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目的:通过不同匀浆化方法提取大鼠胰腺组织总蛋白,建立胰腺组织匀浆化的标准方法.方法:用液氮研磨分别配合反复冻融法、超声破碎法进行高速分散器分别配合反复冻融法、超声破碎法进行匀浆化胰腺组织,总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胰腺组织总蛋白,测量蛋白浓度并用体积排阻色谱(SEC)分离后分别进行基质辅助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做蛋白全谱.结果:液氮研磨分别配合反复冻融法、超声破碎法,高速分散器分别配合反复冻融法、超声破碎法总蛋白提取量分别为每0.1g胰腺组织:(6.7±0.5)mg、(6.9±0.2)mg、(5.4±0.2)mg、(5.6±0.2)mg,MALDI-TOF-MS蛋白全谱的谱峰数分别为304.2±22.3、331.6±30.5、263.8±19.7、289.8±12.2个.结论:液氮研磨配合超声破碎法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具有匀浆化彻底、蛋白不易变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不同匀浆化方法提取大鼠胰腺组织总蛋白,建立胰腺组织匀浆化的标准方法。方法:用液氮研磨分别配合反复冻融法、超声破碎法进行高速分散器分别配合反复冻融法、超声破碎法进行匀浆化胰腺组织,总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胰腺组织总蛋白,测量蛋白浓度并用体积排阻色谱(SEC)分离后分别进行基质辅助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做蛋白全谱。结果:液氮研磨分别配合反复冻融法、超声破碎法,高速分散器分别配合反复冻融法、超声破碎法总蛋白提取量分别为每0.1g胰腺组织:(6.7±0.5)mg、(6.9±0.2)mg、(5.4±0.2)mg、(5.6±0.2)mg,MALDI—TOF—MS蛋白全谱的谱峰数分别为304.2±22.3、331.6±30.5、263.8±19.7、289.8±12.2个。结论:液氮研磨配合超声破碎法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具有匀浆化彻底、蛋白不易变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23.
肝移植106例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新表现及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我中心106例肝移植资料,对其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改变、诊治方案加以分析. 结果:106例肝移植中,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7例(16.0%);其中临界型1例,轻度6例,中度7例,重度3例. 这些病例在具备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同时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和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改变. 结论:由于强效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我们应该重视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与其他吻合术式比较,探讨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进行的203例因恶性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其中A组86例,行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B组68例,行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C组49例,行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分别比较胰肠吻合手术时间、术后胰瘘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A、B、C三组胰肠吻合时间分别为(10.6±2.8)min、(19.9±3.6)min及(20.6±3.7)min,A组吻合时间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胰瘘发生率A组最低,为1.1%(1/86),B组为4.4%(3/68),C组为6.1%(3/49)。结论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操作简便省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5.
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头癌根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portalvein,PV)和(/或)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vein,SMV)时根治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1例PV/SMV受侵的胰头癌患者临床资料,均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7例行血管壁部分切除,3例行血管节段性切除及对端吻合,1例行受侵血管切除+人工血管移植。脾静脉与SMV端侧吻合4例,脾静脉结扎3例。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术式。结果本组PV阻断时间平均为18.1(9~32)min。全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血管栓塞、肠坏死、肝衰竭等并发症,均康复出院。11例均获随访,时间6~20个月,3例术后1年内死亡,4例术后1—2年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5(7~20)个月。结论对单纯侵犯PV/SMV的胰头癌施行联合PV/SMV切除的胰头癌扩大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总结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为3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胃转流术后12个月9例完全缓解,23例未缓解,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完全缓解组患者年龄、病史、术前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均小于未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组成、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患者年龄、病史、术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术后12个月降糖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年龄、病史、血糖控制情况及术中剩余胃囊的大小明显影响胃转流术后降糖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2年11月至2009年10月实施的25例腹腔镜下行左肝外叶切除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实验组(腹腔镜组),同时期39例满足腹腔镜治疗但自愿选择开腹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开腹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生化指标(T-BIL、ALT和ALT)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结石类型及生化指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有1例并发肝创面胆漏,开腹组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270.4±125.9)min与(156.1±76.2)min(P<0.001)];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术后住院天数[(8.4±2.5)d与(14.0±3.7)d(P<0.001)]、术后血清T-BIL[(14.1±3.8)IU/L与(16.7±1.5)IU/L(P=0.003)],ALT[(128.1±71.7)IU/L与(185.5±85.9)IU/L(P=0.007)]和AST[(143.2±67.1)IU/L与(187.7±93.3)IU/L(P=0.043)]变化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是一项有前途的微创外科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8.
杨雁灵  李开宗  窦科峰 《医学争鸣》2000,21(12):1530-1532
目的 探讨抗独特型诱导对小鼠异位心肌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C57BL/6小鼠脾细胞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同种异品系抗体(Ab1),Ab1交联KLH后,免疫BALB/c小鼠诱导产生抗独特型多克隆抗体(Ab2),作为受体,观察Ab2对小鼠异位心肌组织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结果 Ab1交联KLH和弗氏佐剂免疫可以有效诱导抗独特型抗体(Ab2),和对照组相比,Ab2诱导组的小鼠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29.
<正>肥胖发病率近年来急剧上升,已成为了一种全球流行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减重手术是目前治疗慢性肥胖及其相关代谢并发症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手术对消化道进行解剖重建,可减少人体对食物的摄入及营养成分的吸收,并最终实现减轻体重,降低代谢并发症风险,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2]。按作用机制,减重手术可划分为限制摄入型、减少吸收型及两者兼并型,相应的代表术式分别为袖状胃切除术(sleeve gastrectomy, SG),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索急性痛状态下小脑线粒体可塑性变化规律。方法: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n=15)和福尔马林组(formalin,n=27),formalin组小鼠再以3个关键时间点(5 min,30 min,1h)分为3组。利用动物行为学方法观察各组小鼠舔足情况、旷场实验和6个诺达思(Noldus)行为学指标;利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小脑组织匀浆上清中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变化;利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小脑ANXA10、Drp1、Mfn1、Mfn2、OPA1、SGK1、TFAM、UCP2和UCP4的mRNA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formalin组小鼠舔足时间及次数呈明显双峰模式增加(0~5 min和20~40 min,P 0.05)。旷场实验可见formalin组小鼠呈明显焦虑样情绪(中央活动路程、中央区域停留时间以及中央进入次数均明显减少,P 0.05)。Noldus行为学结果显示formalin组小鼠运动能力减弱(包括移动距离、移动速度及后肢支撑能力显著减小,P 0.05;而休息时间增加,P 0.01)以及探索行为减少(探嗅时间减少,P 0.05)。同时,与control组相比,formalin组小鼠小脑内GSH含量和SOD酶活性显著下降(P 0.05),且伴随小脑内SGK1、UCP2和UCP4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 0.01)。结论:formalin小鼠小脑线粒体功能受损伴线粒体分子表达增高,提示小脑线粒体功能变化可能参与急性痛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