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39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9 毫秒
51.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收集收治的骨伤科疾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钢板固定、牵引、换药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组止痛优良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观察组软组织修复优良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7%(P均0.05)。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疾病可调节骨组织内外环境,增强骨抗感染能力,促进骨折及骨软组织愈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的1849例犬咬伤人报告,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总结分析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本组资料中男性多于女性(P〈0.05),农民居多(P〈0.05),其次为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P〈0.05)。实施伤口规范处置及免疫接种者无1例发病,1例未实施伤口规范处置及免疫接种而发生狂犬病死亡。犬咬伤后及时规范处置伤口、进行疫苗接种,可降低狂犬病发病率,甚至无发病。如未得到及时处理,发病率极高,病死率几乎100%。因此在今后的预防工作中对男性、农民、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加强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犬伤后立即到定点医疗机构处置。  相似文献   
53.
目的总结老年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及准确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老年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患者血清乙脑病毒抗体阳性,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均无乙脑疫苗接种史;19例痊愈,12例好转,2例因气管切开太晚而死亡。结论重视老年人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在发病季节,对高热不退的老年患者及时查乙脑特异性IgM抗体,放宽气管切开指征,注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54.
55.
56.
目的研究心脏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比值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检测的患者1075例,采用回归分析研究肌钙蛋白,肌钙/肌红蛋白比值以及肌红蛋白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3个指标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界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肌红蛋白的估计值为0.00106,标准误为0.000293,卡方值为13.0451,P值为0.0003,标准偏回归系数为0.1731;肌钙蛋白的估计值为0.0994,标准误为0.0194,卡方值为26.3095,P0.0001,标准偏回归系数为1.9595;肌钙/肌红蛋白的估计值为4.7482,标准误为1.2454,卡方值为14.5367,P值为0.0001,标准偏回归系数为0.7561。ROC分析表明,肌钙蛋白曲线下面积(AUC)为0.918,95%可信区间0.898~0.936,P值为0.0001,界值为0.21;灵敏度为96.32%,95%可信区间为93.3%~98.2%;特异度为77.45%,95%可信区间为73.8%~80.8%。肌红蛋白AUC为0.635,95%可信区间为0.602~0.668,P值为0.0001,界值为112;灵敏度为51.47%,95%CI为45.4%~57.5%;特异度为71.26%,95%可信区间为67.4%~74.9%。肌钙/肌红蛋白比值AUC为0.815,95%可信区间0.787~0.840,P值为0.0001,界值为0.0112;灵敏度为72.79%,95%可信区间为67.1%~78.0%;特异度为82.79%,95%可信区间为79.5%~85.8%。ROC分析结果表明,两两相比肌钙蛋白诊断效能优于肌钙/肌红蛋白比值,而肌钙/肌红蛋白比值又优于肌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比值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又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青年人和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和药物静脉溶栓疗效.方法 24例年龄≤45岁的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药物溶栓治疗,同时连续选取40例50~70岁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的临床病史、风险因素(吸烟史、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以及溶栓效果等.结果 青年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青年组有吸烟史者79.2%,家族史者45.8%,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0.0%和12.5%,P<0.01);而对照组高血压和糖尿病比例较青年组高(60.0%和40.0%比16.7%和12.5%,P<0.05).青年组心绞痛病史明显短于对照组(324±576天比928±1 846天,P<0.001),胸痛时间<30天及<12 h者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和41.7%比10.0%和5.0%,P<0.001).两组溶栓开始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青年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0%比50.0%P<0.05).结论 吸烟和家族史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人临床病史短,动脉硬化程度轻,药物静脉溶栓效果优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CAD)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CS)前后,血浆中髓过氧化酶(MPO)的变化.方法 78例行CS术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51例)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27例)组.分别在CS手术前后取血测MPO、C反应蛋白(CRP),观察两指标者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关系.结果 术前ACS组血浆MPO、CRP均明显高于SAP组,手术后两组CRP升高明显,而MPO的差别则不显著;术前ACS组MPO水平与CRP显著相关(r=0.341,P<0.05).结论 血浆MPO与冠脉斑块急性损伤、炎症的相关性小,可作为预测、评估ACS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9.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心脏机械辅助装置之一.从首次应用至目前已40余年,已成为一项成熟的临床技术,但对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临床应用的争议却逐渐增多.现对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高危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新的适应证等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缺血后适应(IP)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实验动物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兔结扎心脏左室支(LVA)后随机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IR组),松结后直接再灌注;G-CSF组,松结并于术后12 h开始皮下注射G-CSF,连续5 d;IP组,缺血后先行IP再完全灌注;G-CSF+IP组,联合应用IP及G-CSF干预。术中监测心电图ST段改变,同时测定手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数(WBC)、肌钙蛋白I(cTnI),于术后4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TC)染色计算心肌梗死的面积,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IP组的ST段回落明显优于IR组;G-CSF组的WBC较IR组明显增高;IP、G-CSF及G-CSF+IP组的术后7 d cTnI含量均显著低于IR组;同时IP、G-CSF及G-CSF+IP组的心功能均优于IR组,其中G-CSF+IP组最好;TTC染色表明IP、G-CSF组梗死心肌面积均明显低于IR组,且G-CSF+IP组的梗死心肌面积最小,超微结构观察也显示G-CSF+IP组的心肌肌丝和线粒体损伤也明显减轻。结论:联合应用IP和G-CSF干预可减少实验动物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线粒体损伤,并能促进心功能恢复,减轻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