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2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经尿道输尿管取石术(URL)和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规律.方法随机选择一期择期手术成年患者分为4组,Ⅰ组:ⅠLU组为左URL(52例),ⅠRU组右URL(57例),ⅠDU组双侧URL(15例);Ⅱ组:ⅡLP组左MPCNL(66例),ⅡRP组右MPCNL(63例);Ⅲ组TURP(59例);Ⅳ组:ⅣT组TURP(30例),ⅣP 组MPCNL(34例),两亚组均术毕静注氯诺昔康8 mg,继以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治疗(PCIA) (0.04%,2 ml/h).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评术后24h内最大疼痛程度(Pmax)、术后第24h时点的疼痛程度(P24)和McGill疼痛问卷(MPQ)查询.结果Ⅱ组各亚组与Ⅲ组、Ⅱ组各亚组与Ⅰ组各亚组的Pmax或P24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ⅣT的Pmax或P24均小于Ⅲ组(p<0.05),ⅣP的Pmax或P24均小于ⅡLP或ⅡRP(p<0.05),Ⅰ~Ⅲ组术后24h需应用镇痛药者分别为12例(9.7%)、27例(20.9%)和4例(7.3%),各组中应用与无应用镇痛药患者的Pmax或P24组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Ⅰ和Ⅲ组为会阴部"胀痛",Ⅱ组为术侧腰部"钝痛"与"胀痛".结论 TURP和MPCNL患者术后应积极进行疼痛治疗,氯诺昔康能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评估用6.9 F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内径较细的输尿管结石(因输尿管较细,8.0/9.8F输尿管硬镜不能进入的输尿管或可进入但因输尿管较细无法继续入镜或抵达结石,以下简称为内径较细的输尿管或输尿管内径较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6.9 F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内径较细的输尿管结石94例.结果 94例中的88例1次治疗成功;6例分期治疗成功.所有病例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术后第1天,1、2、3个月分别是41.3%、83.9%、93.%和96.7%.结论 6.9 F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输尿管内径相对较细的梗阻性输尿管结石.  相似文献   
153.
目的:观察顺行和逆行输尿管镜联合会师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闭锁的中期结果,评价治疗的中期效果。方法:16例UPJ闭锁患者,在复通出院后6周开始复查,以后定期3~6个月随诊,复查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及肾功能,必要时行核素肾图及输尿管镜检查。结果:16例随诊时间16~61个月,平均48.6个月。8例IVU显示输尿管通畅,原有肾积水有改善,患肾功能有所恢复。5例复查显示UPJ段再狭窄,需进行二次输尿管镜内切扩张及置管术。2例放置记忆金属网状支架者分别于术后7个月及11个月出现闭锁段肉芽组织生长,需进行输尿管镜下切除和钬激光汽化。1例因感染及肾功能恶化于术后16个月行肾切除。结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UPJ闭锁创伤小、安全、有效,对于复通后的再狭窄,亦可再次进行内镜下治疗。中期随访结果比较满意,支持该技术作为治疗UPJ闭锁的一线方法。  相似文献   
154.
复式脉冲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附46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式脉冲HB-V型低能量体外碎石机治疗肾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复式脉冲HB-ESWL-VG型低能量碎石机治疗直径<2.0 cm的各类肾结石467例,治疗工作电压3~9 kV,平均冲击次数2 300次。结果467例肾结石患者中,上中盏结石排净率89.5%,复打率为13.2%;下盏结石的排净率81.6%,复打率为17.4%。肾盂结石粉碎率98.6%,排净率92.9%,复打率5.7%。结论复式脉冲低能量ESWL治疗肾结石,具有治疗成功率高,复打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总结和评价输尿管镜手术时上镜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分析了2002年10月~2005年6月收治的326例次输尿管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上镜困难者,10例是采用技巧性的旋转及其变换角度才能入镜,14例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迂曲,经扩张或调整体位后有12例成功,1例中转开放,1例插管碎石。结论输尿管上镜困难并不少见,熟悉输尿管解剖与技巧性操作可提高取石率。  相似文献   
156.
背景:移植肾尿路结石是肾移植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因移植肾本身的病理生理的特殊性,临床处理棘手。目的:总结腔内技术处理移植肾上尿路结石的经验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输尿管镜取石和微创经皮肾取石治疗21例移植肾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资料。结果与结论:8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取石3例成功,2例取石后出现高热,其中1例需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5例失败并改行微创经皮肾取石。18例患者行微创经皮肾取石,其中13例患者直接行微创经皮肾取石,5例输尿管镜取石失败后改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手术均成功且一次性将结石取净,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说明逆行输尿管镜在处理移植肾上尿路结石的价值有限,微创经皮肾取石处理移植肾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可作为移植肾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总结肾镜联合双频超声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应用肾镜联合Cyberwand双频双导管超声治疗膀胱结石14例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中,结石平均直径为2.4cm,其中8例为膀胱多发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11例。应用美国Cybersonics公司双频双导管超声及Wolf24F李氏肾镜进行碎石。结果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需尿道扩张入镜,结石清除率为100%(14/14),平均手术时间为21min,单纯膀胱结石患者术后平均住院为1.8d,结石分析尿酸3例,草酸钙和磷酸钙混合成分8例,余3例为混合成分。结论肾镜联合双频双导管超声治疗膀胱结石手术时间短、碎石效率高、不损伤膀胱黏膜、无需置入膀胱镜冲洗出结石,且肾镜直径小,不损伤尿道,手术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8.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膀胱细胞凋亡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用10周龄SD大鼠腹腔内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的动物模型.12周后取两组大鼠膀胱组织标本,原位细胞检测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D146、PDGF-Rβ、NG-2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D146、PDGF-Rβ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升高,体质量减轻,膀胱湿重增加;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糖尿病大鼠膀胱的尿路上皮细胞,而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尿路上皮细胞凋亡;两组大鼠膀胱组织中未见明显NG-2表达,CD146阳性表达细胞位于膀胱黏膜下层的血管壁及膀胱逼尿肌肌膜,PDGF-Rβ阳性表达细胞位于膀胱逼尿肌之间血管壁细胞及黏膜下血管壁;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结果显示,两组大鼠膀胱壁组织CD146、PDGF-Rβ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膀胱上皮细胞早期发即生凋亡改变,而周细胞早期凋亡不明显;上皮细胞的凋亡可能是糖尿病膀胱的治疗靶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9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在心电图、心绞疼痛的程度表现以及发作的次数表现、有效、无效的例数及比例,血脂变化等各项综合指数有无明显差异。结果 49例患者中,两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变化、疗效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显效7例(28%),有效16例(65%),无效4例(7%),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4例(15%),有效12例(61%)无效6例(24%),总有效率76%。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讨输尿管内支架对兔输尿管蠕动和肾盂压的影响及随时间的变化。方法将4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留置输尿管内支架0、1、2、3、4、7、12周组,共8组,每组5只。对照组不留置内支架,其余各组经膀胱留置右侧输尿管内支架。0周组留置内支架后即进行实验,余下的各组依次在留管1、2、3、4、7、12周后进行实验,观察输尿管蠕动和肾盂压的变化。结果留置内支架后肾盂压先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留置内支架期间未发现输尿管蠕动。结论对正常的上尿路,内支架是一个梗阻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