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4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303篇
医药卫生   552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目的对比分析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低位结扎与传统Palomo术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精子质量改善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西京医院收治的142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其中68例接受了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A组),74例接受了传统的Palomo术式(B组),对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精液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手术时间(53±11)min,B组手术时间(22±7)min,A组长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A组阴囊水肿4例(5.8%),附睾炎4例(5.8%),B组阴囊水肿15例(20.3%),附睾炎9例(1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精子质量均有显著改善,但A组术后精子计数、密度、活力和活率均明显高于B组,A组术后精子计数(43.00±4.31)×10。、活率(65.00±4.55)%,B组术后精子计数(37.20±5.45)×10。、活率(53.34±6.73)%,P〈0.05。结论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低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少,精子质量改善程度优于传统Palomo术式。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介绍骶尾部脊髓脂肪瘤的病理解剖及相应的手术技巧.方法 2005年9月至2012年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手术治疗骶尾部脊髓脂肪瘤119例,年龄1个月至18岁,神经系统症状有大小便失禁和(或)双下肢功能障碍.手术方法包括:切除皮下和椎管内脊髓外的脂肪瘤,脊髓内的脂肪瘤大部分切除,将脊髓从两侧硬脊膜上剪开,圆锥从硬脊膜囊末端剪开并分离下来,松解脊髓栓系.结果 骶尾部脊髓脂肪瘤主要病理解剖与腰骶部脊髓脂肪瘤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圆锥生长在末端硬膜囊上,圆锥发出的脊神经从圆锥腹侧斜向下方发出,脂肪瘤仅生长到脊髓内,并未生长到脊髓下方的脊神经内.108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0.5~7.0年.术前有症状的患儿,术后多数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症状加重,6例术后症状一过性加重;10例无症状者术后9例仍然无症状,1例症状一过性加重.结论 只有充分认识骶尾部脊髓脂肪瘤病理解剖,才能最大限度地切除脂肪瘤,彻底解除脊髓栓系,同时又能避免神经损伤,重建脊髓的正常解剖结构,最大限度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4.
患者女,28d.体质量4.4kg,头围异常快速增大伴呕吐1周入院.查体:昏迷,反应差,瞳孔光反应迟钝,头围异常增大,呼吸减弱、前后囟紧张如鼓,头皮紧张伴静脉怒张,四肢肌张力低下,生理反射未能引出.头颅CT示后颅窝巨大肿瘤伴梗阻性脑积水(图1a).当晚出现脑疝,急诊行V-P分流术,术中测压为30cm H2O,置入儿童中压管.术后第3天撤除呼吸机.第5天患儿再次昏迷,当天Hb 103 g/L降至Hb 44 g/L(入院时Hb 140 g/L).复查头颅CT肿瘤体积明显增大,伴瘤内出血上疝,占据颅腔正中,体积大于60%.(图1b).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影响术后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3年5月于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总体治疗效果,并分别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术后CVS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28例患者总体治疗效果良好,术后发生CVS 32例(25.00%),与非CVS组比较,CVS组术后治愈率显著下降,而死亡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影响患者显微手术术后CVS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Hunt-Hees分级、Fisher’s分级、动脉瘤位置、手术时机、感染、基础疾病、终板造瘘、腰穿次数、血糖及白细胞水平。经Logsitic多因素进一步分析可知,Hunt-Hees分级、Fisher’s分级、动脉瘤位置、终板造瘘、腰穿次数是影响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CV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并影响预后。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效果良好,但须防范Hunt-Hees分级、Fisher’s分级、动脉瘤位置、终板造瘘、腰穿次数等影响术后CV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6.
摘要:目的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探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胸引流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临 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94例原发性肺大疱继 发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组(CVC组)和28 F聚氯乙烯引流管组(28 F组)各97例。比较2组 临床效果、胸腔引流量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CVC组住院时间[(3.4±1.1)d vs.(5.9±1.7)d]、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 [(4.7±0.7)h vs(. 11.5±2.5)h]、带管时间[(34.9±5.4)h vs.(72.3±9.8)h]较 28 F 组时间短,疼痛评分(3.1±1.4 vs. 7.0± 2.5)、引流管口愈合不良发生率(100% vs. 93.8%)较 28 F 组低(均 P<0.05);2 组肺感染(1.0% vs.3.1%)、皮下气肿 (4.1% vs.2.1%)、持续漏气(1.0% vs. 3.1%)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在 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效果优于传统胸腔引流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Trx)、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指导急性轻中度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住院的62例无脑梗死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对入选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检测各组的Trx、Txnip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的Trx、Txnip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MSE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短时记忆、语言认知域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Trx、Txnip水平与MMSE量表短时记忆、总分呈负相关关系(r短时记忆=-0.417,-0.433;rMMSE总分=-0.487,-0.428;均P0.05)。结论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血清Trx、Txnip水平的增高可能是急性轻中度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8.
目的观察水痘疫苗预防2~5岁儿童患水痘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市企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1-12月接种水痘疫苗的960例2~5岁儿童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900例同龄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水痘发生率,记录观察组儿童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水痘发生率为0.21%,低于对照组的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疫苗保护率为88.89%;观察组儿童接种疫苗后,有5例出现局部发红、疼痛和一过性皮疹,均自行消退。两组间皮疹症状、皮疹密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痘疫苗保护率较高,可有效降低2~5岁儿童的水痘患病率。  相似文献   
139.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数学教学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数学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将数学思想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进行了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在体检人群中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筛查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是否有益于临床医生及时做出治疗决定和改善调查对象健康相关的行为,为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24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调查对象,所有调查对象经一般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认存在至少1项心脑血管风险因素。在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前后,临床医师均填写健康管理建议表,调查对象均填写健康问卷调查。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136例(56.7%)调查对象出现颈动脉斑块,有颈动脉斑块者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吸烟率、男性所占比例均高于无颈动脉斑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颈动脉斑块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前,临床医生建议增加抗血小板药物、降压及降脂治疗的调查对象比例分别为17.6%、21.3%和31.6%,均低于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后(分别为30.9%、43.4%和4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健康后愿意坚持锻炼,改善饮食降低血脂和血压,多食用粗纤维食物,限制饮食中脂肪、糖的摄入,戒烟,服药降低血压或血脂,改善生活方式和认为自己可能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者的比例均高于颈动脉超声检查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组坚持锻炼(52.2%)、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和限制饮食中盐的摄入者比例(75.7%)均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分别为19.2%、52.9%),颈动脉斑块组高血脂患者血脂控制良好比例(58.3%)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3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板块筛查有利于临床医生及时进行干预,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患者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