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能是参与胆碱能神经元前体细胞分化的细胞外调控因子。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孕14d胎鼠端脑神经干细胞诱导成胆碱能神经元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孕14d胎鼠端脑,用含EDTA的胰酶和Ⅰ型胶原酶消化,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细胞,种植于涂有多聚赖氨酸的培养板,细胞原代培养24h后半量换液,加入10μg/L骨形态发生蛋白2继续培养。结果与结论:胶原酶消化得到的神经干细胞呈单层贴壁生长;Nestin免疫荧光鉴定细胞为阳性,获取的神经干细胞纯度大于99%;ChAT免疫荧光鉴定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以将孕14d胎鼠端脑神经干细胞诱导成胆碱能神经元,细胞纯度大于97%。  相似文献   
32.
目的复制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探讨针刺百会、人中、大椎穴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清和海马内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复制VD大鼠模型,将V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大鼠跳台试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和海马组织AchE含量。结果针刺组大鼠跳台反应期时间比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针刺组大鼠血清和海马AchE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降低VD大鼠血清和海马内AchE含量是针刺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补肾醒脑方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并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模,将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进行药物治疗。用跳台试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用酶免法检测血清和海马组织ChAT含量。结果:补肾醒脑方组大鼠跳台检测反应期比模型组缩短(P<0.05);中药组血清和海马ChAT含量比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清和海马内ChAT含量的改善是补肾醒脑方治疗获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4.
在实施整体护理的过程中,心理护理是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护理程序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家属的交谈,掌握患者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出潜在积极因素,制定科学的心理护理程序,并通过医护、护患、合理配合从而促进患者的身心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内细胞核因子(NF—κBp65)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对照组织内NF—κBp65与VEGF—C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内NF—κBp65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76.0%,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30.0%(P〈0.05);乳腺癌组织内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4.O%,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20.0%(P〈0.05);乳腺癌组织内NF—κBp65蛋白与VEGF—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1=0.53,P〈0.05),并且均与肿瘤淋巴转移密切相关。结论:乳腺癌组织内NF—κBp65的高表达可上调VEGF—C表达,进而导致肿瘤周围淋巴管增生、扩张,促进肿瘤细胞向区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四味降脂汤与西布曲明对肥胖大鼠血清瘦素(Leptin)含量和下丘脑Na+-K+-ATP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四味降脂汤减肥的机制。方法:使用刚断乳的Wistar雄性大鼠。以普通鼠饲料喂养的大鼠作为普食组(15只);用高脂饲料喂养制作肥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实验性肥胖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各15只。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Leptin含量,生化方法检测下丘脑组织Na+-K+-ATP酶活性。结果:中药组血清Leptin含量比模型组低(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下丘脑组织线粒体Na+-K+-ATP酶活性明显提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四味降脂汤对肥胖大鼠Leptin抵抗状态的改善及Na+-K+-ATP酶活性的提高是其减肥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7.
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症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失眠,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黄帝内经》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始称为“不寐”;现代中医学有的称为“不寐”,有的称为“失眠”,应统一称为失眠,与现代医学相同^[1]。现代医学治疗主要采用苯二氮卓类(BZD)如三唑仑、舒乐安定等镇静安眠药和心理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BZD长期服用容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抑制呼吸、白日残留作用等毒副作用,心理疗法疗效不稳定,影响因素多。针刺治疗失眠具有“辨证论治”的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38.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EXCEL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的应用及3年随访结果,评价其在CTO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入住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冠状动脉造影确诊CTO病变并行PCI治疗患者185例,靶病变均植入EXCEL支架,常规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6个月。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随访,以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再狭窄率(in-stent restenosis,ISR)、血运重建率为研究终点,同时了解亚急性及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结果共147例CTO病变血管开通,即刻血管开通率为79.5%(147/185);共201处闭塞病变中,26处导丝无法通过,8处导丝通过闭塞病变后球囊无法跨越病变部位,靶血管开通率83.1%;闭塞时间12个月以内及超过12个月的靶血管开通率分别为87.5%、62.4%,有桥侧支存在者PCI治疗成功率低于无桥侧支者,断端呈刀切状的成功率低于鼠尾状(P0.05)。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率分别为30.8%、19.5%、15.1%、10.3%,MASE发生率分别为3.2%、2.3%、1.95、4.0%,再狭窄率分别为8.8%、8.3%、7.1%、5.3%;发生亚急性、晚期支架内血栓各1例,发生率分别为0.6%、0.1%,无急性支架内血栓事件。结论EXCEL支架应用于CTO病变PCI治疗中安全有效,没有增加MACE发生率及支架内血栓事件。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研究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和自行设计的老年痴呆睡眠日志对162例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发病率为72.22%,其主要临床特点为日落激越、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日间过度思睡、夜间躁动或游荡、入睡困难、早醒以及片断睡眠.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总体睡眠质量差,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总结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3例主动脉缩窄的患儿,年龄10.15岁。1例行缩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1例行Core—Tex补片扩大成形术;1例行缩窄段切除,Core-Tex人造血管植入术。结果:3例患儿均一次手术治愈,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随访2年效果满意。结论:上下肢血压异常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手术方式的选择因狭窄的类型不同而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