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从传统中医理论认识出发,围绕活血除痹、推陈致新、升清降浊三个方面讨论了葛根降脂的机理。并结合葛根的临床应用以及现代研究进展,论述了葛根降脂作用的确切性。提出有必要对葛根治疗血脂异常的常用配伍结构进行研究,对单味葛根也有必要进一步明确降脂作用的物质基础,从而为攻克血脂异常等疑难杂症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2.
目的:为复方川芎丸制定含量测定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方中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柱(4.6×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6∶65∶1);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阿魏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3560.3579X+29.6233(r=0.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6%,RSD=2.31%(n=6);四批样品测定结果为0.118~0.165mg/丸。结论:本法灵敏、简单、重复性好,可为制订复方川芎丸含量测定的方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滇桂艾纳香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紫外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以芦丁为对照品制定标准曲线,测定不同产地滇桂艾纳香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最大吸收波长为505nm,在0~0.07923mg/ml(r=0.9994)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2.64%。[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准确,可作为不同产地的滇桂艾纳香总黄酮含量测定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叶强  李生茂  敖慧 《中成药》2014,(5):1033-1037
目的比较7种绿壳砂仁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技术结合NIST08数据库对7种绿壳砂仁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并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相对含有量。结果 7种绿壳砂仁挥发油化学组成及含有量各不相同。其中西双版纳产绿壳砂仁中乙酸龙脑酯含有量最高。结论不同产地的绿壳砂仁可能因生长环境不同,化学成分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以乙酸龙脑酯计西双版纳产绿壳砂仁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5.
对7例不同状态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移植经培养的胎儿胰岛细胞。发现:移植前血糖控制较好,且合并症少的患者移植效果较好,反之较差。  相似文献   
46.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约占前臂骨折的75%。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逐年增加,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易形成粉碎性骨折,并损伤关节面,虽然采用手法整复也能达到复位,但该类型骨折复杂,频繁的手法复位易造成断端骨质进一步粉碎,稳定性差,很难达到关节面良好复位和稳妥固定,石膏固定后  相似文献   
47.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获得与NF-kB p50亚基同源结构域(RHD)相互作用的多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NF-kB p50 RHD为诱饵,筛选16肽cDNA文库,寻找与其相互作用的多肽,应用β-GAL实验、酵母交配实验及一对一酵母回复性杂交等方法筛除假阳性克隆,确定阳性克隆。结果经酵母双杂交及反复的排查,共获得8个阳性克隆。通过GenBank进行搜寻,未发现与之相匹配的蛋白序列。结论获得8个与NF-kB p50 RHD相互作用的新型多肽cDNA,多肽的功能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8.
目的以NF-κB p65亚基DNA结合域为诱饵蛋白,筛选能够与其发生相互作用的多肽,并鉴定这些多肽对NF-κB DNA结合活性的抑制效应。方法首先利用PCR搭桥扩增方法获取NF-κB p65亚基DNA结合域的基因片段,后将其克隆到酵母双杂交pGBKT7DNA-BD载体上,与GAL4DNA-BD融合,形成GAL4DNA-BD/p65BD融合蛋白;再以GAL4DNA-BD/p65BD融合蛋白为诱饵蛋白行酵母双杂交实验,自16肽随机肽库中筛选与NF-κB p65亚基DNA结合域相互作用的多肽;最后选择性人工合成筛选获得的多肽,并进行EMSA实验检测相互作用多肽对NF-κB DNA结合活性的抑制效应。结果扩增获得了NF-κB p65亚基DNA结合域的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pGBKT7DNA-BD/p65BD载体。自1.28×107个酵母转化子中最终筛选获得5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和同源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5个阳性多肽为p65BD新型相互作用多肽,其中4条多肽拥有一个共同的基序。EMSA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两条多肽对NF-κB的DNA结合活性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结论经初筛、复选和假阳性鉴定,自16肽库中获得5个能与NF-κB p65亚基发生相互作用的新型多肽,并已证实其中两条多肽对NF-κB的DNA结合活性具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多根乌头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急性毒性与抗炎镇痛活性.方法 ig给予小鼠不同浓度的多根乌头提取物,采用改进寇氏法计算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o);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与乙酸致小鼠扭体模型来考察其抗炎镇痛活性.结果 多根乌头的水、环己烷、乙酸乙酯与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1.04、0.65、0.38、1.48 g·kg-1;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为32.75%、扭体抑制率为66.67%,均为最大.结论 多根乌头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有较大的毒性,但其抗炎镇痛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翻面骨膜骨条髓内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42例。结果:经随访3个月~18个月,36例术后3个月全部愈合,6例术后4个月愈合。患者腕部疼痛、无力症状消失。结论:我们认为带血管蒂翻面骨膜骨条髓内移植手术与常规带蒂骨块、带蒂骨膜移植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骨膜内生层向外有利于骨生成;②髓内移植骨生成由中央向周围均匀扩散,充分地发挥了带蒂骨移植方法的骨生成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