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干预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方式. 方法 根据入组标准回顾性分析16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病情严重程度、具体病因、外科手术干预时机、外科手术干预方式、围手术期处理、术后并发症、死亡率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经验. 结果 168例患者中轻症118例,重症50例;当次住院手术105例,再次住院手术63例,当次住院手术时间0(急诊手术)~45天,平均(19.3±7.9)天;术后并发症25例(25/168,14.9);死亡4例(4/168,2.4%). 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干预应强调“个体化”,围手术期处理与患者预后呈相关性,微创手术干预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积极的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与HBV、HCV共感染对外周血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影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PCR法对115例HIV单独感染者、HIV/HBV、HIV/HCV及HIV/HBV/HCV合并感染者外周血的CD4+T细胞、CD8+T细胞表达水平、CD4+T/CD8+T细胞比值、HIV RNA、HBV DNA及HCV RNA病毒载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IV与HBV、HCV共感染者的肝功能异常、肝衰竭及死亡发生率均随着CD4+T细胞表达水平下降而增加,其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组、HIV/HBV组、HIV/HCV组、HIV/HBV/HCV 4组间CD4+T细胞计数与CD8+T细胞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单独感染者的CD8+T细胞数与不同类型的HIV/HBV、HIV/HCV、HIV/HBV/HCV共感染组间比较,除HIV/HBV共感染组与HIV/HCV共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每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组、HIV/HBV组、HIV/HCV组、HIV/HBV/HCV共感染组的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与各自组的HIV RNA载量比较呈负相关系(P<0.05)。结论:HIV合并HBV、HCV感染会影响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及生物学功能,降低对病毒的清除作用,促进HIV-RNA复制,加速HIV/AIDS的免疫损伤,从而加速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相关性肝损伤对循环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8年8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为EBV感染致相关性肝损伤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6例EBV病毒感染者中,单纯EBV病毒感染者36例(64.29%),EBV合并感染者20例(35.71%),其中合并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2例(3.57%),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8例 (14.29%),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1例(1.79%),合并科萨奇B组病毒(CVB)感染2例(3.57%),合并 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3例(5.36%),合并HBV、VZV 4例(7.14%);单纯EBV病毒感染与EBV病毒合并感染组的肝损伤指标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EBV合并感染组肝损伤程度较EBV单纯感染组重,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单纯EBV感染组,EBV合并感染组的CD3+T、CD8+T细胞亚群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CD4+T、CD4+/CD8+T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EBV合并感染组CD3+T、CD8+T高于EBV单纯感染组,CD3+T、CD4+/CD8+T水平低于EBV单纯感染组(P?<0.05);治疗后CD3+T、CD8+T较治疗前下调,CD4+T、EBV合并感染组的CD4+/CD8+T上调(P?<0.05),CD3+T、CD4+T、CD8+T水平高于EBV单纯感染组(P?<0.05);单纯EBV感染与EBV合并感染组治疗前后CD3+T、CD4+T、CD8+T、CD4+/CD8+T水平与EBV-DNA载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EBV感染不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也会导致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重视EBV病毒筛查有利于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34.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可以避免切开胆道从而防止术后胆道狭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成功率低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主要原因在于经胆囊管进入胆道较困难[1]。本科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总管胆道方法,探查并治疗肝外胆道结石,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早产儿的发生率仍然较高。美国早产儿发生率约为6%~7%。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约为5%~10%。早产儿的死亡率又明显高于足月儿。我院在1990年~1991年期间新生儿死亡率为0.58%。本文332例早产儿中,死亡19例占4.7%,为新生儿死亡率的8倍。因此预防早产儿的发生有利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目前对于早产因素的研究尚不很深入,但大多数病例中早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某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对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2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9例,106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8.8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47例次,占44.34%),其次为腹腔(34例次,占32.08%)。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53.95%),革兰阳性菌33株(43.42%),真菌2株(2.63%)。患者年龄≥60岁、住院日数≥30 d、 合并并发症、侵袭性操作、血清清蛋白<35 g/L、白细胞<4×109/L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以呼吸道及腹腔感染为主,年龄较大、住院时间长、侵袭性操作、低蛋白血症及血白细胞低均是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病原菌种类和,临床特点。方法对9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患者中84例(87.5%)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0.50。45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46.8%),共分离细菌56株,包括7种细菌,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杆菌28株,为主要致病菌,占50%。药敏试验对第3代头孢菌素和第3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表现多数不典型,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指标。大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抗感染治疗首选第3代头孢菌素和第3代氟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对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6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FP水平并动态观测其变化.结果:急性重型肝炎AFP异常率明显低于亚急性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型肝炎(p<0.01).AFP水平正常患者的病死率79.24%,AFP(25-400)μg/L患者病死率45.84%...  相似文献   
39.
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30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33次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血清总胆红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上升.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化指标,降低TNF-α水平,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0.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 ,是一可逆阶段。肝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肝纤维化的重要方法 ,金指标 ,但难以推广与重复。近十年来 ,不少学者通过研究 ,已有不少血清学指标用于临床辅助诊断肝纤维化 ,如透明质酸酶 (HA)、层粘连蛋白 (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与IV型胶原 (C -IV)等 ,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1- 3 ] 。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限制 ,如不能自动和常规检测、价格高、需放射免疫检测设备等。最近人们发现由凝血酶原时间 (PT)、谷氨酰转肽酶 (GGT)与载脂蛋白A1(ApoAl)组成的PGA是诊断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敏感指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