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视神经管骨折CT分型诊断(附19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视神经管骨折CT分型。材料与方法 对 19例外伤性视神经管骨折进行CT分型。结果 将视神经管骨折分为 3型 :( 1)管内型 ( 10例 ) ;( 2 )管外型 ( 7例 ) ,又分为颅口型和眶口型 2个亚型 ;( 3)混合型 ( 2例 )。结论 视神经管骨折CT分型诊断有助于临床确定手术适应证和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析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探讨本病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16例、CT 15例及MRI 17例.结果 单骨受累16例,多骨受累3例.X线及CT表现为溶骨样改变14例,混合性溶骨-硬化改变4例,3例轻度骨膜反应,CT检查15例均见不同程度软组织影.MRI检查,病变在T1WI上呈等信号13例,低信号4例;T2WI上呈等信号2例,稍高信号10例,高信号5例;信号均匀或大致均匀11例,信号不均匀6例.结论 骨原发性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但确诊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63.
脑静脉血管瘤16层螺旋CT及CTV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和CTV对脑静脉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脑静脉血管瘤的16层螺旋CT平扫、CTA及CTV表现.结果:4例脑静脉血管瘤CT平扫表现为条状或点状略高密度影,1例伴发出血仅发现呈高密度的小脑血肿影,另5例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5例动脉期CT血管扫描(CTA)未发现明显异常,5例病灶仅部分显示,且密度淡.10例CTV均清晰显示放射状排列的髓静脉及中央静脉,整个形态似海蛇头.结论:CT平扫对脑静脉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有限,静脉期的16层螺旋CT血管扫描(CTV)能清晰显示脑静脉血管瘤的影像特征,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4.
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诊断脑静脉血管瘤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对脑静脉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静脉血管瘤的16层螺旋CTA及CTV表现。结果:动脉期CT血管造影5例未发现明显异常,10例病灶仅部分显示,且密度淡。静脉期脑CT血管造影15例均清晰显示放射状排列的髓静脉及中央静脉,整个形态似海蛇头。结论:16层螺旋CT双期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脑静脉血管瘤的影像特征,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5.
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成像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重建技术(MSCT-IV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疑有输尿管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84例中结石30例,先天变异及畸形24例,癌肿7例,结核5例,炎性狭窄6例,邻近器官恶性肿瘤累及输尿管8例,其他4例.MSCT-IVU不仅能清晰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还可以同时显示管壁及腔外情况.诊断准确率为98.81%(83/84).结论MSCT-IVU是诊断输尿管病变极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临床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对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应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并经病理证实15例原发性输尿管癌,对其MSCT影像征象进行分析。结果:15例原发输尿管癌发生于下段7例,上段2例,中段1例,左肾盂、输尿管、膀胱同时受累2例,输尿管下段及膀胱同时发生3例。MSCT上表现为病变输尿管管腔内软组织块或管壁不均匀增厚,管腔变窄,在多平面重建图像上呈柱状,3例同时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影像所见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完全符合。结论:MSCT容积扫描能清楚显示原发输尿管癌部位、范围,可进行肿瘤分期,是极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8.
成人幕上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幕上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病理证实的成人幕上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影像资料。结果:16例中单发14例,多发2例。7例肿块位于脑表面者,相邻的颅骨均见弧形受压、变薄。肿块呈囊实性,椭圆形,境界清楚,无瘤周水肿,T1WI呈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呈多环状或不规则强化,囊壁强化或无强化。结论:成人幕上大脑半球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I可提示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9.
陈锦  曹代荣  李银官  游瑞雄  郑贤应  方哲明   《放射学实践》2010,25(10):1172-1172
病例资料女,27岁,以反复头痛10余天为主诉入院。无明显外伤史,呈全头间歇性胀痛,无明显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视力模糊及视野缺损。既往史无特殊。PE:神经系统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间隙SFT患者的CT表现及病理,包括良性SFT 3例,恶性SFT 3例,脂肪瘤型SFT1例.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54.7岁.6例行平扫与增强,1例平扫.结果 (1)7例中,盆部腹膜外间隙4例,腹腔腹膜后间隙3例.(2)CT表现为肿块境界清楚,内部密度欠均匀,见多发灶性或不规则形稍低密度区;增强动脉期见迂曲扩张血管影,实性部分不均匀斑驳样强化,实质期强化较均匀,囊变坏死区无强化.恶性SFT3例均伴有大面积出血、坏死.(3)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由梭形细胞组成,细胞间富有束状胶原纤维和分支状薄壁血管.免疫组织化学除1例恶性SFT的CD34及CD99阴性表达外,其余病例CD34、bcl-2、CD99、Vimentin均阳性表达.结论 腹膜后间隙SF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但缺乏特异性,最终诊断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