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外周血IFN-γ的检测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法检测外周血结核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应答反应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价值。方法将150例健康者按结核暴露程度分成4级,采用Elispot技术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结核菌抗原特异性IFN-γ分泌水平;其中111例进行结核菌素皮试(PPD皮试);39例采用全血干扰素试剂(Quantiferon—TB—Gold,QFT—G)进行IFN-γ分泌水平的平行检测。结果采用Elispot检测结果显示体外IFN-γ应答反应水平与结核菌暴露程度成正相关(r=0.4155,P〈0.0001),不同暴露程度分级的IFN-γ应答阳性率分别是:4级(55.6%)、3级(33.3%)、2级(16.7%)、1级(6.8%)。不同暴露程度分级与PPD皮试结果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r=0.1206,P=0.2073);不同暴露程度分级的PPD皮试反应阳性率分别为4级(33.3%)、3级(27.8%)、2级(11.1%)、1级(22.0%)。对Elispot检测结果与QTF—G检测结果进行平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χ^2=0.125,P=0.7237)。结论外周血结核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应答反应水平与结核菌暴露程度成正相关,Elispot检测体外IFN-γ应答反应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价值优于PPD皮试,可以用于对潜伏感染者的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T和B细胞及其各亚型淋巴细胞的数量在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为抗结核疗效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对象包括40例活动性结核患者、65例结核潜伏感染者、94例健康对照者。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T细胞、CD3+CD4+和CD3+CD8+T细胞的绝对计数,CD19+B细胞百分比及绝对数和B细胞各亚群的百分比。结果 治疗前活动性结核患者、健康对照者和潜伏感染者CD3+细胞绝对计数和百分比例分别为(796±243)个/μL和(68.35±8.94)%、(1 213±449)个/μL和(65.58±6.07)%、(1 391±538)个/μL和(66.75±6.54)%;CD3+CD4+分别为(438±153)个/μL和(37.91±7.47)%、(630±254)个/μL和(38.88±6.06)%、(709±242)个/μL和(34.62±3.79)%;CD3+CD8+T分别为(280±112)个/μL和(23.83±7.33)%、(456±208)个/μL和(23.51±6.52)%、(530±253)个/μL和(25.01±5.90)%;CD19+B细胞绝对计数和百分比例分别为(111±50)个/μL和(7.32±2.96)%、(163±69)个/μL和(7.91±2.95)%、(188±99)个/μL和(8.59±3.96)%。治疗前活动性结核患者CD3+T、CD3+CD4+和CD3+CD8+T细胞的绝对计数比健康对照者和潜伏感染者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活动性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CD3+、CD3+CD4+、CD3+CD8+T细胞绝对计数和百分比例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患者未成熟B细胞及记忆性B细胞较健康者及潜伏感染者比较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患者外周血初始B细胞较潜伏感染者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康者比较无差异。结核患者外周血浆细胞较健康者比较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患者治疗3月记忆性B细胞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浆细胞进行性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结核患者外周血T、B细胞稳态被打乱,随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及治疗时间的延长,被破坏的T、B细胞稳态将逐渐恢复,动态观察T、B细胞亚群的变化对结核病的诊断和疗效转归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轻型和重型手足口病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2008年深圳市轻型和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和实验室特征.方法 将深圳市东湖医院和儿童医院共145例手足口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型124例,重型21例.收集患者临床和一般实验室资料,急性期与恢复期连续粪便和血标本,通过RT-PER检测EV71病毒核酸,分离和培养EV71肠道病毒,其中2例死亡患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 与轻型患者比较,重型患者白细胞计数、血糖显著升高,但年龄显著降低,粪便中轻型和重型患者EV71基因检出率分别为35%与67%,重型患者EV71检出率显著高于轻型患者,从9例患者粪便中分离培养出肠道病毒,其中1例为死亡患者粪便标本.2例患者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脑干脑炎.结论 EV71是重型患者和死亡患者的最主要病原体,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脑干脑炎是EV71型手足口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对年龄小于4岁,高热、皮疹稀疏和高血糖的EV71型手足口病患者应警惕向重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理组织中的病原学检查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疑似或确诊为结核病患者的病理标本,将190份标本按照病理形态分为4组:组1为坏死性肉芽肿组(109份),组2为非坏死性肉芽肿组(20份),组3为普通炎症组(45份),组4为非结核病变组(16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以结核菌多肽蛋白刺激全血细胞,建立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的表达水平,评价其区分活动性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结核菌特异性多肽体外刺激全血并分离血浆,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不同人群中血浆MMP-8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建立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血浆生物标志物MMP-8的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在区分痰涂片阳性肺结核(AFB+TB)患者和健康对照(HC)者中曲线下面积(AUC)为0.95(95%CI:0.92~0.98),准确度0.85,灵敏度为0.94,特异度为0.83。