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比较HTK液的两种处理方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体外循环管理的影响。方法将4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HTK液回收组(Ⅰ组)20例与HTK液吸掉组(Ⅱ组)21例,观察两组的体外循环中预充总量、HTK液回收量、超滤应用数、最低钠离子浓度、浓氯化钠补充量、最高钾离子浓度、浓氯化钾补充量、红细胞悬液量;术后多巴胺用量及使用时间、多巴酚丁胺用量及使用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两组的总预量、HTK液的回收量、术中超滤应用数、钠离子浓度变化、浓氯化钠补充量、钾离子浓度变化、浓氯化钾补充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多巴胺用量及使用时间、多巴酚丁胺用量及使用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回流的HTK液全部回收至体内对体外循环管理有明显影响,应尽可能将其吸掉。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CD20表达对成人前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re B-ALL)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01/2008-01成人前B-ALL患者91例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比较CD20阳性患者及CD20阴性患者第1疗程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持续完全缓解率、髓外浸润率、复发率及2a生存率。结果:91例成人前B-ALL患者中CD20阳性患者43例(47%),CD20阴性患者48例(53%);CD20阳性与阴性患者经第1疗程诱导治疗后获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9.8%(30/43),81.3%(39/48)(P〉0.05),持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1.6%(5/43),41.7%(20/48)(P〈0.05);髓外浸润率分别为46.5%(20/43),22.9%(11/48)(P〈0.05);复发率分别为65.1%(28/43),39.6%(19/48)(P〈0.05);2a总生存率分别为17.3%,47.2%(P〈0.05)。结论:成人Pre B-ALL瘤细胞表达CD20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分析体外循环对胎儿的影响,探讨妊娠期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 方法 2006.5~2008.9对9例妊娠期因严重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患者实施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年龄23~30岁,平均24.8±2.7岁;孕龄13~24周,平均 17.7±3.8周;先天性心脏病6例,心脏瓣膜病3例, 其中8例伴有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过程全程监测胎心;7例采用常温或浅低温、高流量灌注体外循环灌注,2例采用中、深低温,中低流量灌注方式;术中维持平均动脉压60~80mmHg,流量3.0~3.6L/㎡, SvO2>70%,Hct>26%,依血气分析调整内环境;麻醉后给与黄体酮20~25mg. 结果 8例预后良好,康复出院;1例在术后18天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围手术期无死胎及自然流产现象发生;麻醉诱导插管、体外循环开始、主动脉阻断及开放等操作对胎儿心率有明显影响;低体温和低流量可导致胎儿心率明显降低. 结论保持高流量体外循环灌注及缩短低温灌注时间可减少心脏手术中死胎及流产发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ALP) 染色在淋巴瘤方面的应用是否具有其检测意义。方法将恶性淋巴瘤骨髓未侵犯189例、骨髓侵犯23例及淋巴瘤细胞白血病26例患者的新鲜干燥血片,用偶氮偶联法做ALP染色,将其结果进行分析并与40例正常人的ALP染色结果比较。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其ALP积分逐渐增高,积分>250分的出现率在正常对照、恶性淋巴瘤骨髓未侵犯和骨髓侵犯及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组分别为0%、4.8%、39.1%、53.9%,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随着恶性淋巴瘤的病情进展,其ALP活性可逐渐增高,提示ALP活性的增高,可间接反映恶性淋巴瘤病情的活跃及进展程度,此项化学染色结果对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及肌酐(creatinine,Cr)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010年2月-2014年1月海南农垦那大医院及南方医院住院的43例初诊MM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ys-C、β2-MG、Cr、尿酸(uric acid,UA)及尿素的水平.应用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Cys-C、β 2-MG和Cr在MM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MM患者Cys-C水平(2.06±0.82) 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71±0.18) mg/L(P<0.01);并且与β2-MG呈明显正相关(r=-0.523,P<0.05).Durie-Salmon分期中,Ⅲ期CysC水平(3.14± 1.38) mg/L明显高于Ⅱ期(1.35±0.16) mg/L和Ⅰ期(0.97±0.18) mg/L(P<0.01);Ⅲ期与Ⅰ期、Ⅱ期血清Cr和β2-M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免疫分型中,轻链型血清Cys-C水平(2.75±1.01) mg/L明显高于不分泌型(1.49±0.53) mg/L(P<0.05);IgA型血清β2-MG水平(7.48±4.52) mg/L明显高于不分泌型(5.37±2.64) mg/L(P<0.05).ROC分析显示,CysC的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其95%置信区间(0.912,95%CI:0.891~0.960)高于β2-MG(0.853,95%CI:0.821 ~ 0.894)和Cr(0.741,95%CI:0.702 ~ 0.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可以作为诊断MM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指标之一,且优于β2-MG和Cr,对临床分期、肿瘤负荷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7.
血友病甲患者血浆中修饰型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测血友病甲患血浆修饰型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活化部份凝血酶时间(APTT)时间的相关性,方法:以ELISA法测定修饰型TFPI含量,以凝血一期法在半自动凝血仪上测定APTT与FⅧ:C。结果:28例血友病患血浆修饰型TFPI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性,与APTT呈正相关,与FⅧ:C不相关。结论:血友病甲患修饰型TFPI含量与正常无差异,完全可能通过低调TFPI水平而达到止血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本文应用生命表技术,探讨了编制吸烟生命表的方法,并建立了中国1984年男女性人口的粗与净吸烟生命表。结果表明,中国男女性人口预期寿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男性出生时预期吸烟寿命达35.91年,为女性(6.96)年的5倍。男性出生时预期最终将吸烟的人口比例达83%,为女性同一比例(22%)的3.8倍。作者认为,吸烟生命表是深入研究人口吸烟行为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40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40例无躯体疾病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用自制调查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在患者入院时、6周末和12周末进行评定,患者出院时评定疗效;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来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两组比较对照.结果:观察组平均病程、复发次数和平均住院日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或<0.01).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重,认知功能损害较重,治疗难度大.  相似文献   
30.
168例青年人心电图ST-T异常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人心电图ST-T异常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观察168例青年人心电图ST-T异常者通过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器质性病变的人数变化。结果最后确认缺血性ST-T改变11例,而其他155例均属功能性改变。结论对心电图ST-T异常的病例不能盲目下心肌缺血等诊断,应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