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摘要: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妇女中维生素D 不足与血清尿酸升高的关系。方法 以苏州市金阊区1726名
30岁以上女性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将年龄<55 岁定义为绝经前妇女,年龄≥55 岁定义为绝经后妇女,
对其进行血压、身高、体重和腰围的测量,生活习惯、疾病史等情况的调查,血、尿样本采集,25 羟基
维生素D、血糖、血脂、血尿酸的检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在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中分析维生素D
不足与尿酸升高的关系,犘<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绝经后妇女中,尿酸升高者维生素D
水平明显低于尿酸正常者[中位数(四分位间距):35 (28~57)狏狊40 (32~58)mg/L;Kruskal Wallis
testχ
2=7.512,犘=0.006],维生素D 不足者中尿酸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维生素D 正常者(16.50% 狏狊
8.08%;χ
2=12.089,犘<0.001)。在绝经前妇女中,未发现维生素D 不足与尿酸升高的关联性。但是在
绝经后妇女中,与维生素D 正常者相比, 维生素D 不足者更容易发生尿酸升高(犗犚=2.38,95% 犆犐:
1.47~3.87),此外,排除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患者后,维生素D 不足与尿酸升高的关系仍有统计学意义
(犗犚= 2.48,95%犆犐:1.14~5.26)。结论 在中国汉族绝经后妇女中,维生素D不足与尿酸升高显著相关。
关键词:维生素D;尿酸;女性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4 0314 06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卫生防疫机构的资源利用状况,为研究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变异系数法、样本聚类和等级相关法进行指标筛选,对入选指标采用均值法进行无量纲化,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合成。结果:①形成一套县级卫生防疫机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②得出9个县级防疫站1994-1998年的投入、产出和综合效益指数。结论:县级防疫机构现有资源没有充分发挥效益,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同时也存在资源浪费,必须通过组织开展有偿服务收入来弥补国家投入的不足,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提高现有卫生防疫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23.
身高、体重、胸围是学生生长发育、营养状况评价最基本的指标[1]。其中,胸围大小是表示胸腔容积、胸部肌肉、背部肌肉的发育和皮脂蓄积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2]。蒙古族作为中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儿童青少年的胸围参考值的研究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水平下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关联情况,探讨糖尿病不同HbA1c控制水平与其肾脏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2015年昆山市中医医院所有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信息,采集人口学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检测空腹血糖、HbA1c、血脂、血肌酐、血尿酸及mAlb等指标。对HbA1c控制不良及其他因素与mAlb异常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1 03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556例,女性481例,年龄24~82岁。调查对象HbA1c平均水平为8.40%,控制在6.50%以下的比例为15.81%。mAlb水平中位数为21.10 mg/L(范围值为9.20~79.10 mg/L),>20.00 mg/L者537例,占总人数的51.78%。在校正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病程、是否使用降糖药、高血压史、血脂异常、血肌酐、血尿酸及白细胞数等变量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6.50% 者mAlb升高的危险性是<6.50%者的1.60倍(OR=1.60,95%CI:1.10~2.32)。结论HbA1c浓度控制不达标将增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受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与探究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中应用高频电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4月至2017年04月期间于该院就诊及接受外剥内扎手术治疗的7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术中不应用高频电刀,对观察组患者术中应用高频电刀加围术期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接受外剥内扎手术中应用高频电刀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实施有效护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江苏省如东县各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旨在进一步改善作业场所环境,减少职业病危害。方法根据国家标准、规范,采集车间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物理因素,进行检测、平价。结果 2011年对如东县75家企业作业场所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采集化学有害因素、物理因素共1 622件样品,其中超标样品155件,样品超标率9.56%。结论如东县部分企业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标,应继续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政府部门、各相关机构、用人单位应高度重视职业卫生工作,劳动者应提高职业病防治意识,预防、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问题的提出 医学研究中,当比较几组率或构成比间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时,χ2检验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但是χ2检验只能得出总的结论,不能说明究竟哪几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当需要进一步分析哪几组有统计学差异时,该如何解决呢?卫生部规划教材<卫生统计学>[1](第四版)一书中提出可以运用χ2分割(χ2 partition)的方法来解决,并介绍了χ2分割的方法.那么,教科书中所介绍的计算分割χ2p值的方法是否合理?χ2分割究竟能否解决任意两组之间的多重比较问题呢?笔者就此作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28.
以某企业铅作业工人血铅偏高者作为观察组,与同企业铅作业工人血铅正常组、非铅作业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血压升高及心电图异常的比例均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正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职业性铅危害,降低职业性铅接触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29.
老年大学学员与晨练老人生存质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南通市老年大学学员与晨练老人生存质量的调查研究。方法:用WHO推荐的生存质量评价量表(WHOQOL-BREF)对60岁以上老年大学学员(571人0和同期晨练老人(17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人群生存质量得分均以中等水平为主,晨练组得分高于老年大学组。结论:体育活动可能是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有利因素;老年人生存质量的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0.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全世界范围内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年龄15~24岁约占一半~[1].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AIDS)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本研究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某所大学开展了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活动,了解其教育前后大学生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态度;比较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效果之差别;以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