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KBA.62是一种研究相对较少的抗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KBA.62还是诊断结缔组织增生性黑色素瘤有用抗体.未来需要灵敏性和特异性更高的抗黑色素瘤相关抗原抗体.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癌症预防知识现况、获取途径及健康教育需求,探索农村地区癌症健康教育模式,为有效开展癌症高发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省13个县/区分别抽取一定数量的乡镇/街道,并在每个乡镇/街道21~70岁居民中按年龄分为5层,每层随机抽取20人,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00人,共23 000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癌症危险因素及可疑症状的认识,以及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观需求和途径。结果调查对象对吸烟、饮酒、环境污染、不合理饮食、职业因素、微生物感染、肥胖及生殖因素与癌症关系认识的正确率分别为87.4%、73.0%、62.0%、45.4%、38.3%、36.5%、22.2%和13.5%;正确认识到逐渐增大的肿块或结节、吞咽困难、不明原因的出血、不明原因的消瘦、长期消化不良、长期干咳/声音嘶哑是癌症的可疑表现者分别占72.5%、62.0%、60.3%、56.7%、45.6%和38.8%;高年龄者癌症相关知识知晓率低于年轻人,女性低于男性。希望了解癌症预防、表现、诊断、治疗及当地发病情况者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8.2%、63.2%、52.5%、37.7%和34.1%。获取癌症相关知识的前3条途径为电视、广播和村医,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81.0%、57.8%和47.8%。年龄越大者越倾向于从乡村医生、家人/亲戚/朋友获取知识;年龄越小者越倾向于选择电视、网络、书报、宣传册等途径。结论农村居民对癌症危险因素、症状认识不足,获取健康知识途径有限,进行健康教育时应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合理选择电视、广播、乡村医生、宣传册、海报等方式。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bromodomain and extra terminal domain,BET)抑制剂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RL-2630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BALB/c-nu裸鼠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s,Th17)数量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株CRL-2630,使用不同浓度BET抑制剂(2、4、8、16、32 nmol/L)处理48 h,32 nmol/L BET抑制剂处理不同时间(12、24、36、48 h),CCK-8法检测各处理细胞活性;集落形成实验检测不同BET抑制剂浓度处理后细胞集落形成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不同BET抑制剂浓度处理后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32 nmol/L BET抑制剂处理CRL-2630细胞48 h后HMGA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HMGA1过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CRL-2630细胞,并用32 nmol/L BET抑制剂处理48 h,检测细胞活性与凋亡情况;构建裸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模型并采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在一定范围内,BET抑制剂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RL-2630细胞的活性,32 nmol/L BET抑制剂以时间依赖性地抑制CRL-2630细胞的活性。随着BET抑制剂处理浓度的增高,CRL-2630细胞集落形成能力逐渐下降,凋亡率逐渐升高。32 nmol/L BET抑制剂处理CRL-2630细胞48 h后,细胞中HMGA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cDNA3.4-HMGA1转染CRL-2630细胞再使用BET抑制剂处理后,细胞的活性升高而凋亡率明显下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裸鼠经BET抑制剂作用后,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和IL-6、IL-17、IL-23含量较生理盐水组明显下降。结论:BET抑制剂能有效抑制 CRL-2630细胞活性,并诱导其凋亡,在一定范围内呈时效和量效关系。BET抑制剂还可以抑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裸鼠外周血Th17细胞数量和相关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MGA1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经腹部超声联合会阴超声对测量产程进展度数、胎头下降距离评估产程进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于2018年2月—2018年6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待产的200例初产妇进行观察,按入院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初产妇实施阴检联合超声检验,实验组(100例)产妇实施经腹部联合会阴超声测量检查,观察两组初产妇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初产妇之间对比的产妇依从性、检查次数、产程进展角、大脑中线角、难产预测准确性及产褥病发生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待产产妇实施经腹部联合会阴超声测量产程进展度数、胎头下降距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准确评估产程进展,为分娩方式的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阴道多普勒超声联合HE4对卵巢癌术后复发的监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健康人群、卵巢癌患者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各60例,对所有受试者行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血清HE4水平检测.60例卵巢癌患者行卵巢癌术后接受联合化疗6~8个疗程,随访过程中监测各项指标以及观察卵巢癌是否复发.结果 血清HE4的表达量和表达阳性率在健康人群、卵巢良性肿瘤以及卵巢癌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HE4对卵巢肿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4.9%、93.7%和94.4%,均优于阴道多普勒超声或血清HE4单独检测,差异显著(P<0.05).卵巢癌术后复发者血清HE4含量平均为(227.14±53.79) pmol·L-1,卵巢癌术后未复发者血清HE4含量平均为(53.77±23.58)pmol·L-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HE4检测对卵巢癌术后复发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2.3%、90.5%和91.7%,优于阴道多普勒超声或血清HE4单独检测卵巢癌复发,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多普勒联合血清HE4检测可显著提高对卵巢癌术后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具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证明产品的质量一致性和临床疗效一致性,是中药创新与发展探索的重要方向。由于中药天然存在的异质性,有必要在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生物效价方法,以更全面地保证药品质量。拟从中药生物效价研究现状出发,系统总结和分析现行国内外法规对植物药/中药生物效价建立过程的要求与建议、现阶段研发的难点及探索,并对基于中药药动学-药效动力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PK-PD)特点的适宜效价方法的开发思路进行探讨,为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促进国际药政管理部门对中药质量标准的认可。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血瘀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96例血瘀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水平、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肾功能指标[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高于对照组的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色晦暗、唇色发紫、肌肤甲错、腰痛、舌质紫黯等中医证候积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TIMP-2、FIB和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PT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情况,探讨EBV与肝炎病毒有无协同致癌作用。方法:研究组为78例HCC石蜡标本,对照组为26例非癌症肝组织标本。用PCR检测EBVDNA(BamHIW,LMP1)、HBVDNA(S基因、Χ基因),用RTPCR检测HCVRNA和HDVRNA,用免疫组化检测EBV(LMP1)、HBV(HBsAg、HbcAg)和HCV。结果:EBVDNA在HCC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28.2%vs8.0%),χ2=4.622,P=0.032;HBVDNA在HCC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56.4%vs23.1%),χ2=8.681,P=0.008;EBV与HBV在HCC组无相关关系,χ2=0.835,P=0.375。HCVRNA、HDVRNA在18例HCC中阳性分别为1和0例。免疫组化测EBV在HCC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32.1%vs2.5%),χ2=6.02,P=0.012;HBV在HCC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57.7%vs5.1%),χ2=10.03,P=0.001。结论:EBV在HCC发生中可能起作用,与HBV无明显协同致癌作用;HCV、HDV检出率不高,与EBV关系未能确定。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4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化脓性阑尾炎50例,坏疽性阑尾炎12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2例;亚急性阑尾炎1例;单纯性阑尾炎9例.结论: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动静脉内瘘(AVF)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正常透析的生命线[1],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通过合理的使用动静脉内瘘,建立起良好的血液循环通路,保证了足够的透析血流量,达到了充分透析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