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B超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报导较少 ,亦未见声像图的有关描述。我院自 1 995年以来应用胃快速充盈法进行胃超声检查 ,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2 8例 ,均经胃镜和病理确诊。现将其声像图特点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2 8例患者均为我院就诊病人 ,其中男 1 1例 ,女 1 7例 ,年龄 45~ 65岁 ,均由超声首先检出 ,后经胃镜和病理检查证实。使用APOGEE - 80 0PLUS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 3 .5~ 7.5MHz。患者检查前 3天禁做胃肠钡剂造影 ,B超检查前 8~ 1 2h禁食、水。取仰卧位或坐位及立位 ,饮水50 0ml加胃快速…  相似文献   
32.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莫罗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罗酰胺(Moclobemide,I)的化学名为4-氯-N-(2-吗啉乙基)苯甲酰胺,是国外近年来新开发的一个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剂(Arznein-Forsch 1984,34:80),本品仅作  相似文献   
33.
从1989~1994年,我科门诊屈光检查中,维吾尔族327例(男153例,女174例)计654眼;汉族3807例(男1724例,女2083例)计7614眼,现对照分析如下: 一、检查方法: 成人用0.5%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散瞳,儿童以1%阿托品眼液散瞳至瞳孔充分散大,进行视网膜检影,检影后主觉验光,二者吻合取得最佳视力。  相似文献   
34.
外伤性青光眼是一种并发症多,损害视力严重,预后差的眼疾,一般认为其病情复杂,盲目率较高,入院后疗效欠佳。现将我院1982年至1995年以外伤性青光眼为第一诊断收治的21例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5.
36.
患者:马XX、男、55岁、住院号318826,以“双眼视物不清40年,右眼失明30年,左眼失明1年”为主诉于1995年3月21日收入院.该患者5岁患“麻疹”后双眼视物不清,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桑银降糖胶囊对链脲霉素(STZ)致糖尿病大鼠的降糖疗效。方法采用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桑银降糖胶囊大剂量组(1.2g/kg)、桑银降糖胶囊小剂量组(0.3g/kg)、桑枝颗粒组各10只,另设对照组10只。采用微量血糖测试仪检测各组糖尿病大鼠血糖,125^I-胰岛素放射免疫试剂盒测血清胰岛素水平,同时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的胰腺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肾脏、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桑银降糖胶囊大剂量、小剂量组大鼠血糖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P均〈0.01),其中桑银大剂量组的降糖作用较桑枝颗粒组明显(P〈0.01)。HE染色显示桑银大剂量组较模型组胰腺组织结构完好,细胞溶解、碎裂、浊肿、空泡样变等病理变化明显减少,胰岛数量及岛内细胞数量较多,结构清晰,淋巴细胞浸润减少。电镜结果显示桑银降糖胶囊可减轻糖尿病大鼠的肾脏、肝脏损伤。结论桑银降糖胶囊对STZ糖尿病大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并对胰腺、肾脏、肝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丁剑锋  杨炜  李璐 《农垦医学》2011,33(5):390-393
目的: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iNOS在翼状胬肉复发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例正常结膜组织、6例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及22例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iNOS的免疫学定位及表达,分析iNOS在正常结膜、原发性翼状胬肉及复发性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差异.结果:iNOS在正常结膜组织、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及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的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OS在复发性翼状胬肉中呈高表达,提示iNOS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可能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39.
40.
贺慧博  郝建  杨炜 《浙江医学》2019,41(17):1821-1825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爆炸致兔急性肺损伤(ALI)的早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血必净低剂量(L)组、高剂量(H)组、地塞米松(D)组、氯化钠溶液对照(N)组及ALI模型(A)组,每组8只。除了N组外其他组均建立ALI模型。L、H组分别给予血必净10、20ml/kg;D组给予0.5ml/kg地塞米松;N、A组给予10ml/kg氯化钠注射液;各组于给药后24h采集血液及肺组织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1β、IL-6、IL-10的含量,采用Westernblot法和RT-PCR法测定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测定肺湿干重比(W/D),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A组MMP-9、NF-κB的表达水平、TNF-α、IL-1β、IL-6、IL-10含量以及W/D均比N组高(均P<0.05);经血必净治疗后,L、H组MMP-9、NF-κB的表达水平、TNF-α、IL-1β、IL-6含量以及W/D均比A组低(均P<0.05),IL-10表达量比A组高(P<0.05),其中均以H组改变最显著(均P<0.05);肺病理切片显示血必净治疗后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血必净可抑制爆炸致ALI早期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减轻组织病理损害,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