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患者男,66岁.因"咳嗽,咳痰伴喘气1个月余"于2007年3月19日入住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患者1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喘气等不适,自诉有"肺结核"病史并行"正规抗结核治疗"1年,否认其他特殊病史,有"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史.人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右上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2006年4月17日X线胸片提示右上肺结核不排除(图1),2007年3月12日X线  相似文献   
32.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的多潜能间充质干细胞,常被误诊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我们对62例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进一步提高对GIST的认识,以期提高对该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58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各型脂溢性角化病好发为面部共93例及躯干81例,病理组织学表现多为角化过度型及棘细胞型;激惹型常伴瘙痒,易结痂,常见皮损突然增大。结论各种组织学亚型与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特点有一定的联系,病理组织学与临床特点相结合可提高脂溢性角化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4.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55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558例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占卵巢肿瘤的40.7%,占生殖细胞肿瘤的96.8%。可发生任何年龄,以20~45岁为多(86.3%),平均年龄32.7岁。临床主要症状为下腹痛或下坠感(72%),以单侧生长多见(91.6%),左右无明显差异;并发蒂扭转116例(20.8%),感染29例(5.2%),恶变8例(1.4%),破裂7例(1.3%),复发6例(1.1%)。组织学检查,外、中、内三个胚叶组织分别占100%、76.2%及38%。结论对于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应及时手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目的联合检测ER、PR、抑癌基因p53和癌基因C-erbB-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来探讨与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和p53的表达。结果2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C-erbB-2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2%,63.22%,46.28%,34.30%。ER、PR基因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C-erbB-2、p53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C-erbB-2、p53共同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联合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和p53基因表达对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目的联合检测ER、PR、抑癌基因p53和癌基因C-erbB-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来探讨与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和p53的表达。结果2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C-erbB-2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2%,63.22%,46.28%,34.30%。ER、PR基因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C-erbB-2、p53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C-erbB-2、p53共同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联合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和p53基因表达对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升高,鲍文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该病极易与鲍文病(bowens disease,BD)混淆。临床上常误诊为扁平苔藓、外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为探讨正确的诊断方法及有效的治疗措施,笔者对所见12例BP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随访观察,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孝感地区妇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TCT结果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体检及门诊就诊的7 780例宫颈细胞标本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检测及采用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技术,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24型HPV均被检出,阳性率为20.55%,感染以高危型HPV(hrHPV)为主;HrHPV阳性率为18.07%,其中HPV16型阳性最多;7 075例上皮内病变及恶性肿瘤为阴性(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and malignancies,NILM)中hrHPV阳性率为12.28%,但NILM与其他各组的病毒平均负载量统计学有差异。随着病毒平均负载量的增大,TCT结果显示宫颈病变程度越重。HrHPV感染者中26岁以下组感染率最高。结论:孝感地区HPV感染状况具有地域性特点。TCT结果、HPV感染状况及其病毒负载量以及年龄因素的综合分析对指导临床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高龄大肠癌9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龄大肠癌发病率在我国亦有逐年增加趋向。为探讨高龄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对我院收治的70岁以上的92例大肠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1980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70岁以上的进展期大肠癌共92例,占同期大肠癌病例的8.3%(92/1112)。病理标本以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学特征。性别与年龄:本组发病年龄70~82岁。男性58例,女性34例,男女之比为1.7∶1。病程和首发症状:病程1个月至5年不等,平均6.8个月。首发症状以便血、排便习惯改…  相似文献   
40.
0引言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Mucocele-like lesion,MLL),黏液癌及黏液样纤维腺瘤比较少见,在针吸细胞学上(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它们均可吸出大量粘稠的冻胶样黏液性物质,但由于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