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分化型甲状腺癌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引人关注,核医学诊疗是其诊疗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随着新型示踪剂的发展,核医学分子影像检查对于在体显示甲状腺癌特定的分子特征及表达水平有重要价值,并可实现基于在体分子特征评估指导下的精准靶向治疗。现就核医学分子影像在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分化表型特征和非分化表型特征两方面的应用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动态评估非远处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术后131I治疗的疗效,分析影响患者达到最佳治疗反应(excellent response,ER)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非远处转移型DTC患者237例,观察治疗后2年内治疗反应,如最佳疗效反应(excellent response,ER)、疗效不确定(indeterminate response,IR)、生化改变(biochemical incomplete response,BIR)、结构性改变(structure incomplete response,SIR)的变化,对比分析不同复发危险分层及TNM分期患者治疗反应的差异,采用多因素分析探究影响ER的因素。  结果  患者经131I治疗后3个月及2年评估的ER、IR、BIR、SIR率分别为(3个月/2年):54.9%/73.0%、33.3%/18.1%、11.8%/6.0%、0/3.4%;3个月评估中IR者36例(45.6%)在2年时转为ER,BIR者8例(28.6%)发生病理组织学证实的颈部复发。复发危险分层与ER率呈负相关(r=0.973,P=0.147),TNM分期与治疗反应无明显相关性。影响ER的主要因素为肿瘤直径(P=0.008)、淋巴结转移数目(P=0.007)。  结论  非转移DTC患者131I治疗后ER率随时间呈升高趋势,近半数IR者将在治疗后2年内逐渐达到ER;病灶直径较小、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少者更容易达到ER。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到了90%以上。一部分DTC可在自然状态下或治疗过程中失分化而发展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目前有关RAIR-DTC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诊断与治疗。由于RAIR-DTC的治疗效果欠佳,一直是甲状腺癌的治疗难点。随着对甲状腺癌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深入,分子靶向药物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其在碘难治性甲状腺癌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甲状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4.
患者女性,46岁,主因情绪波动后心慌、乏力、手抖,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规律口服他巴唑近5年,服药期间甲亢症状、体征好转,甲状腺功能生化恢复正常,但停药1个月后甲亢症状反复.  相似文献   
25.
患者女性,46岁,主因情绪波动后心慌、乏力、手抖,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规律口服他巴唑近5年,服药期间甲亢症状、体征好转,甲状腺功能生化恢复正常,但停药1个月后甲亢症状反复.  相似文献   
26.
27.
1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小鼠模型多巴胺 D2 受体的变化及其与记忆等变化之间的关系。 2方法 采用毒蕈碱 (M)受体阻断剂东莨菪碱 (Sco)建立与 AD记忆障碍相似的小鼠模型 ,分别给予模型及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 1 2 5 I- IBZM,2 h后断头、取脑 ,行冠状面冷冻切片放射自显影及图像分析。 3结果 模型 10 d( )组及40 d ( )组遭电击次数分别为 (0 .86± 0 .12 ) m in- 1 ,(0 .92± 0 .16 ) min- 1 ,而对照组分别为 (0 .2 6± 0 .0 4) min- 1 和(0 .2 2± 0 .0 6 ) min- 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13.5 4,11.91,P<0 .0 5 ) ;模型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2 .89,P<0 .0 5 )。 D2 受体放射自显影图像分析示 , 组脑纹状体 (ST) /额叶 (FC)放射性摄取比值分别为 4.173±0 .2 81,3.897± 0 .2 7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t=5 .87,7.16 ,P<0 .0 5 ) ; ,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t=3.2 1,P<0 .0 5 )。4结论 多巴胺 D2 受体示踪剂 1 2 5 I- IBZM能够敏感地反映出 AD模型鼠 ST D2 受体的下降 ,D2 受体显像将为阐明AD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分子核医学手段。  相似文献   
28.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肺转移但 131 I 全身显像(whole body scan,WBS)阴性的患者是否可从经验性 131 I 治疗中获益仍存在争议。探究经验性131 I 治疗对PTC伴不摄碘性肺转移患者的必要性。方法:经筛选纳入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9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的45例PTC仅伴肺转移患者,比较清甲成功后再行清灶治疗后全身显像(post-treated whole body scan,RxWBS)提示肺转移灶未摄碘的“经验性 131 I治疗”前后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变化,以及同一例患者在经验性 131 I治疗和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治疗两阶段血清Tg变化速度及影像学改变。据影像学改变,观察这部分患者在仅TSH抑制治疗时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45例PTC患者在经验性 131 I治疗后血清T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01)。经验性 131 I治疗和仅TSH抑制治疗两阶段患者的血清Tg变化速度(P=0.123)及影像学改变(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TSH抑制治疗时患者的中位PFS可达到54.4(46.5,66.2)个月。结论:经验性 131 I治疗对于PTC伴不摄碘性肺转移患者的疗效甚微,并可能适得其反,宜及时终止经验性 131 I治疗。  相似文献   
29.
目的:为临床手术治疗异位或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提供定性和准确解剖定位.材料和方法:对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的131例患者行131I-MIBG全身显像,发现其中10例肾上腺以外部位有异常放射性浓聚区,对该部位进行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断层显像,分别获得SPECT发射断层图像、CT透射断层图像及准确定位的融合图像.结果:对131I-MIBG全身显像发现异位及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不能明确解剖定位的病例,经SPECT/CT图像融合断层显像后,均获得明确的准确解剖定位.结论: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能够定性并准确定位异位或转移性嗜铬细胞瘤,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0.
多巴胺递质系统是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系统,在运动及精神等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知帕金森病的发病、治疗及预后等与多巴胺系统密切相关,晚近的研究发现药物依赖成瘾及衰老和痴呆的发病也与多巴胺系统有关,这些病理及病理生理特征为使用分子核医学手段如多巴胺系统分子显像对帕金森病进行早期诊断及帕金森病、药物依赖等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