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7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75篇
医药卫生   299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碱性MAGE家族新成员restin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抗体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从维甲酸诱导的白血病细胞系HL60中,克隆编码219个氨基酸的新基因restin,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制备抗血清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采用PCR技术,以维甲酸诱导的白血病细胞的cDNA为模板,扩增出restin的编码区。将其克隆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经过温度诱导获得restin表达蛋白。利用SDS-PAGE纯化的目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该蛋白的抗血清。以该抗体做间接免疫荧光,初步观察restin在COS-7细胞内的表达分布。结果:大肠杆菌中表达的restin蛋白的Mr为26000。将其初步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的抗血清,用Westernblot检测其效价为1∶800。间接免疫荧光显示,restin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结论:成功地制备抗restin的抗体,为进一步研究restin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细胞内亚定位以及信号转导通路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2.
精子形态分析在男性不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染色技术在男性不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已生育健康男性精液标本20例(对照组)、不孕组男性患者精液86例(A组),不良孕产史组男性患者精液标本65例(B组),精液经处理后涂片,用WHO推荐的D iff-Qu ik快速染色方法对精子进行形态染色,计数正常及异常形态精子,并计算精子正常形态的百分率。结果对照组精液标本中精子正常形态率为49.63%,不孕组精子正常形态率为19.34%,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孕产史组精液标本中精子正常形态率为42.84%。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不孕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精子形态染色在临床男性不育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进行常规精液分析时,增加形态学染色项目,对男性不育患者的诊治有很大帮助,有助于临床为不孕患者选择助孕方式,为有不良孕产史夫妇查找病因,作为临床诊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
神经症患者与正常人骨密度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骨密度情况.方法选择住院神经症患者60例为研究组;正常人60名为对照组.采用SPA-4系列骨矿分析仪,分别测量患者和正常人的骨线密度(BMC)和骨面密度(BMC/BW),测量部位为右前臂桡骨中下1/3交界处.结果神经症患者的骨密度值BMC和BMC/BW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可能原因有:患者运动时间少,吸烟量高于正常人,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有关.结论神经症患者的骨密度低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中β-淀粉样蛋白1-42(β-amyloid protein1-42, Aβ1-42)的水平对Alzheimer病(AD)的诊断价值,寻找AD理想的生物学标志. 方法将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和卒中研究所-老年性痴呆及相关性疾病协会(NINCDS-ADRDA)的"很可能AD"标准的22例AD患者,同时将20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和21例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 NC)纳入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AD组、VD组和NC组CSF中的Aβ1-42水平.同时评定AD、VD组患者的简易智能量表(MMSE)、HACHINSKI缺血量表及临床痴呆量表(CDR)等参数.结果三组CSF中Aβ1-42平均浓度(x±s)(pg/ml)如下AD组343.94±165.87;VD组466.65±222.46;NC组480.40±217.16,AD组明显低于NC组(P<0.05); 虽然AD组低于VD组、VD组低于NC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AD组CSF中Aβ1-42浓度与CDR、MMSE评分明显相关(P<0.05).结论Alzheimer病患者CSF中Aβ1-42浓度降低是其重要的实验室表现,可以作为AD的辅助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5.
血管内皮细胞位于血流和血管壁之间,除受化学因素的调节外还受力学因素的影响。切应力可通过刺激相应的力学感受系统来调节内皮细胞某些基因的表达,其中包括诱导内皮细胞表达IL- 8。为了阐明MAPK信号途径中的ERK1/ 2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调控低切应力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L- 8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分析了低切应力(4.2 0 dyne/ cm2 )处理不同时间内皮细胞ERK1/ 2的磷酸化水平及TPK抑制剂Genistein,MEK抑制剂PD980 5 9对其磷酸化的影响;采用定量RT- PCR检测内皮细胞经低切应力刺激或给予阻断剂后再行切应力刺激等处理后IL- 8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1)低切应力处理可引起内皮细胞ERK1/ 2蛋白磷酸化水平上调,其磷酸化水平与切应力作用时间有关,具有快速、双向性的特点(在刺激10 min时达到高峰,2 h左右降至未刺激水平) ,阻断剂Genistein和PD980 5 9处理后,ERK1/ 2磷酸化水平与低切应力刺激10 min比较明显降低;(2 )阻断剂Genistein,PD980 5 9可显著抑制低切应力所致的内皮细胞IL- 8m RNA上调。结果表明低切应力可通过ERK1/ 2信号途径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L- 8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抗维生素D佝偻病(VDRR)的临床及X线表现。方法 报告一家族6例VDRR,对该家族6例病人进行全身骨骼X线摄片观察。结果 本病的典型X线表现在儿童表现为佝偻病,在成人表现为软骨病。结果 认识对本病的临床及X线表现,有助于提高对VDRR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  相似文献   
37.