在区分痰涂片阴性肺结核(AFB-TB)患者和HC对照组AUC为0.89(95%CI:0.85~0.094),准确度0.76,灵敏度为0.94,特异度为0.76。鉴别AFB+TB和结核潜伏感染(LTBI)者AUC为0.96(95%CI:0.94~0.98),灵敏度0.83,特异度为0.98。区分AFB-TB和LTBI者的AUC为0.93(95%CI:0.90~0.97),灵敏度为0.76,特异度为0.98。TB-DNA、痰结核菌培养、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检测不同人群血浆中C1qC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结核病人胸水和血浆C1qC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比较C1qC在不同人群和不同标本中的表达情况,评价其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ELISA技术分别对20例健康对照(HC)、20例结核潜伏感染者(LTBI)和27例肺结核病人(TB)血浆C1qC的表达水平;随访其中10例抗结核治疗的结核病人,检测其血浆中C1qC的表达,观察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抗结核治疗前、抗治疗3个月和6个月)C1q C的表达水平;检测16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配对的血浆和胸水上清中C1qC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样本中C1qC的表达水平。结果 C1qC在结核健康对照、潜伏感染者、结核病人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603.8±134.3、507.0±141.2、756.6±261.2(pg/mL)。肺结核病人C1q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和潜伏感染者(P0.001);在10例结核病人中,C1qC在抗结核治疗前的表达水平为769.6±398.8(pg/mL),抗结核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C1q C表达分别为624.4±208.5和444.8±163.8(pg/mL),在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C1qC的表达水平显著地低于抗结核治疗前的水平(P0.05);C1qC在胸水上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血浆中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C1qC在结核患者的血浆中高表达,在抗结核治疗中逐渐下降,并且在结核感染部位表达显著增高。这些结果提示利用ELISA检测血浆和胸水上清中C1q C的表达可用于肺结核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建立全血细胞中CD+70CD+19的流式检测方法。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70CD+19细胞的表达,比较其在肺结核患者(55例)、结核潜伏感染者(27例)及健康对照者(57例)的表达情况。结果结核患者全血中的CD+70CD+19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结核潜伏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分别绘制ROC曲线评价CD+70CD+19细胞的诊断效率,在分辨结核病人和健康者时,敏感性92.7%特异性89.5%;在分辨结核病人和潜伏感染者时,敏感性85.5%特异性79.2%。结论 CD+19B细胞CD+70的表达适用于肺结核的诊断及结核潜伏感染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5.25%,抗体检测分别为73.91%和59.46%;2种方法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41,P=0.047;χ2=5.268,P=0.022).采用T-SPOT.TB与ELISPOT检测结果进行配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0,P=0.480).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ESAT-6抗原特异性IFN-γ的细胞免疫检测技术在结核病临床辅助诊断的应用价值显著高于结核菌特异性抗体检测,值得进一步优化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发结核诊断新标识.方法:利用特征选择方法从20个基因中选取3个基因(CD157、GSDMD和VAMP5)可用于初步区分肺结核患者(59例)与非结核人群(188例);采用Taqman单管同步检测技术验证3个基因的重复性,比较其在新鲜和冻存外周血中的表达量;最后通过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ET)...  相似文献   
20.
γ-干扰素释放反应与PPD皮试在肾结核诊断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免疫酶联斑点法(Elispot)与传统的结核菌素(PPD)皮试对肾结核患者及健康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现状进行检查,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方法:采用自主研制的Elispot试剂盒和PPD皮试,对14例肾结核患者及133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平行检测。结果:14例肾结核患者检测中,13例PPD阳性,12例Elispot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例志愿者中86例PPD阳性,22例Elispot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pot试剂盒在健康人群中检测阳性率远低于PPD皮试,而在肾结核的检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pot在区分肾结核患者与健康人方面价值优于PPD皮试。在肾结核的诊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