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目的:总结倒刺缝线联合"2+1"缝合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于86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倒刺缝线联合"2+1"缝合技术。肿瘤最大径平均(3.8±1.2)cm,R.E.N.A.L评分平均(7.5±1.1)分。其中20例经腹腔入路,66例经腹膜后入路。术中常规分离出肾动脉备用,切除肿瘤前阻断肾动脉,切除肿瘤后电凝创面初步止血,用V-Loc倒刺线缝合内层髓质创面,再用Quill倒刺线自上而下缝合肾脏皮质创面,开放肾血流,最后用Quill倒刺线自下而上加固缝合皮质创面。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热缺血时间平均(18.1±4.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8.5±6.8)ml。术后未出现严重出血等并发症。患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倒刺缝线联合"2+1"缝合技术可较好地完成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缝合操作,既能保证缝合效果的确切性,减少术中、术后发生创面出血的可能性,又能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利于术后患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2.
余阗  胡玲  陈霞  王莹  杨炜  李伟铭 《四川医学》2015,(2):195-19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方法通过174例COPD患者和185例健康人群的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两组HP感染的阳性率。比较174例COPD患者中HP感染阳性和阴性的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情况。结果 COPD组的HP阳性率为69/174例(39.66%),健康人群为56/185例(30.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检测结果 HP感染阳性的COPD患者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值明显低于HP阴性的COPD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为HP阳性COPD组的血氧分压(Pa O2)和血氧饱和度(Sa O2)水平低于阴性的COPD患者,而Pa CO2水平高于阴性的COPD患者。结论 COPD组的HP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组,HP感染与COPD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3.
临床实习是基础医学教学的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初始阶段,在此阶段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多媒体及教具相结合法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了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思维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社会价值,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方法在眼科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抗菌肽类霉肽素(AF)的体外抑菌活性。 方法 通过抑菌圈法和二倍稀释法检测 AF 的抗菌谱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MIC;通过检测在 AF 中传代菌的敏感性确定细菌是否容易对 AF 产生抗药菌;将 AF 和细菌在不同温度和 pH 环境作用后检测抑菌活性,明确 AF 发挥活性的最适温度和 pH 值。 结果 AF 对大部分供试细菌和抗药菌有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MIC 为 0.8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在 AF 中传代 200 代后敏感性不变。在 14 ℃ 到 30 ℃ 之间 AF 的抑菌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 pH 3 到 pH 10 之间 AF 的活性随 pH 值升高而降低。 结论 AF 是一种对抗性菌有效的广谱抗菌肽,而且不容易诱导细菌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65.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参麦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炜  唐继红  王雄彪 《河北医药》2010,32(15):1999-2001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参麦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150mg和参麦注射液40ml,1次/d,连用14d,监测2组的症状控制时间、肺通气功能和血气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CD69、CD3+T淋巴细胞、CD6+9CD4+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VC、FEV1、PE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aO2增加值和PaCO2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CD69CD3+T淋巴细胞和CD69CD4+T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参麦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显著疗效,且能增加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6.
郭华  杨炜  余果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70-71
目的:探讨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分别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和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等方法治疗,讨论不同治疗方式的优缺点.结果: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全部治愈(平均插管天数5.6±2.63,住院天数10.6±5.4),传统胸腔闭式引流全部治愈(平均插管天数9.78±2.73,住院天数13±2.8),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7.
两种翼状胬肉手术的观察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剖离术与单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至2006年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122例(143眼),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A、B组,对A组76例(89眼)采用剖离术治疗,B组46例(54眼)采用单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术后均行^90Sr照射,比较2组术后复发及角膜混浊情况。结果采用剖离术后(A组)有6眼复发,5眼出现轻度角膜云翳;单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B组)有4眼复发,13眼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混浊。A组术后角膜混浊发生率(5.62%)低于B组(2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4,P=0.001)。结论剖离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简单、安全、复发率及并发症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8.
李璐  丁剑锋  杨炜 《农垦医学》2010,32(5):399-403
目的:检测粘蛋白MUC5AC在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粘蛋白MUC5AC与翼状胬肉术后泪膜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例正常结膜组织、6例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及22例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粘蛋白MUC5AC的免疫学定位及表达,所有病例术前均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Schirmer)试验,分析MUC5AC在复发性翼状胬肉中的表达与BUT、Schirmer实验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结膜组织、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及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的Schirmer试验、BUT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5AC在正常结膜组织、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及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的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翼状胬肉组MUC5AC阳性细胞计数与正常结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MUC5AC的表达与BUT呈负相关;r=0.616。结论:粘蛋白MUC5AC在复发性翼状胬肉中高表达与翼状胬肉术后泪膜稳定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69.
麦月华  杨炜 《医学综述》2009,15(24):3751-3755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因其患病率及术后复发率高,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有关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最新文献,就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免疫机制、角膜缘干细胞移行机制、细胞凋亡与增生异常机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versal effect of the monom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muhidrug resistance(MDR)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in K562/ADM cell line in vitro. Method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aicalin, geniposide administered to K562/ADM cells, the proliferation of K562/ ADM cells was detected by the MTY assay. Expression of mdr-1 mRNA, Topo Ⅱ mRNA was measured by semi-quantitive RT-PCR. Results Thatbaicalin and geniposide could increase the sensitivity of K562/ADM cells to adriamycin, multiples of reversion were 1.95 times and 1.46 times. The proliferation of K562/ADM cells was in-hibited obviously by baicalin and geniposide, the level of mdr-1 mRNA expression was down-regulated and the Topo Ⅱ mRNA was up-regulated(P<0.01 ). Conclusion Baicalin and geniposide may reverse the multi-drag-resistance of K562/ADM cells, which was related to the down-regulation of mdr-1 expression and up-reg-ulation of Topo Ⅱ beta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