梗死相关动脉病变远端嵌楔压(Pw)及主动脉压(Pa),据QC/QN值将21例患者分为A组(QC/QN≥0.25),B组(QC/QN<0.25).所有患者于AMI后3 d和1个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后3 d A、B两组间EF分别为(51.7±7.1)%和(45.6±5.8)%(P<0.05);ESVI分别为(25.0±5.4) ml/m2和(30.5±6.2) ml/m2(P<0.05);EDVI分别为(51.9±9.8) ml/m2和(55.4±7.5) ml/m2(P>0.05).AMI后1个月,两组间EF分别为(53.7±7.1)%和(43.9±8.1)%(P<0.01);ESVI分别为(27.1±5.8) ml/m2和(38.7±11.5) ml/m2(P<0.01);EDVI分别为(58.3±7.5) ml/m2和(67.8±13.0) ml/m2(P<0.05).AMI后1个月较3 d,A组患者EF有明显改善(P<0.05),B组EF变化不明显(P>0.05);A、B两组患者ESVI和EDVI均有显著增大.结论造影Rentrop分级对侧支循环的评价存在局限性;AMI时侧支循环的开放是影响左室重塑的重要因素,侧支血流分数的大小是决定AMI后左室重塑及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脉冲电刺激至阳穴对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即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血管造影观察脉冲电刺激至阳穴后冠状动脉直径、压力和心率和即刻变化。方法:男21例,女3例,平均年龄48.7岁,脉冲电刺激参数:正脉冲幅度440V,负脉冲幅度160V,周期8ms,频率125Hz,正脉宽0.8ms,负脉宽0.4ms,输出电压9V。刺激至阳穴90s前后,采用Judkins法行冠脉造影并记录冠脉压力、心率及患者反应。以同一放大率直接测量刺激前后冠脉相对直径,比较其扩张程度、压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导致细菌L型医院感染的有关因素,为预防、控制细胞L型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2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应用、罹患感染性疾病、抗癌药物的使用及住院时间过长与细菌L型医院感染关系密切。结论 监测细菌L型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利于预防、控制细菌L型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0.
我们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SPECT)及心脏超声技术 ,观察 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延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前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选择我院 1 997年 1 0月~ 2 0 0 1年 2月资料完整、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初次AMI患者 5 6例 ,均在发病后 0~ 30d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分为治疗组 (n =30 )和对照组 (n =2 6)。两组临床一般资料见表 1。治疗组在AMI后 1 5~ 30d行延迟PTCA及内支架置入治疗。共扩张 38支血管 ,其中左前降支 (L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