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3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壶腹周围癌的有效治疗手段,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93年2月共实施该手术63例,所有病例均行Child法消化道重建。作者在文中结合个人体会讨论了该手术的探查、切除与重建三步骤,并对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预防术中出血与胰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介绍采用自行研制的关节内骨折加压骨外固定器治疗关节内骨折33例,经5~9个月随访,结果优良率达94%。观察认为该外固定器具有设计新颖、用途广泛、操作简便、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3.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脾栓塞范围与疗效关系。.方法:48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16例,脾栓塞范围40%~59%;第2组32例,脾栓塞范围60%~80%,并随访1年。结果:血小板计数第1,2组近期缓解(CR PR)有效率分别为81.3%、93.8%;远期缓解有效率分别为62.5%、87.5%;1年复发率分别为23.1%、6.7%。白细胞计数第1,2组远期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1.4%、82.2%;1年复发率分别为28.6%、17.8%。红细胞计数第1,2组远期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0%、83.3%,1年复发率分别为22.2%、11.8%。结论: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好。脾栓塞范围以60%~80%为佳,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4.
肺癌内钙化的 CT 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肺癌内钙化的CT探讨黄万喜何望春彭仁罗李海平一般认为肺肿块内出现钙化是评估其良恶性的重要因素之一[1],肺癌内可出现钙化[2~4],且易导致误诊。本文从CT扫描和病理学证实的165例肺癌中发现有21例不同程度钙化,与常规胸片对比,分析了钙化的形态、分...  相似文献   
45.
作者介绍一种简单而损伤又小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法,在36名病人中进行了经皮硬膜下抽吸用氧气置换血肿,而在20个病人中进行了23个血肿的这种处理和研究。病人平均年龄66岁(33~86岁),男16例,女4例,病史均在6个月以上。操作为局麻后用穿刺针穿入血肿,待血肿液自行流出停止后,缓慢注入氧气10ml、然后再抽出10ml积血,重复操作,直到无积血吸出为止,最后不抽吸放置穿刺针等候一段时间,让氧气和残余血肿的积血流出。  相似文献   
46.
壶腹周围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壶腹周围癌16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2例,全胰切除术互例,总切除率为37.5%,切除率最高者为Vater氏壶腹癌和十二指肠降部癌,分别为88.0%和85.0%,而胰头癌切除率仅为14.9%。术后发生并发症20例,占11.9%。手术死亡9例,死亡率为为5.4%。全部获得随诊,切除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2.1%和12.4%。未切除组均行胆肠内引流术,平均生存时间为5.2月。强调提高壶腹周围癌治疗水平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与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47.
笔者同顾分析1例行原位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痫(Wi|son痫)并布加综合址的临床资料。患者28岁,女性,Wilson患者,接受背驮式原俺肝移植.术后m现顽崮性腹水及双下肢水肿、经彩超、下腔静脉造影证实为市加综合症,予以经股静脉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物人。治疗后恢复顺利,现已术后11个月,患者情况良好.提示对于Wilson病合并布加综合症行,在肝移值术前行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尤其对下腔静脉病变位置靠近右心房者。  相似文献   
48.
本文报告了抗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_1单克隆抗体LAC_(122)为IgM型免疫球蛋白,经与蓖麻毒素A链联接后形成免疫毒素IgM—RIA,以SPC—A_1细胞和正常人血白细胞为靶细胞,用ELISA法测定,IgM—RIA的免疫活性较联接前的LAC_(122)仅有轻微下降,但与正常人血白细胞比较,IgM—RIA明显地表现为  相似文献   
49.
利颖  李海平 《吉林医学》2012,33(15):3203-3204
目的:探索药物流产后加服米非司酮及甾体激素临床效果。方法:将自愿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于孕囊排出后立即加服米非司酮25 mg,间隔12 h再服25 mg;若2周后阴道出血未止,则予倍美力口服,在后3 d同时服用安宫黄体酮片;对照组则继续缩宫止血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两周内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流产后2周阴道出血未净者残留面积观察组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少于平素自身月经量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多于月经量者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加服米非司酮及甾体激素简单易行,同时避免了清宫术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耻骨后间隙持续镇痛(continousRetziuscavityanalgesia,CRA)在TURP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机理、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TURP患者术后采用CRA,观察术后膀胱痉挛主观症状(VAS)评分、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50例TURP术后采用CRA疗效确切,镇痛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VAS评分分别为(0.70±0.62)、(1.02±0.65)、(0.67±0.46)、(0.52±0.43)分,无一例术后出血而再次手术;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3~40h;术后留置导尿时间3~7天;术后呼吸及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CRA是一种新的TURP术后镇痛方式,对TURP术后镇痛疗效确切,操作安全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