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绿藻基根硬毛藻Chaetomorpha basiretorsa的化学成分,从中寻找结构特殊的化合物供活性筛选。方法利用正相和反相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反相HPLC以及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借助MS、IR、1D和2D NMR等方法鉴定结构;通过MTT法对分离鉴定的单体化合物在人肿瘤KB、Bel-7402、PC-3M、KeTr3和MCF-7细胞株上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并测试对犬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从基根硬毛藻中分离得到4个二萜类化合物和2个脂肪族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11,15-trimethyl-3-methylene-hexadecan-1,2-diol(Ⅰ)、3,7,11,15-tetramethyl-hexadecan-1,3-diol(Ⅱ)、phytol(Ⅲ)、phytenal(Ⅳ)、甘油-1-软脂酸酯(Ⅴ)和十六烷-3-烯酸(Ⅵ)。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海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Ⅱ为新天然产物。细胞毒活性测试中,化合物Ⅰ对KB细胞、KeTr3细胞和MCF-7细胞具有一定毒性,IC50分别为3.42、2.38、1.78μg/mL。化合物Ⅰ、Ⅲ、Ⅵ对犬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显示一定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2.
盾叶木中具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活性的三萜类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明  王素娟  李帅  杨永春  石建功  叶菲  田金英 《中草药》2006,37(8):1128-1131
目的研究盾叶木Macaranga adenantha枝的化学成分并进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和人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方法用硅胶和凝胶色谱分离化合物,用波谱学等方法鉴定结构;分别以体外酶学方法和MTT法测定化合物PTP1B抑制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结果从盾叶木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Ⅰ)、3β-乙酰基齐墩果酸(Ⅱ)、3β-乙酰基齐墩果酸甲酯(Ⅲ)、3β,28-二羟基-12-烯-齐墩果烷(Ⅳ)、2α,3β-二羟基齐墩果酸(Ⅴ)、3β-乙酰氧基-11-烯-齐墩果烷-28,13-内酯(Ⅵ)、3β-乙酰氧基-11α,12α-环氧-齐墩果烷-28,13-内酯(Ⅶ)、3β-O-乙酰基木油醇酸(Ⅷ)。化合物Ⅰ, Ⅳ, Ⅴ抑制PTP1B酶的IC50分别为(7.2±0.3)、(12.4±5.5)、(6.2±0.9)、(7.6±1.7)μg/mL,所有化合物抑制几种肿瘤细胞的IC50均大于10μg/mL。结论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为PTP1B酶抑制剂,所有化合物均无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93.
白花酸藤果中苯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白花酸藤果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白花酸藤果中分离鉴定了5个长链烷基取代的苯酚类化合物5-(8-十五烯基)-1,3-苯二酚()、5-(8,11-十七-二烯基)-1,3-苯二酚()、5-十五烷基-1,3-苯二酚()、5-(8-十七烯基)-1,3-苯二酚()和3-甲氧基-5-戊烷基苯酚(3-methoxy-5-pentyl-phenol,),以及2个酚苷3,5-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1-O-β-D-glucopyranoside,)、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2,6-dimethoxy-4-hydroxyphenyl-1-O-β-D-glucopyranoside,)。结论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4.
红绒毛羊蹄甲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目的:研究红绒毛羊蹄甲Bauhinia aure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3,4-二羟基苯甲酸(1),4-羟基苯甲酸(2),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4),没食子酸(5),没食子酸甲酯(6),没食子酸乙酯(7),羽扇豆-3-醇(8),羽扇豆-3-酮(9),豆甾-4-烯-3-酮(10),β-谷甾醇(11)和胡萝卜苷(12)。结论:除化合物5,8,11和12外,其余化合物均属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95.
<正> 进行麦角菌人工接种研究,不仅可逐步改进现有栽培方法,提供优良菌株,就是对发酵生产菌种更新也是具有很大意义。过去国内对拂子茅麦角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近年来又从国外引进了黑麦麦角菌及雀稗草麦角菌,为此我们对不同麦角菌进行了比较试验,本文为接种栽培方面的报导。材料及方法菌种: 拂子茅麦角菌Claviceps microcephala Wallr.Ce3-3-45菌株,是我国从Ce3-3菌株经过进一步人工引变得到的。黑麦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Fr.)Tul.是从南斯拉夫引进的黑麦穗菌核分中离得到的;雀稗草麦角菌Claviceps paspali stev.& Hall.ATCC 13894菌株也是从南斯拉夫引入。  相似文献   
96.
<正> 构菌是一种食药两用真菌,有治疗肝脏、肠胃疾病的功效,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现已知其含有多种成分,如抗肿瘤作用的糖肽,多糖等。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药用资源,我们开展了构菌深层发酵的工作,  相似文献   
97.
半夏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半夏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半夏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豆甾4烯3酮(stigmast4en3one)(Ⅰ),环阿尔廷醇(cycloartenol)(Ⅱ),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双烯3醇(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ol)(Ⅲ),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O二十烷酸酯(βsitosterol3OβD glucoside6′eicosanate)(Ⅳ),α棕榈精(αmonpalmitin)(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经MTT实验表明:化合物Ⅲ对人肿瘤细胞株HCT8,Bel7402,BGC823,A549,A2780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Ⅰ~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Ⅲ可能为半夏抗肿瘤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98.
高通量技术在天然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中草药来源于实践经验,对其本质的认识尚存诸多空白,因而制约其发展,同时也潜在着广阔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高效快速的中草药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不仅是挖掘、发展和完善中医药宝库的迫切需要,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保证药材、饮片、中药制剂和中成药产品的药效和质量等的关键;同时,中草药中新型药效物质的不断发现,将为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提供最主要支撑和保证。本文从认识中草药本质的关键、中草药样品(天然生物样品)高通量制备和高通量结构鉴定与高通量活性筛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该方法对中医药理论研究和创新药物研究的意义等方面介绍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和创新药物先导物发现的高效率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99.
杨永春  宋传福  朱文礼 《安徽医学》2019,40(3):305-307,308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非遗传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ADHD患儿137例为ADHD组,同时期芜湖某小学按照年龄分层抽样选取40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儿童进行孕期、母亲、父亲及家庭因素调查。结果 ADHD组患儿难产、孕期情绪异常、母亲酗酒、母亲类似ADHD症状、高龄孕妇、父亲类似ADHD症状、夫妻关系紧张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酗酒、夫妻关系紧张、母亲ADHD病史、高龄孕妇、父亲ADHD病史和难产等是儿童ADHD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产史和家庭环境中的某些因素与ADHD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自残性喉外伤的急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2例患者均常规作气管切开后实施综合抢救治疗.结果:经治疗喉随访1-10年均显示治愈.结论:在自残性喉外伤急救治疗中,气管切开是比较重要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