医学多媒体教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技术可将声频、视频、图形、图象和文本融为一体 ,制作计算机多媒体教材 ,使其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我院从 1997年开始制作多媒体教材 ,其中《X线诊断学多媒体教材》在 1998年被总后评为“双百计划”多媒体教材二等奖。为满足教学的需要 ,还先后购进《脑与脊髓的传导通路》、《血栓的形成》等多媒体教材 5 0余部 ,多媒体教材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多媒体教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科学研究发现 ,人的大脑约有 130亿个神经细胞 ,大脑两半球之间由约 2亿条神经纤维进行沟通 ,并以每秒于两半球之间传递 …  相似文献   
38.
手术是克罗恩病(CD)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手术并不能治愈CD,多数病人术后会出现疾病复发。CD术后疾病复发与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吻合方式、肠系膜切除范围、手术切缘等手术相关因素相关。手术作为影响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值得引起重视。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优化、手术方式的不断创新以及CD外科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以消除手术风险因素为目的或以降低风险因素为导向的综合性、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是降低术后疾病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中学生情绪智力与特质愤怒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及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为维护中学生身心健康,对其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贵州省2 458名中学生,采用心理虐待量表、攻击性行为量表、情绪智力量表、特质愤怒量表进行团体施测。  结果  不同性别学生攻击性行为、特质愤怒及情绪智力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9,5.12,-2.34,P值均 < 0.05),不同生源地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虐待、情绪智力及特质愤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77,-6.04,9.10,-9.94,P值均 < 0.05);儿童期心理虐待(r=0.41)、气质型特质愤怒(r=0.52)及反应型特质愤怒(r=0.49)与攻击性行为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5);情绪智力与攻击性行为呈负相关(r=-0.33,P < 0.05);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情绪智力、气质型特质愤怒及反应型特质愤怒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结论  儿童期心理虐待不仅能直接影响中学生攻击性行为,还能通过情绪智力与特质愤怒进一步影响攻击性行为。情绪智力与特质愤怒是儿童期心理虐待影响攻击性行为重要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依托胃癌高发区大规模人群筛查队列分析不同级别胃黏膜病变的患病情况,前瞻性探讨不同胃黏膜病变进展为胃癌的风险,为优化胃癌的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山东省临朐县胃癌高发区开展的国家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纳入年龄在40~69岁之间,2012-2018年经内镜筛查和病理诊断明确为各级别胃黏膜病变、且未患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或浸润性胃癌的14 087例研究对象,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随访期内新发胃癌通过重复性胃镜筛查、肿瘤发病和死因登记系统报告以及主动入户随访联合判定,经查阅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摘抄的临床病历进行确认。应用Poisson回归模型计算各级别胃黏膜病变进展至胃癌风险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结果 14 087例研究对象中,胃黏膜正常者仅有8例(0.06%),最高诊断为浅表性胃炎(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分别为7 608例(54.00%)、2 848例(20.22%)、3 103例(22.03%)和520例(3.69%)。经过前瞻性随访,共有109例研究对象诊断为HGIN(63例)和浸润性胃癌(46例)。与基线正常或仅有SG的个体相比,患有CAG、IM和LGIN的个体进展为胃癌的风险依次增加为3.85倍(RR=3.85,95%CI:2.04~7.28)、5.18倍(RR=5.18,95%CI:2.79~9.60)和19.08倍(RR=19.08,95%CI:9.97~36.53),其中LGIN组进展为HGIN和浸润性胃癌的风险分别为SG/正常组的22.96倍(RR=22.96,95%CI:9.71~54.27)和14.64倍(RR=14.64,95%CI:5.37~39.93)。各个年龄组患有LGIN者随访期间发生胃癌的风险均显著增加。结论 基于胃癌高发区的大样本人群研究显示,绝大多数40~69岁的高发区居民患有不同程度胃黏膜病变。随胃黏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随访期间发生胃癌的风险呈级联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