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25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5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支架植入情况及预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冠状动脉小血管严重狭窄患者的临床及支架植入资料,并与同期进行的冠脉大血管支架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二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的异同。结果:冠脉小血管支架组植入成功率97.14%,大血管支架组植入成功率98.95%(P〉0.05);两组在年龄、性别及高血压患病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小血管支架组高于大血管支架组(P〈0.05);植入方法上,使用球囊预扩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释放后球囊后扩张比例小血管支架组低于大血管支架组(P〈0.05);术中并发症及随访期预后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小血管支架植入的成功率、预后与大血管支架组无显著差异,可安全地用于冠脉小血管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252.
典型心房扑动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回顾分析 35例典型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患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结果。心内激动标测显示沿三尖瓣环 (TA)逆钟向折返性房扑 2 7例 ,顺钟向折返 2例 ,同时存在二种折返 6例。 8例行TA峡部拖带起搏者均呈隐匿性拖带 ,起搏后间期与房扑周长差值为 1± 4(- 3~ 5 )ms。采用TA峡部双线性消融、后峡部或 /和间隔峡部消融的方法治疗所有患者均成功。 15例以房扑不能再诱发为手术终点 ,随访 10例 ,3例复发 ,复发率 30 % ;2 0例达到TA峡部双向阻滞 ,随访 19例 ,1例复发 ,复发率 5 % ,两组比较P <0 .0 5。随访的 2 9例中 ,7例发生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 ,发生率 2 4%。与无房颤发作者相比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心房扩大和有房颤病史者的比例明显增加 (6 / 7比 9/ 2 2 ,6 / 7比 4/ 2 2和 7/ 7比 2 / 2 2 ,均P <0 .0 5 )。结果表明 ,心内激动标测结合拖带起搏技术可确定典型房扑的诊断 ,后峡部或间隔峡部消融是治疗房扑的有效方法 ,以TA峡部双向阻滞为手术终点较房扑不能被再诱发为终点可明显降低复发率。房扑消融术后发生房颤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心房扩大和术前存在房颤有关  相似文献   
253.
1例心动过速患者心动过速发作心电图示窄QRS波 ,PR间期相似文献   
254.
本文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对25例冠心病(CDA)及23例正常人(NC)的心脏各房室腔内径及心功能进行了研究,所有CAD患者均经冠造证实。结果发现CAD组左房扩大17例、心室扩大2例,CAD组平均左房收缩末期前后径37.2mm,NC组为30.3mm。两组间相差非常显著(P<0.01).说明CAD患者心腔改变最早和最常见的是左房扩大。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CAD组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心导管检测左室舒张末压明显高于正常值。  相似文献   
255.
采用体表心电图10项指标对73例窄型QRS波(<0.12s)心动过速鉴别诊断,并与电生理检查分型比较,射频电消蚀术验证,73例均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房性心动过速1例,房室结折返住心动过速26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46例。10项指标中,P’波及极性,RP’间期、RP’/RR比值、RP’间期与P’R间期二者的关系、V1导联之r’波、QRS波电交替、2°度房室传导阻滞对鉴别有肯定价值,检出符合率8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