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研究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REG患者70例,按中医辨证标准分为脾胃湿热证组34例、脾胃虚弱证组36例;设正常对照组13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胃黏膜中IL-8、TNF-α、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脾胃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TNF-α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胃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IL-10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脾胃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IL-8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组与脾胃虚弱组IL-8、TNF-α、IL-10的表达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在REG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不是主要的促炎因子,TNF-α可能在促进REG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IL-10可能在防止REG的组织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IL-8、TNF-α、IL-10在REG脾胃湿热证与脾胃虚弱证之间表达无差异。  相似文献   
32.
64层SCT胆囊动脉成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64层SCT血管成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胆囊动脉的显示能力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64层SCT扫描机对经超声检查确诊并拟行腹腔内窥镜胆囊切除术的30例患者行胆囊动脉CTA检查,将原始数据导入EBW工作站利用MPR、MIP、VR血管重建技术进行胆囊动脉成像,仔细观察胆囊动脉的起源及变异、主干管径、支数及走行情况,对重建图像进行比较,评价各种后处理方法对胆囊动脉的显示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64层SCT胆囊动脉血管成像的后处理重建技术中,MIP及VR重建图像能够准确显示胆囊动脉起源.MIP重建图像在胆囊动脉的管径、支数、走行的显示方面较VR图像精细.MPR重建图像对胆囊三角区位置关系显示较好,定位较MIP及VR图像准确. 结论:64层SCT胆囊动脉血管成像的MPR、MIP及VR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准确的显示胆囊动脉的起源及变异、管径、分支及走行情况,对于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及胆管、血管误损伤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脓毒症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优化脓毒症治疗方案一直是重症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炎症反应会兴奋交感神经并触发高代谢状态,加重机体负担,扰乱患者内分泌.将镇静治疗应用于脓毒症,能减轻患者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并降低代谢氧耗,使得机体组织维持在低代谢的"休眠"状态,从而减少各种应激及炎症损伤,减轻器官损害.因...  相似文献   
34.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胆囊动脉的显示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排CTA对胆囊动脉的显示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64排SCT扫描机对已经超声检查确诊并拟行腹腔内窥镜胆囊切除术的45例患者行胆囊动脉CTA检查,将原始数据导入工作站利用MPR、MIP、VR血管重建技术进行胆囊动脉成像,仔细观察胆囊动脉的起源及变异、主干管径、支数、走行,对各种重建图像进行比较,评价其对胆囊动脉的显示能力和临床价值.结果 64排SCT胆囊动脉CTA重建技术中MIP、VB均能够准确显示胆囊动脉起源.对胆囊动脉的管径、支数、走行的观察MIP较VR图像精细.MPR显示胆囊动脉和胆囊三角位置关系较好,定位较MIP、VR准确.结论 64排SCT胆囊动脉血管成像能准确地显示胆囊动脉,对指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5.
慢性胃炎虚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6.
胃炎与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炎是胃粘膜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炎性变化,即组织营养不良(变质)、血循环障碍(充血或渗出)和细胞成分的增殖(增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前者多以渗出为主,后者一般以增生为主。热是炎症反应的一种表现,在局部主要呈充血;在仝身可有发热、口渴、食入即  相似文献   
37.
医学教育可以被定义为培养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未来医生的科学和艺术。[1]医学院校将负有两方面的责任,即教育发展的机构内责任和改善卫生服务的机构外资任。这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展开广泛的科学研究和卫生服务活动,而流行病学将成为实现这一责任的媒介或途径。在流行病学教学中,怎样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满足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是急待解决的课题。社区教学的引人将成为加强素质教育,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重要措施之一。1流行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对流行病学缺乏正确而深入的认识流行病学属预防医学的重点学科,在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对…  相似文献   
38.
脾胃湿热是中医脾胃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临床常见的脾胃实证。元·朱丹溪说“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据我们初步调查,它涉及中医脏腑、津液、经络等7个系统的43种疾病,分属于西医的消化、呼吸、泌尿等11个系统的72种急慢性疾病。所以对脾胃湿热理论的研究,将更全面地理解中医脾胃的含义及其实质,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1脾胃湿热的症候调查与辨证标准脾胃湿热的临床表现,据对各系统病400例调查的结果是:症状29种,舌、脉14种。症状例序(%)是:胃济问胀(gi.8)、食欲不振(gi.0)、小便异常(78.8)、大便异常(71.8)…  相似文献   
39.
15~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年龄,胸部CT检查是其常用检查方法。2006年12月~2009年7月,我们共收治32例青少年肺结核患者,现将其CT影像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大鼠B淋巴细胞增殖、T淋巴细胞IL -4表达及血清TNF -α水平的影响.方法:以3H-TdR掺入法测定LPS刺激的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程度,用LPS激活的小鼠B淋巴细胞,测定条件培养液中IL -4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TNF -α水平.结果:脾胃湿热证大鼠LPS刺激的B淋巴细胞3H - TdR掺入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淋巴细胞分泌IL -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TNF -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低、高剂量清化饮能显著调低该证LPS刺激的B淋巴细胞3H - TdR掺入水平(P<0.01);低剂量清化饮能显著提升T淋巴细胞分泌IL -4水平(P<0.01);低、高剂量清化饮对血清TNF -α有降低作用,但未达显著差异.结论:脾胃湿热证大鼠体液免疫呈亢进状态,并伴有T淋巴细胞IL -4表达降低和血清TNF -α水平升高.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的上述变化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