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2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腔镜取石术后缩短输尿管双J管保留时间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残留结石的腔镜取石术后缩短输尿管双J管停留时间的优缺点。方法各种腔镜取石术后输尿管双J管停留时间2周内者40例,与传统4周停留时间35例进行对照,观察2组患者拔管前后尿路刺激症状和尿常规的变化。结果拔除双J管前,2组中出现尿频、尿急、血尿等尿路刺激症状分别有36例(90%)和32例(91%),尿红细胞阳性率均为100%,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88%(35/40)和89%(31/35)。2周内拔管组拔管后1、2周尿路刺激症状出现率分别为22%(9/40)、5%(2/40),尿中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8%(11/40)、8%(3/40),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5%(10/40)、8%(3/40)。4周拔管组拔管后1、2周尿路刺激症状出现率分别为29%(10/35)、9%(3/35),尿中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31%(11/35)、6%(2/35),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6%(9/35)、6%(2/35)。2组患者拔管前后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周内拔管组患者并未由于提前拔管出现其他并发症和不适症状。结论无残留结石的上尿路结石腔镜取石术后,根据病情和手术情况,输尿管双J管留置时间在2周内是安全的,能减少尿路刺激症状和尿路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微造瘘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D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对450例从2000年5月至2009年3月应用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I期手术时间80±25min,平均76min,估计术中出血量约50-140ml,其中381例行I期取石,61例行Ⅱ期取石,8例行Ⅲ期取石,平均结石清除率90.18%;建立单通道取石443例,双通道取石7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d,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7.5d,术中术后有明显出血16例,1例出现术后不可控制出血,经介入治疗失败行患肾切除术,余均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术后出现尿外渗,经调整肾造瘘管位置后治愈。结论微造瘘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的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2008年在后腹腔镜下施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治疗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42例,右侧5例,双侧5例,男25例,女27例,平均年龄(45.1±4.9)岁.结果:52例由腹腔镜完成,手术时间50~100 min,平均(68.1±12.2)min,术中出血量10~100 mL,平均(32.7±8.2)mL,住院时间3~8 d,平均(5.2±2.1)d.随访6~48个月,平均(12_4±2.4)个月,无死亡患者,治愈23例(44.2%),好转24例(46.2%),无效5例(9.6%).结论:应用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增生安全、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是治疗肾上腺性高血压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产甲酸草酸杆菌草酸代谢基因Frc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稳定表达代谢草酸相关性酶--甲酰辅酶A转移酶(FCoAT)对草酸的降解效能。方法成功培养产甲酸草酸杆菌后,采用PCR方法从产甲酸草酸基因组中获得Frc基因,克隆到pMDTM19-T载体上进行测序,得到正确的基因片段。经双酶切将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上,测序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GST-FCoAT融合蛋白,表达产物行western-blot鉴定分析。结果重组克隆载体pMDTM19-Frc经测序鉴定序列正确。成功构建融合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Frc,大肠杆菌BL21成为载体,并稳定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GST-FCoAT的同时获得代谢草酸潜能。结论克隆产甲酸草酸杆菌Frc基因,成功构建PGEX-4T-2-Frc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能稳定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GST-FCoAT,具有代谢草酸潜能,为肠道细菌获得代谢草酸潜能,减少胃肠道内草酸的吸收,降低尿液中草酸含量和临床防治草酸结石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输尿管双J和单J内支架管对治疗后患者侧腹痛、下尿路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40例成人经皮肾取石(PCNL)术后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的患者。病人随机分为相同数量的2组,组1放置单J输尿管内支架管,近端位于肾脏下盏,下端跨过骶髂关节上缘未进入膀胱。组2放置双J输尿管内支架管,近端位于肾脏下盏,远端在膀胱内。支架管置入25—40d后病人回答一份关于侧腹痛、排尿困难、尿急、以及生活质量的问卷。结果:活动时侧腹痛,组1有18例(90%),组2有19例(95%),两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组1有2例(10%)、组2有14例(70%)有轻度的侧腹痛,多在排尿过程中出现。两组在疼痛程度上差别有显著性(P〈0.001)。组1有1例(5%)有排尿困难,组2有3例(15%)有重度排尿困难(P〈0.001)。组1有4例(20%)有尿急症状,组2有17例(85%)有中重度尿急症状(P〈0.001)。组1的病人报告生活质,仅有1例(5%)感到中度的苦恼,而组2中有5例(25%)感到中、重度苦恼(P〈0.001)。结论:输尿管支架管与腰痛和下尿路症状有关。留置内支架管有活动时腰痛。双j内支架管较单j内支架管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排尿时腰痛、尿急、排尿困难和生活质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6.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治疗尿道下裂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治疗尿道下裂临床疗效以提高尿道下裂矫治的成功率.方法 先天尿道下裂患者265例,年龄1~17岁,平均2岁.冠状沟型25例,阴茎体型163例,阴茎阴囊型55例,阴囊型22例.伴阴茎弯曲261例.采用尿道板切开卷管成形法,75例阴茎头向下弯曲者采用阴茎背侧白膜折叠术纠正.结果 随访6月至2年,TIP术中244例手术一次成功.结论 TIP术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术后阴茎外形美观,是尿道下裂修复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经皮肾微造瘘治疗肾盏憩室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经皮肾微造瘘术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2月肾盏憩室结石患者14例,肾盏憩室位于肾上极7例,中极2例,下极5例,结石平均大小14.3mm×9.0mm.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肾微瘘治疗.结果 14例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9d,平均手术时间1.3 h,结石取净,术中无胸膜、肠的损伤和其他并发症,术后患者无大出血,症状消失,随访结石无复发.结论 经皮肾微造瘘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是安全、有效的,结石清除率高.  相似文献   
108.
先天性尿道下裂可分为冠状沟型、阴茎干型(远端型),阴茎阴囊型、会阴型(近端型),治疗方法依其类型和患者具体情况析定.矫治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尿道皮肤瘘、尿道狭窄、阴茎下曲矫正不全、尿道憩室等.2000年9月至2007年1月我们收治尿道下裂术后因尿道憩室再次手术的患者19例,采用憩室切除及成形肉膜瓣覆盖尿道加固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阴茎离断伤显微外科再植术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阴茎离断伤显微外科技术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至2007年临床收治的5例阴茎部分或完全离断伤经显微外科技术再植的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进行综述.结果 5例阴茎离断伤的患者,经急诊显微外科阴茎背深静脉、阴茎背动脉、伴行神经、尿道海绵体及阴茎海绵体的吻合再植术,在阴茎外形、排尿及勃起功能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再植离断阴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0.
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关键——肾蒂处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肾蒂处理的经验。方法根治性肾切除术66例,单纯性肾切除术52例,活体供肾切取术2例,术中注意肾蒂的快速寻找、及早控制和适当的处理方法三要点。结果116例后腹腔镜手术成功,4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5~180min,平均103min。术中出血量50~150ml,平均70ml,病人均未输血。术后2~3d拔除引流管,3~5d下床活动,恢复顺利,无并发症。105例随访2年未发现异常。结论肾蒂快速寻找、及早控制和适当的处理方法是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