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Lucio现象是弥漫性瘤型麻风的一种急性表现,发生于化疗之前,特点为成批的斑状或稍硬的红斑性皮损,中央发生坏死且往往破溃导致皮肤溃疡。上述损害好发于四肢,痊愈后残留萎缩性星状疤痕。组织学检查显示为真皮血管的坏死性脉管炎。这种病人按Ridley分类,临床上属于LL。Lucio现象常见于墨西哥和其他中美国家,美国也曾报告过一些病例。为了阐明这种麻风合并症的发  相似文献   
52.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1例住院精神病人血浆氯丙嗪浓度。其中,血浓度为0.039~0.69μg/ml52例;0.7~0.99μg/ml12例;1.0μg/ml 以上17例。治疗有显著效果的血浓度一般为0.1~1.0μg/ml。浓度在0.3~0.6μg/ml 可出现轻度锥外系反应。并结合临床对影响血浆氯丙嗪浓度的几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3.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Erythema elevatum diutinum,EED)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点为持久性红色、紫红色和淡黄色丘疹、斑块和结节,通常对称地分布于肢端的伸面。组织学改变为白细胞碎裂性脉管炎,在真皮上部和中部的血管壁伴有纤维蛋白样坏死。以往的文献复习和病例报告强调以下几点:1.无系统性侵犯;2.偶尔发生关节疼痛;3.尚无成功的疗法,虽然已报告有几例病  相似文献   
54.
本文报告1975~1977年在江苏太县溱湖医院发现组织样麻风瘤16例。其一般临床表现与瘤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相似,组织样损害分为四型;临床资料提示其为耐砜类药物菌株所致。8例中之6例经鼠足垫试验证实为耐氨苯砜菌株,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典型组织样麻风瘤4例,不典型12例;对部分病人进行了免疫学检查。作者认为麻风杆菌耐砜类药物突变株可能是产生组织样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5.
9岁以下儿童的结节病是少见的,结节病伴有泛发性表皮剥脱和全身红皮病者也非常少见。作者报告1例结节病为6岁男孩,曾伴有全身红皮病和表皮剥脱达18个月之久。除了全身鳞屑外,皮肤上有许多小丘疹,手背、指背和颈后有类似于毛发红糠疹的角刺,掌蹠并无角化过度,但却有许多像基底细胞痣综合征中所见的掌一蹠点状凹窝。随意取自6个部位的皮肤活检标本,组织学检查均显示由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和郎罕氏巨细胞所构成的肉样瘤性肉芽肿,许多肉芽肿内含有Schaumann包涵体。这种肉芽肿主要位于真皮乳头,并影响其上的表皮。表皮显示角化不全、海绵形成、淋巴细胞浸润和基底  相似文献   
56.
<正> 随着中医疗法的开展,我們医院正在大量的使用着黄連治疗細菌性痢疾,中耳炎等等。以前我們医院是給病人服的黄連粉,或用水剂灌腸,可是黄連很苦病人不願服。水剂灌腸也不太好。根据病人的反映,我們就想出办法制成無味道的黄連丸。其制法分兩个步驟如下: (一) 制丸將黃連粉放在干淨的搪瓷方盤內,用小噴霧器將1:3的糖漿溶液作粘合剂(糖漿1份,水3份),噴在黄連粉上,使其湿潤;轉搪瓷盤,即粘合成小母丸。然后再喷糖漿溶液,並加少量黄連粉,旋轉搪瓷盤,如此反复数次,使黄連粉逐层粘在小母丸上,制成約0.5克一粒的黄連丸。  相似文献   
57.
多形核白细胞在感染过程中具有吞噬作用,并发生代谢的改变,这可以通过多形核白细胞对四唑氮蓝(Nitroblue tetrazolium,NBT)染料还原能力的增强而得到证明。Park等人用这种试验作为鉴别细菌性疾病与非细菌性疾病的有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后者NBT试验为阴性。在儿童的慢性肉芽肿疾病中,NBT试验也为阴性。这是由于中性白细胞的功能障碍,不能消化入侵的微生物。后来,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Th2型细胞因子受体(IL-4R、IL-6R、IL-10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9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4R、IL-6R和IL-10R mRNA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IL-6和IL-10水平.结果①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及正常人Th2型细胞因子受体阳性表达率为100%.②PBMC中,IL-4R mRNA表达水平活动期SLE患者(1组)为0.604±0.147,非活动期SLE患者(2组)为0.40±0.13,正常人(3组)为0.37±0.07;IL-6R mRNA表达水平1组为0.90±0.27,2组为0.52±0.11,3组为0.57±0.24;IL-10R mRNA表达水平1组为0.87±0.29,2组为0.72±0.21,3组为0.68±0.14.1组和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组和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2组和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血清中IL-4、IL-6和IL-10水平1组显著高于2组和3组(P<0.05),2组显著高于3组(P<0.05).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IL-4水平与PBMC上的IL-4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22和r=0.859,P<0.05).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IL-6水平与PBMC上的IL-6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87和r=0.615,P<0.05).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IL-10水平与PBMC上的IL-10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88和r=0.787,P<0.05).结论Th2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可能在SLE疾病活动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LE患者PBMC中Th2型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可作为疾病的活动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9.
本文报告198 3-1986年间扬州市及东台县活动性多菌型麻风用RFP,B663和DDS联合治疗3年的可行性及疗效.3年来该地皮肤涂片阳性的多菌型麻风共591例,接受联合治疗者569例(96.3%),每年RFP和B663的监服率分别为96.7%,94.04%和93%.在可供3年结果分析的303例中,196例(64.7%)显示皮肤涂片阴转或临床不活动,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皮肤查菌BI每年平均下降0.78,ENL和神经炎的发生频率随着疗程的增加而明显减少,未见其它严重毒副作用.初步结果提示本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及疗效是满意的.3年治疗期间皮肤涂片阴转的196例中已有139例停药观察一年,均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60.
荨麻疹性血管炎临床及发病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荨麻疹性血管炎临床特征及发病机理。方法对16例荨麻疹性血管炎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病符合Ⅲ型变态反应引起的免疫复合物疾病,IgG和补体C3在发病和皮损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局部组织低垂或受压至组织液体静压增大与皮损的形成亦有密切的关系。结论本病好发于成年女性,皮损以风团和环状红斑样损害为特征,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和眼结膜充血为常见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