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观察地佐辛对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需行游离皮瓣移植术病例6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A组术始时和术毕前30 min各静注地佐辛5 mg、B组术毕前30 min静注地佐辛10 mg和C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记录三组患者术后2、6、12和24 h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4 h内两组PCA按压总次数、有效次数和舒芬太尼的用量,观察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2、6、12和24h3组VAS疼痛评分A、B组均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24 h内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次数,舒芬太尼的用量A、B组均明显少于C组(P<0.05).术后2h和6h的Ramsay镇静评分A、B组均明显高于C组(P<0.05);但术后2h的Ramsay镇静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P<0.05).A、B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和呼吸抑制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嗜睡和呼吸抑制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地佐辛可增强舒芬太尼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镇痛效果,能减少其用量;术始时和术毕前30 min分别静注地佐辛5 mg,不良反应少,更安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使用鼻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乙状窦后入路,鼻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6例,手术中用0°和30°鼻内镜确认责任血管,推移并垫入Tfelon棉絮。结果 36例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有效率97.2%。其中责任血管小脑前上动脉14例占38.9%,小脑前下动脉10例占27.8%,小脑后下动脉7例占19.4%,基底动脉2例占5.5%,小脑前上动脉并岩静脉3例占8.4%。结论鼻窦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保留神经功能完整。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分析胎盘植入的MRI间接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的16例患者的MRI间接征象,计算各征象的显示率,并与15例胎盘无植入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6例胎盘植入的MRI间接征象中,胎盘内条状低信号影、胎盘局部向外膨出、胎盘内增多增粗的血管影、子宫下部膨大、胎盘信号不均匀的显示率分别为68.75%,43.75%,31.25%,37.50%,62.50%,其中胎盘内条状低信号影的平均体积为(16.40±4.46)cm3,分别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前4种征象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2、0.007、0.043和0.018),最后1种征象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0.289).结论 产前胎盘植入MRI间接征象中胎盘内条状低信号影、胎盘局部向外膨出性改变、胎盘内增多增粗的血管影及子宫下部膨大具有诊断价值,且胎盘内条状低信号影的显示率最高.胎盘信号不均匀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4.
游离皮瓣移植术后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镇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在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需行游离皮瓣移植术病例40例,随机分成联合组(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和芬太尼组各20例。于手术结束前30min,联合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芬太尼组静注生理盐水4mL。术后均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后2、4、12和24h两组VAS评分、术后24h两组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次数、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术后2、4、12和24h两组VAS评分、术后24h两组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次数、芬太尼的用量均明显少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用于游离皮瓣移植术后PCIA镇痛效果更好。能减少术后芬太尼的用量。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自拟项痹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组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项痹酊。观察两组患者椎动脉血流量变化。两组均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椎动脉血流量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项痹酊可以有效增加椎动脉血流量,从而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镇痛活络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外用镇痛活络酊;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第3日和第7日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有效率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外用镇痛活络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单纯西药治疗明显缩短疗程,可迅速改善患者头晕症状。  相似文献   
87.
梁娜  张宏雁  张勇  吴昊  李景波 《重庆医学》2012,41(31):3339-334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患者在寻求医疗服务的过程中,选择医院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尤其随着医疗市场的开放,医疗服务作为创造价值的内在因素已为大多数医院管理者所接受[1],医院开始重视医疗服务和医患关系。作为西部地区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的西南医院,数字化体系建设完备,病员量丰富,引入顾客价值链理论开展顾客关  相似文献   
88.
右心室功能在慢性肺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日益受到关注,目前临床可用于评价右心室功能的超声技术和方法包括二维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Tei指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应变和应变率显像、自动边缘检测技术、造影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心动图等。该文对这些超声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76例COPD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其他治疗一致。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FEV1(第1秒呼气量)/预计值和FEV1/FVC(用力肺活量)及血气变化。结果两组各有36例完成治疗。治疗前两组之间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自觉症状改善明显,FEV1/预计值和FEV1/FVC差异明显(P〈0.01),PaO2显著升高(P〈0.01),PaCO2降低(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是治疗COPD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术中单肺通气患者血浆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TNF-α及IL-8水平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需行单肺通气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30例,随机分成依达拉奉组(Y组)和对照组(C组)各15例.患者均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麻醉诱导后,Y组给予依达拉奉0.5 mg/k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30 min内静滴;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滴.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0)、单肺通气60min(T1)、术后2 h(T2)抽取静脉血4 mL,测定SP-D、TNF-α、IL-8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两组T1、T2的SP-D、TNF-α、IL-8水平明显高于To(P均<0.05),Y组T2的SP-D、TNF-α、IL-8水平明显低于C组(P均<0.05);T1、T2时Y组SOD明显高于C组(P均<0.05),MDA明显低于C组(P均<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够有效减轻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患者的炎症反应,具有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