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患者男,56岁.因"反复腰痛10 d余,加重伴腹痛6 h",明确诊断为"破裂性腹主动脉瘤"于2006年11月20日第1次急诊入院行破裂性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及术后康复均顺利,术后11 d出院.  相似文献   
32.
回顾性分析1988年5月~1998年6月间应用戴戒术式治疗28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人的临床资 料。20例皮肤色素沉着及温疹样改变者在术后4周内愈合。12例慢性溃疡病例中,9例术后4周内愈合;3例经局部对 症处理后,6周内愈合。提示戴戒术可恢复瓣膜原有功能,手术简单易行、创伤小、易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射频治疗术后再通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射频闭合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依据术后康复情况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为术后康复良好患者, 观察组为术后再通患者。分析术后再通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CEAP[临床(clinical)、病因(etiologic)、解剖(anatomic)、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ic)]分级、反流级别、职业因素、合并穿支静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对照组大隐静脉内径为(4.21±1.90)mm, 小于观察组的(5.43±1.39)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 P=0.027)。结论静脉内径是影响大隐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术后再通的单一因素。  相似文献   
34.
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1994-2000年28例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过程。28例腹主动脉瘤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或DSA等确诊,采用直型或分叉型人工血管施行主动脉瘤体切除和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时间150-240min。手术死亡3例,其中急诊手术死亡2例。提示应首选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进行诊断,磁共振血管造影有逐渐取代DSA的趋势。明确诊断后宜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5.
患者男,56岁.因"反复腰痛10 d余,加重伴腹痛6 h",明确诊断为"破裂性腹主动脉瘤"于2006年11月20日第1次急诊入院行破裂性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及术后康复均顺利,术后11 d出院.  相似文献   
36.
患者男性, 16岁。因车祸致闭合性腹外伤 5h,于 1998年 10月 21日急诊入院。体检:神志清楚,血压、脉搏在正常范围,腹部平坦,伴轻度腹膜刺激征,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初步诊断为:闭合性腹外伤并腹腔内出血。立即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急症腹腔镜探查术。于脐上缘刺入 10mm穿刺器套管作为观察孔,置入腹腔镜观察,发现全腹腔内有积血,以脾区尤甚,约 600ml;脾区可见血凝块;脾脏表面可见长约 5cm的纵行裂口,较表浅,有鲜血流出;肝组织质地柔软,红润,未见肝破裂;胆囊未破裂;胃肠未见破裂。在腹腔镜直视下,分别于剑突下、左…  相似文献   
37.
血管内斑块超声消融治疗双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应用血管内斑块超声消融治疗1例双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8.
我们应用最新引进的透照法曲张静脉动力创削术(TIPP)治疗了1例双下肢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因双侧下肢酸胀、乏力、表浅静脉迂曲10年入院。查体:双侧小腿内侧可见蚯蚓状团块,伴色素沉着。深静脉造影示深静脉通畅,瓣膜功能良好。于2002-11-29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双下肢高位结扎加TIPP术。采取紧邻术前标志的曲张静脉团的两个5mm切口,皮下置入透照光源和输液管道。在透照光下,经灌注泵或加压输注装置将溶液注入皮下,使曲张静脉萎陷,松解曲张静脉四周的结缔组织。然后通过另一个切口置入曲张静脉抽吸器(有…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病变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2年8月采用Hybrid技术治疗的12例复杂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主动脉夹层9例,胸腹主动脉瘤3例,手术方式主要为各种人工血管旁路术联合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技术成功。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出现支架近心端1型内漏,未予处理,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死于严重纵膈内感染,余患者术后康复良好。8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均存活良好,未发现内漏及其他并发症。结论:Hybrid技术是治疗复杂主动脉病变一种合理的可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总结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原发性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16例。24例行脾切除术(其中6例加胰体尾切除),1例行脾动脉栓塞。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脾脏良性肿瘤预后良好,随访的10例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2年以上4例,均为早期治疗的患者,存活l-2年3例,不到1年3例。结论 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B超为首选检查。早期诊断、根治手术和术后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