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6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应用踝臂指数和动脉僵硬度评价高血压患者和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管功能变化。方法348例受检者入选本研究,其中正常组122例,高血压组118例,冠心病组108例,平均为(55.54±9.59)岁(33-85岁)。所有受检者应用动脉僵硬度和踝臂指数对动脉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C-FP-WV(m/s)冠心病组为(11.72±2.54),与正常组(10.21±1.61)比较,P〈0.01;BaPWV(cm/s)冠心病组为(1601.45±267.20),与正常组比较,P〈0.01;高血压组为(1607.31±311.38),与正常组比较P〈0.01;ABI冠心病组为(1.09±0.14),与高血压组(1.15±0.07)比较,P〈0.01。结论动脉僵硬度能够方便、快捷、无创评价动脉功能和结构的早期变化。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外周动脉弹性功能明显降低。踝臂指数预测冠心病风险。  相似文献   
22.
莫雷西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孤立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例孤立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和合用组。前者口服莫雷西嗪 ,后者除莫雷西嗪外 ,口服美托洛尔。经 6个月随访 ,单用组和合用组有效率分别为 71.4 %和 75.0 % (P >0 .0 5) ,合用组房颤发作时的平均心室率较单用组明显降低 (P <0 .0 1) ,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莫雷西嗪合用美托洛尔治疗孤立性房颤疗效较好 ,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3.
患者女性,41岁,有心动过速病史,心率较快时,心电图可见预激delta波,心率较慢时,无预激delta波。常规电生理检查未诱发心动过速,使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了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提示常规电生理检查发现心室刺激呈现室房分离时,不能完全排除隐匿性旁道的可能。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最小化心室起搏中心室起搏管理(MVP)与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V(+)]功能对右室起搏比例(V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50例症状性窦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均安装双腔起搏器,分为MVP组和Search AV(+)组,程控MVP组关闭Search AV(+)功能,开启MVP功能;Search AV(+)组开启Search AV(+)功能.于术后随访,比较其6个月的心房起搏、心室起搏比例、高频心房事件次数,及LVEF的值.结果:50例患者完成随访,MVP组比Search AV(+)组的心室起搏比例、高频心房事件次数都显著降低,分别为(11.4±8.3)%,(36.7±7.4)%和(32±10)次,(86±16)次;6个月的LVEF值较术前有显著差异,两组心房起搏比例、12个月的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VP功能与SearchAV(+)功能相比可更加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起搏,减少高频心房事件.  相似文献   
25.
目的:总结糖尿病性心肌病(DCM)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DCM的认识,探讨诊断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09~2011年我院心脏病中心确诊为DCM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心脏B超、X线及心电图检查,治疗上积极严格控制血糖、控制心衰及心律失常。结果:6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31,平均年龄56.9岁,15.0%表现为早期舒张功能不全,25.0%表现为单纯收缩功能不全,18.3%表现为心律失常,41.7%表现为收缩功能不全合并心律失常,85%患者存在心脏扩大。经治疗后51例(85%)患者症状明显改善,7例症状好转,2例死亡。结论:DCM患者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舒张功能不全可逆转;积极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心脏超声、X线、心电图为其诊断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6.
顽固性心绞痛(refractory angina pectoris,RAP)是冠心病终末阶段最危险的临床征候群。其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日益成熟的脊髓刺激疗法为RAP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比较常规低温(4℃及0℃)及零下非结冰温度(-0.8℃)保存L-02肝细胞时Bcl-2/Bax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差异及与低温保存引起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L-02细胞分为3组:-0.8C组(零下非结冰组),0°C组(0℃非结冰组),4℃组(对照组).低温保存72 h后,分别测定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LDH、ALT释放及凋亡基因Bcl-2与Bax的mRNA及蛋白定量表达并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 零下非结冰组较0℃组及4℃组显著提高了低温保存72 h的L-02细胞存活率[(70.95%±3.33%)vs(65.9%±3.22%)、(61.02%±3.37%),均P<0.05];降低了细胞凋亡率[(5.82%±1.68%)vs(8.53%±1.67%)、(9.40%±2.57%),均P<0.05];抑制了LDH[(101.50±6.58) U/L vs(127.67±12.09)U/L、(150.13±11.38) U/L,均P<0.05]与ALT释放[(6.07±0.63) U/L vs (7.00 ±0.60) U/L、(8.63±1.25) U/L,P <0.05];提高了L-02细胞Bcl-2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均P<0.05),降低了Bax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均P<0.05),Bcl-2/Bax指数上升(均P<0.05).结论 同常规低温保存相比,零下非结冰可显著提高肝细胞低温保存后细胞存活率,降低低温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零下非结冰降低了低温源性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同Bcl-2基因表达增加、Bax基因表达降低即Bcl-2/Bax比值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研究可吸入颗粒物对大鼠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均为雄性,体重150~200 g。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大鼠按25 mg(1 ml)/kg体重经气管内缓慢注入颗粒物生理盐水悬液染毒,每周染毒2次,连续染毒4周;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颗粒物悬液。大鼠麻醉后经皮下引导电极连续采集心电信号,计算SDNN和r-MSSD。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组大鼠首次和末次染毒之后30 min的心率均较染毒之前明显下降;两组大鼠首次染毒之前和末次染毒之前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大鼠首次染毒之后和末次染毒之后30 min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大鼠首次染毒之前和首次染毒之后30 min的心率变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染毒之前和末次染毒之后30 min的心率变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末次染毒之前和末次染毒之后30min的心率变异性分别较首次染毒之前和首次染毒之后30 min时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末次染毒之前和染毒之后30 min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下降(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可吸入颗粒物能够导致心率变异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30.
中国人遗传性长QT综合征KCNQ1和KCNH2基因新突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遗传性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心脏病.特征性表现为心电图上QTc延长及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导致的晕厥和猝死.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已明确遗传性LQTS是由于编码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造成的,包括编码钠离子通道的基因SCN5A和编码钾离子通道亚单位的基因KCNQ1, KCNH2, KCNE1, KCNE2,和 KCNJ2.目前,中国人LQTS基因突变的报道较少,本研究目的是找到中国LQTS基因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分析,对来自中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31个遗传性LQTS家系筛查了最常见的2个LQTS致病基因KCNQ1 和 KCNH2.结果:发现了2个KCNQ1 新突变:S5跨膜片段的S277L 和孔区的G306V ;3个KCNH2 新突变:跨膜片段S1的L413P、跨膜片段S5的L559H和发生于跨膜片段S3的L520V.KCNH2 L413P 和L559H突变患者的ECG T波为双峰;KCNQ1 S277L和G306V 突变患者的ECG T 波高尖.结论:本研究发现的突变点丰富了LQTS离子通道突变的基因库资料.本研究的中国LQTS患者的突变率KCNQ1 (6.5%) 和KCNH2 (10%)低于北美和欧洲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