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21.
22.
目的:了解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性.方法:收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2019年非重复临床分离肠杆菌目细菌,分析其中CRE的菌种分布和耐药特性;采用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2019)标准判断结果,并将结果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此得到CRE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共收集7806株肠杆菌目细菌,其中CRE菌株247株,分离率为3.2%(247/7806).分离获得的CRE,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102株(41.3%)、产气肠杆菌51株(20.7%)、大肠埃希菌38株(15.4%)、阴沟肠杆菌23株(9.4%)、产酸克雷伯菌7株(2.8%);标本来源主要为尿液、痰液、分泌物、血液等;科室分布主要为外科、急诊科、心血管科、针灸科等;患者年龄分布情况为:61~70岁、71~80岁、81~90岁.此三个年龄段的人数明显多于其他年龄人数,同时20岁以下和90岁以上患者人数相对较少;药敏情况为:CRE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呈现很高耐药率,皆达90%以上,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5%、84.9%、91.3%和89%,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为50.1%,均未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结论:我院CRE患者临床分布广泛,以老年患者居多,CRE患者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耐药性,较大程度增加了治疗难度,应加强该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探索中药治疗途径,中西医并用,有效阻止耐药菌株的扩散和传播.  相似文献   
23.
细胞增殖分裂是细胞最基本的生理活动,生长因子、激素及癌基因产物等均可诱导细胞的增殖或抑制细胞的增殖,归根到底均是影响细胞周期的运行.研究表明,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细胞癌变密切相关.细胞周期失控的超常快速运行,将导致癌瘤.  相似文献   
24.
细胞增殖分裂是细胞最基本的生理活动,生长因子、激素及癌基因产物等均可诱导细胞的增殖或抑制细胞的增殖,归根到底均是影响细胞周期的运行。研究表明,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细胞癌变密切相关。细胞周期失控的超常快速运行,将导致癌瘤。1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细胞周期是由MPF(maturationpromotingfactor)所推动,MPF主要含两种蛋白质组分,其一为cdc2蛋白(celldirisioncycle2protein),另一为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另外,近年来还发现了一群低分子的细胞周期依赖性因子(CDIS)分子以及P53和Rb也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在整个细…  相似文献   
25.
背景:自拟通痹汤是喻建平教授临床观察多年的临床经验方,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目的:验证自拟通痹汤对Ⅱ型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足肿胀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自身抗体IgG、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调节作用及对踝关节局部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以Ⅱ型胶原建立大鼠Ⅱ型胶原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模型组:给予给药大剂量组等体积的蒸馏水;对照组:给予泼尼松5.0mg/kg;自拟通痹汤大、中、小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1.6,5.8和2.9g/kg。正常对照组大鼠右后足趾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1周后以相同剂量于每只大鼠尾部加强注射1次。造模2周后开始给药,均为灌胃给药,1次/d,连续2周。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自拟通痹汤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关节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血清IgG水平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胸腺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异常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对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自拟通痹汤各剂量组大鼠滑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血管翳生成、软骨破坏等病理损害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6.
为探讨人蛔虫提取物对肿瘤的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将4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A、B、C、D和E等5组,每组9只,其中B、D组分别为A、C组的实验对照组,E组为阴性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A组每鼠隔天腹腔注射0.1 ml蛔虫提取物(BEAL),10 d后每鼠右前肢腋下皮下接种0.1 ml Lewis肺癌细胞(LLC),进行肿瘤造模;B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 d后进行肿瘤造模。C组每鼠注射0.1 ml LLC细胞悬液进行肿瘤造模,2 d后腹腔注射0.1 ml BEAL,隔天1次,共注射5次;D组小鼠肿瘤造模2 d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隔天1次。记录各组小鼠成瘤时间,称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显示,A、B、C和D组小鼠的成瘤时间分别为(7.0±1.1)、(6.0±0.7)、(9.0±1.2)和(7.0±0.9)d。BEAL提前干预的A组小鼠肿瘤重量为(722.2±413.5)mg,显著重于其对照组B组[(338.9±282.2)mg](P<0.05)。小鼠荷瘤后BEAL干预的C组抑瘤率最强,为33.3%,其肿瘤重量[(237.8±101.8)mg]明显轻于对照组D组[(356.7±176.9)mg](P<0.05)。提示BEAL可影响肿瘤的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27.
