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3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95篇
医药卫生   301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微创治疗复杂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采用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治疗的18例复杂骨盆骨折病例,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通过X射线片、CT及Matta评分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通过Majeed功能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80~160 min,平均(120±23.1) min;术中出血量75~160 m L,平均(113.6±29.1) m L;切口长度7~14 cm,平均(9.3±1.8) cm。18例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5.8个月。根据Matta评分标准,骨折复位: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9%。术后6个月使用Majeed评分标准评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优1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4%。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治疗复杂骨盆骨折可使手术操作更加精准及微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2.
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通过模拟临床经乳突入路的方法,分层解剖20个成人湿性头颅标本(40侧颞骨),显露并观测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及其毗邻结构。结果:面神经垂直段的长度为(17.39±1.78)mm、直径为(2.13±0.13)mm,面神经垂直段与水平段的夹角(向前)为(115.5±6.89)°,面神经垂直段近端至外半规管隆突距离为(2.86±0.31)mm,鼓索神经自面神经发出点至茎乳孔距离为(5.99±0.74)mm,面神经垂直段与鼓索神经的夹角(向上)为(38.6±1.99)°,锥隆起尖到面神经垂直段垂直距离为(2.05±0.65)mm,后半规管至面神经垂直段最短距离为(2.89±0.36)mm。有5%(2/40侧)的面神经垂直段的近端位于外半规管隆突外侧。结论:外半规管、鼓索神经、茎乳孔、锥隆起、后半规管是手术中确定面神经垂直段的重要标志。熟悉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与其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有利于面神经垂直段相关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3.
徐凤纳甲法的实验研究—合日电针的效应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常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按徐凤纳甲法的10d开穴按时取穴,在相同条件下观察了电针各合日开穴对心收缩时间间期的效应差异。结果发现,虽然各合日开穴电针后STI各指标的变化有所不同,但经统计学处理,各相合2d开穴的STI各指标电针前后差值之间的判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按照徐凤纳甲法的10d开穴按时取穴电针,相合2d开穴的电针效应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4.
论中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管理目标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1世纪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它以创造为特征,以创新为标志。而创造、创新的实践主体是创新型的人才。因此,原有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它已不再适应变化了的时代需要,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需要构建一种新的人才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教育管理模式。中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管理目标模式是指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具体地说,它以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能力为标志,以知识、能力、素质的整合为基础,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  相似文献   
25.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8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我国人群的疾病谱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过去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急性传染病已不再是第一号杀手 ,而心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已跃居死因顺位的前几位。慢性疾病不同于急性传染病 ,它是由多因素引起的 ,除年龄、遗传及生物因素外 ,与生活方式特别是膳食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我国 1982年和 1992年进行的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正向“富裕型”转变。 1992年 ,全国平均来自谷类和薯类食物的能量下降了 7 6 % ,而来自动物性食物及植…  相似文献   
26.
报道了1995年以来,滕州市致病性弧菌种类、分,布等病原学检测情况。共检疑似霍乱病人粪便1562人份,检出致病性弧菌127株,检出率为8.13%,其中非01群霍乱弧菌居首位83株占65.35%,其次为麦氏弧菌13株占10.4%,溶藻弧菌11株,河弧菌9株,副溶血弧菌6株,弗尼期弧菌5株。83株非01群霍乱弧菌可分型占61株,分布8个血清型,定型率为73.49%,127株致病性弧菌产类霍乱肠毒素(G)47株占37.00%,以非01群霍乱弧菌产生类CT所占比例为最高,从而说明它在毒力和致病性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完全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完全神经内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显微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各30例。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责任血管发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神经内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责任血管发现率高,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8.
赵健康  李磊 《宁夏医学杂志》2001,23(12):736-736
对1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减量应用激素防治感染基础上加用霉酚酸酯(MMF)治疗,MMF剂量1.0-1.5g/d,疗程3-6个月,结果:经MMF治疗后,8例尿蛋白转期,2例尿蛋白明显减少,近期有效率100%,副作用,3例患者治疗初期有轻度胃肠反应,1例发生带状疱疹,未见血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害,提示,MMF对激素无效或依赖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9.
陈克敏  钟喨  姚秋英  李磊  王嵇  范瑜 《上海医学》2000,23(9):550-554
目的 评价MR水成像(MRH)对胆道和尿路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为胆道和尿路梗阻行MRH检查者119例,其中MR胰胆管成像(MRCP)93例,MR尿路成像(MRU)26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MRH采用不屏气涡轮自旋回波(TSE)序列,同时应用呼吸门控和脂肪抑制技术。原始图像以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进行三维图像后处理。结果 全部病例MRH检查均一次成功。MRCP图  相似文献   
30.
我院从 1981~ 1998年共收治肾损伤患者 180例 ,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0例 ,男性 15 7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5~ 6 8岁 ,平均 30 .2岁。其中闭合性肾损伤 16 6例 ,开放性损伤 14例 ;左肾损伤 98例 ,右肾损伤 79例 ,双肾损伤 3例 ;肾挫伤及肾部分裂伤 15 8例 ,肾全层裂伤、粉碎伤 2 0例 ,肾蒂伤 2例。损伤原因 :交通事故 92例 (5 1.1% ) ,高处坠伤 5 4例 (30 % ) ,钝物打击 2 8例 (15 .5 6 % ) ,开放性损伤中刀刺伤 8例 ,枪伤 6例 ,有 8例原有肾积水、多囊肾等疾病后又发生肾损伤。全部病例均有血尿 ,肉眼血尿占 5 8.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