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12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患者女78岁因左眼突发疼痛伴流血15小时于2006年6月1日入院。患者于2006年6月1日晨起时左眼突发疼痛伴流血,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左眼球破裂、球内肿物,遂转我院治疗。既往双眼青光眼病史10余年,未曾治疗,双眼失明半年。否认眼部外伤病史及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检查:全身一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和评估带管导光在硅油/液体交换硅油注入术临床效果。方法 对35例(35只眼)在行硅油/液体交换硅油注入时,应用带抽吸管导光行导光和抽吸操作,将其尾部软管与玻切机的抽吸管道相连,抽吸玻璃体腔液体,同时助手借助硅油助推器经20G静脉穿刺套管将硅油逐渐注入玻璃体腔内。结果 35眼实施硅油注入手术,减少了硅油注入时的阻力,具有注入过程顺畅便捷,油/液交换彻底,眼内压可控性好。木中出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例,眼内压过高1例,无晶状体损伤、眼内出血、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带管导光及静脉穿刺套管在硅油注入中应用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3.
张家口市2005年和2006年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呼吸道传染病,尽管麻疹疫苗已广泛使用了多年,但实践表明,麻疹仍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中主要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也是疫苗可预防传染病中死亡数最多的传染病[1]。我国于1997年发布了《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1998年发布了《全国麻疹监测方案》,2005年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对泪膜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小梁切除术的患者42例(5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7天、14天、30天、90天对患者行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干眼仪检查,并行主观干眼症状评分。结果术后7天、14天、30天干眼症状调查表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较术前均有所增加,泪膜光干涉图像正常比率、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项指标均于术后90天时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小梁切除术会影响泪液的分泌和分布,降低泪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微创条件下结合电子胆道镜处理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方法,进一步扩展腹腔镜手术范围。方法腹腔镜下先行LC,用电刀切开胆总管前壁浆膜,用胆总管切开刀切开胆(肝)总管。经剑突下10mm套管针孔放入电子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碎石、冲洗胆管;视胆总管通畅及炎症情况一期缝合或置T形管。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74~152min;全部31例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24h进低脂饮食,并可下床适当活动,均顺利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一期缝合患者5d;置T管患者11d,3~9周拔T管。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完全可行的,具有安全可靠、出血少、患者干扰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术中结合腔内冲击波碎石仪的使用可明显提高结石取净率,减少残石发生。对胆管结石患者的这一微创手术,临床上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6.
河北省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河北省实施以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为主的加速控制麻疹策略取得的效果。方法对1997~2005年MV常规免疫、强化免疫、麻疹病例监测工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河北省从1997年开始实施的加速控制麻疹策略,通过坚持MV的常规免疫和系统开展MV强化免疫,大大降低了麻疹发病率;通过建立灵敏的麻疹病例监测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麻疹病例的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了依据。同时分析了加速控制麻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为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应采取的策略。结论河北省加速控制麻疹取得了巨大进展,系统实施的免疫和监测策略为消除麻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58.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作为一种新型眶内植入体,已广泛应用于眼球摘除后。HA的成分与结构和人体骨组织相似,无毒、不刺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引起明显的排异反应,为大多数人所能耐受。并且因其具有内联多孔的结构,从而最终可与眶组织形成一体化。因此,HA义眼座能较好地预防和矫治眼窝凹陷,并能增加安装的义眼活动度。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原卟啉二钠(PPN)体外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PPN和利巴韦林处理HCV复制子细胞模型,MTT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结果:PPN和利巴韦林浓度在1 mg·mL-1以下时,MTT法比色A值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无明显细胞毒性;PPN在1 mg·mL-1时对HCV RNA的抑制率为73.44%,差异有显著性(P<0.05),利巴韦林在1 mg·mL-1时对HCV RNA的抑制率为40.78%,差异无显著性,二者抑制HCV RNA的EC50分别为0.23 mg·mL-1和1.19 mg·mL-1。结论:PPN和利巴韦林浓度在1 mg·mL-1以下时对HCV Replicon细胞生长无毒性作用;PPN具有明显的体外抑制在HCV复制的作用,抑制作用强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60.
高频喷射通气在呼吸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应用高频喷射通气行下呼吸道异物取出术91例103次,95例次手术顺利;8例次术中发生窒息及缺氧,体会是:操作与麻醉,通气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因素之一;HFJV的工作参数对气效果有影响术中必须对通气效果进行监测以指导麻醉和通气的调整及手术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