背景:自拟通痹汤是喻建平教授临床观察多年的临床经验方,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 目的:验证自拟通痹汤对Ⅱ型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足肿胀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自身抗体IgG、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调节作用及对踝关节局部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Wistar大鼠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以Ⅱ型胶原建立大鼠Ⅱ型胶原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模型组:给予给药大剂量组等体积的蒸馏水;对照组:给予泼尼松5.0 mg/kg;自拟通痹汤大、中、小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1.6,5.8和2.9 g/kg。正常对照组大鼠右后足趾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 mL。1周后以相同剂量于每只大鼠尾部加强注射1次。造模2周后开始给药,均为灌胃给药,1次/d,连续2周。 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自拟通痹汤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关节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血清IgG水平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胸腺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异常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对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自拟通痹汤各剂量组大鼠滑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血管翳生成、软骨破坏等病理损害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8.
背景:肾衰泻浊汤临床治疗以泻浊解毒、补益脾肾为主。 目的:观察肾衰泻浊汤对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肾脏局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调控作用。 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氯沙坦钾组,后5组以腺嘌呤诱导建立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6,12,24 g/(kg·d)肾衰泻浊汤,氯沙坦钾组给予氯沙坦钾。 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及血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因子Ⅷ相关抗原、肾脏指数显著减少(P < 0.05),且血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肌酐、尿素氮呈显著正相关性。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以中药中剂量组、氯沙坦钾组损伤最轻。表明肾衰泻浊汤能降低慢性肾衰竭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及血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延缓慢性肾衰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因子Ⅷ相关抗原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分布和临床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58株肺炎克雷伯菌非重复临床分离株。采用自动化鉴定药敏仪进行菌种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拉丝试验筛选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5种常见荚膜血清型。对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同源性分析。收集感染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比较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常用抗菌药物敏感肺炎克雷伯菌(SKP)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15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CRKP 22株(13.9%),SKP 29株(18.4%)。CRKP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全部表达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KPC-2,其中1株同时携带金属酶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IMP-4。拉丝试验结果显示,51株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有13株为hvKP,其中CRKP2株、SKP11株。SKP菌株uge、iutA、mrkD、alls、aerobactin基因检出率高于CRKP菌株,ybtA基因检出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肺结核病人血清IL-22和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9例肺结核患者(TB)和44例健康志愿者(HD)外周血清IL-22和IL-17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了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分析细胞因子之间及细胞因子与三项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B组外周血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为26.70±10.63pg/ml和128.02±6.96pg/ml,均显著高于HD组IL-22和IL-17的浓度(12.21±1.79pg/ml,109.07±3.02pg/ml,P0.05);使用常规化疗药物治疗后TB病人血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为15.12±1.08pg/ml和115.63±2.98pg/m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IL-22和IL-17的浓度水平(26.70±10.63pg/ml,128.02±6.96pg/ml,P0.05);痰涂片TB菌检测阳性患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为30.68±9.13pg/ml和131.67±4.96pg/ml,均显著高于痰涂片TB菌检测阴性患者的水平(19.89±2.54pg/ml,125.15±4.58pg/ml,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B患者外周血清IL-22的浓度和IL-17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TB患者血清中IL-22和IL-17的浓度与ESR、CRP的水平均为正相关(P0.05),与WBC的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痰涂片TB菌阳性患者血清IL-22的浓度和IL-17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TB菌阳性患者血清IL-22和IL-17的浓度分别与WBC、ESR、CRP的水平均为正相关(P0.05)。结论 IL-22和IL-17在机体的抗结核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