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0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收集广州市儿童医院1958~1990年1月间所见100例小儿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及上海新华医院、南京儿童医院病理科1990年前提供的111例小儿NHL资料作一对比与综合报道,试图找出两个地区小儿NHL的特点,初步说明该病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女,4(1/2)月。因哭吵呕吐3天,出现呻吟及棕色便入院。生后1周四肢皮肤出现块状红肿,以后渐有  相似文献   
13.
小儿左足第二趾骨尤文氏肉瘤一例林华梁书锋王秋艳患儿男,7岁,因左足第二趾骨明显肿胀伴持续疼痛急诊入院。体检:左足第二趾骨肿块约4cm×3cm×2cm大小,左大腿内侧肿块4cm×4cm大小,均质韧,有压痛。无红,皮温不高,无波动感,血供好。X线:左足第...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组织损伤方式及可能的损伤机制。方法:健康豚鼠72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每组各8只。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耳蜗各部位的组织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检测各组动物耳蜗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和变化;用原位凋亡法(TUNEL法)观察耳蜗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的内外毛细胞变形缺损、血管纹变薄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缺血及再灌注的表达增强;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没有或仅有个别部位出现细胞凋亡,缺血及再灌注各组内外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部位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结论:再灌注期间细胞凋亡数较缺血期间明显增多,其原因为包括一氧化氮在内的多种氧自由基表达增高所致。  相似文献   
15.
殷敏智  梁书锋 《实用肿瘤杂志》2000,15(3):196-196,F003
胰母细胞瘤为非常罕见的胰腺恶性肿瘤。查找近两年中外文献 ,国内曾报道 1 3例 ,国外 55例。由于其结构相似于胚胎期的胰腺 ,具有错构母细胞瘤性的本质 ,所以叫胰母细胞瘤 ,又称婴儿型胰腺癌。我院自 1 982年至 1 995年 7月在 1 60 0 0例小儿病例活检中 ,仅发现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史摘要 患儿男性 ,5岁。因体检时无意中发现腹部有肿块就诊 ,收治入院。体检 :腹软 ,上腹部可触及 8cm× 5cm的肿块 ,质中偏硬 ,表面尚光滑 ,不规则 ,有少量活动度。 B超显示 :右后腹膜实质性肿块 ,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可能。  (下转封三 )C…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畸形2926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德  梁书锋 《上海医学》1989,12(5):263-267
本文统计分析了全国34个单位35年来新生儿尸检畸形2926例资料。历年来新生儿尸检率平均为23.6%,尸检畸形检出率为24.7%;畸形检出率以心血管系统(27.9%)和消化系统(24.6%)最高,平均每一例畸形有1.7例次畸形。畸形新生儿与出生低体重和母分娩年龄有一定关系。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感染、致死性畸形、窒息、心衰及出血。我国南北片畸形新生儿的检出率、畸形的组成和致死原因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94例儿童肾母细胞瘤进行病理分析,着重探讨肿瘤组织发生学及组织学分类。根据肿瘤组织结构提出新的分类法,即上皮型、胚芽型、间叶型及混合型;又按细胞的分化程度分为八个亚型。随访47例中,按照 Colins 危险期计算,存活14例,存活率为30%。高分化型预后较好,低分化型预后较差。本分类法有利于对肿瘤组织的全面观察分析和推测预后。  相似文献   
18.
儿童肿瘤1000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关于儿童时期的肿瘤问题已日益被大家所识认和重视。根据国外报道,有些国家肿瘤在儿童的死亡原因中上升为第二位,仅次于意外损伤。美国儿童恶性肿瘤死亡率1945年为6.9%,1955年则上升为8.3%。1969年Miller氏报告美国15岁以下儿童每年每百万人口中平均71.47人死于肿瘤。我国儿童肿瘤的统计报告较少,有关病理方面的统计报告也不多。我院从1959年7月至1977年3月病理科常规活检工作中遇到12岁以下患肿瘤的1000例(其中不包括骨髓和其他细胞学涂片检查以及常见的肿瘤样增生病变及囊肿等),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勒雪氏病的诊治体会(30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细胞增生症X(下简称HX)旧称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是一种比较少见但又多发于儿童的疾病,迄今病因来明,可能是与免疫缺陷有关的网状内皮系统的一种特发性增生过程。常见的HX分为四型,即为勒雪氏病、韩薛柯氏综合症、骨嗜酸性肉芽肿及其中间型,此外还有罕见的单器官型,实际上它们是一类疾病的不同表现或病期,相互移行无明  相似文献   
20.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ubacute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简称SNL),是近几年报道的一种淋巴结炎性免疫反应性疾病,至今国内报道不多,现综合3例报告如下。例1 女,10岁。因不规则发热1月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入院。患儿胃纳差,明显消瘦,偶诉关节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