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4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外周血细胞明显减少,引起严重感染、出血和贫血,仅用支持治疗的两年死亡率达80%。我院对48例SAA患者进行强化免疫抑制疗法(1IST)联合雄激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并对其疗效及远期并发症进行了观察,旨在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磁共振多体素频谱技术在早期海马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单侧颞叶癫痫患者行常规MR及双侧海马区多体素频谱检查,测量双侧海马区域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肌酸的信号强度,分析双侧海马区代谢物的分布情况。结果 1常规MR检查示4例单侧海马萎缩,4例诊断侧别不一致,20例海马形态学未见改变;2患侧NAA、NAA/Cho、NAA/Cr、NAA/(Cho+Cr)值较对侧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体素磁共振频谱技术能够早期发现海马硬化,进而可对癫痫灶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帕瑞昔布钠用于超前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不限定发表时间和语言.收集帕瑞昔布钠应用于超前镇痛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采用改良Jadad法评价文献质量.以术后1、6、12和24h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24 h内吗啡用量、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为评价指标.采用RevMan 5.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4项研究,Jadad评分均≥4分,包括1086例患者.分为安慰剂组和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比较,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组术后1、6、12和24 h时VAS评分降低,术后24 h内吗啡用量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可产生显著的超前镇痛效果,有助于降低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空心钉结合张力带钢丝与克氏针结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克氏针组采用克氏针结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4例,空心钉组采用空心钉结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0例。结果 54例均获随访8~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Neer评分:克氏针组优30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7.1%;空心钉组优19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髌骨骨折均可获得骨性愈合,但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并发症少,是治疗横形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入路法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改良入路法用于临床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各种需要行中心静脉置管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A组用改良入路法以右第2肋与锁骨中线相交处作为穿刺点,B组用传统入路法以右锁骨中点下方1cm处作为穿刺点。观察记录总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A组比B组明显增高,并发症A组比B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入路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定位准确容易、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与传统入路法比较,改良入路法更为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6.
创伤所致的下肢骨折,经外科处理后都需一定时间的制动,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范围(ROM)障碍,采用关节松动技术可使挛缩的组织延伸和粘连得以松解,从而改善膝关节的ROM。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老年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growth factor-1,IGF-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62例)和对照(61例)两组。两组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仙灵骨葆胶囊(持续用药3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丹参注射液(持续用药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情况,以及VAS评分和血清b FGF及IGF-1在不同时间点水平变化,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骨密度显著增加,而椎体后凸Cobb角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血清b FGF、IGF-1水平显著增加,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血清b FGF、IGF-1水平在治疗2周、4周、6周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可增强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疗效,可通过提高血清b FGF及IGF-1水平促进骨折修复,从而加快骨折愈合,降低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比肝肾囊肿两种硬化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冲洗置换法硬化的优势。方法对235例肝肾囊肿分为2组,分别采用置换硬化和直接硬化的方法治疗,观察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使用置换法硬化囊肿治愈率高于直接硬化法,同时不良反应率较低。结论无水酒精冲洗置换法囊肿硬化治疗具有优势,可以简单有效地减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出现几率,提高较大囊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州市基层医务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为广州市进一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以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14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出问卷1 4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428份,有效回收率为98.5%。受访者对基本药物的品种和疗效知晓率总体较高,其中24.5%的人非常熟悉,60.5%的人知道大部分。受访者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同度平均得分为(20.95±4.92)分(经百分制转化后得分为69.8分);通过组间比较,不同教育程度、技术职称、专业类别、认知程度和收入状况人群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培训次数多、认知程度高、收入上升和年长是受访者主动宣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促进因素。结论: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薪酬机制,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尤其是临床医师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椎弓根钉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推广方法。方法对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cage结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22例术后获得随访8-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前JOA评分(14.26±2.27)分,术后1年(27.74±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92.15±1.50)%。术前腰痛VAS评分为(6.30±1.78)分,术后1年为(0.70±0.68)分;术前腿痛VAS评分为(7.35±2.13)分,术后1年为(0.78±0.65)分,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率为100%。结论单枚cage结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