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4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研究肌苷、吗丁啉对卡马西平所致大鼠消化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肌苷预防组与吗丁啉预防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3组制备卡马西平致消化系统损伤模型,同时肌苷和吗丁啉预防组分别给予肌苷600mg/(kg·d)和吗丁啉15mg/(kg·d)灌胃,90d后处死大鼠,检验肝功能,观察肝、胃、回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一般情况差,肝细胞弥漫性水肿、点状坏死明显,并可见灶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生;胃黏膜萎缩,组织水肿,浅表溃疡形成,并可见部分腺体发生肠上皮化生,胃壁各层均可见不同程度炎性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浸润。肌苷和吗丁啉预防组肝细胞均轻度水肿,肝小叶内及汇管区炎性细胞轻度浸润,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生,偶见坏死;胃、肠黏膜上皮细胞水肿减轻,未见胃、肠浅表溃疡。结论:肌苷与吗丁啉对卡马西平引起的消化系统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2.
田新红  李伟  李成文  李增富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8):675-676,679,F004
目的 :研究长期服用卡马西平对大鼠小脑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饲喂卡马西平 (浓度由 60 mg/ml逐渐增加为 80 mg/ml、1 0 0 mg/ml、1 2 0 mg/ml) 90 d,透射电镜观察其小脑超微结构的变化 ,肌电 /诱发电位仪测定大鼠股直肌运动单位时限与电压变化。结果 :对照组大鼠小脑突触数量减少 ,突触内囊泡明显减少 ,线粒体数量减少并且肿胀 ,股直肌运动单位时限缩短 ,电压降低。结论 :服用卡马西平造成大鼠小脑超微结构明显的损伤 ,是导致大鼠产生肌力下降、平衡、姿势、行走和肢体精细运动等方面的一系列紊乱等小脑功能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3.
为了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简称地甲病),需要在食盐中掺碘化钾,让病区的群众吃上含有一定比例的碘化钾食盐,就能防治地甲病。比如,病区的群众吃上含1/万~1/5万碘化钾食盐,就能预防地甲病,但碘化钾容易挥发,从掺碘化钾进食盐里到卖给群众,经过多长时间仍能保持碘在预防地甲病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4.
IL-2不仅能激活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LAK活性,也能作用于骨髓细胞形成激活骨髓(ABM)。ABM的抗肿瘤效应强于LAK细胞。IFN—α能增加NK细胞和CTL活性。IFN—α和IL—2联合应用能够增强IL—2诱导的LAK细胞和ABM的抗肿瘤效应。本实验观察了联合IFN—α和IL-2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5.
研究α干扰素对白细胞介素激活的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表达的影响。方法4小时标准^51Cr释放实验检测NK和LAK活性,ABC酶活标法测颗粒酶B的表达,溶血法测定穿孔素活性,BLT法测定颗粒酶A的表达。结论:IFN-α增加IL-2激活性巴细胞的细胞作用可能与其增加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6.
目的:观察鞘内预先应用非选择性NOS抑制剂-L-NAME对电刺激坐骨神经诱发大鼠脊髓后角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置管后无神经损伤症状的雌性SD大鼠24只,将其随机平均分为4组。半数动物实施假手术,术前15 min向鞘内分别注射10μl生理盐水(A组)或L-NAME 250μg(B组);另一半动物实施坐骨神经电刺激1 h,术前15 min向鞘内分别注射10μl生理盐水(C组)或L-NAME 250μg(D组)。分别在鞘内给药前(T0)和术后4 h(T1)、12 h(T2)和24h(T3)测量各组大鼠的热甩尾潜伏时间(TFL);术后24 h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脊髓后角内FLI神经元的数目。另取4只大鼠处死作为脊髓免疫组化检查的对照。结果:在坐骨神经电刺激后12 h和24 h,C组大鼠的TFL分别较术前缩短45%和39%;而在D组,这种降低已不再显著。与A、B两组的绝大多数FLI神经元是集中在脊髓后角浅层的情况不同,C组大鼠在脊髓后角深层亦出现了大量FLI神经元,大约占脊髓后角FLI神经元总数的33%;与C组相比,虽然D组脊髓后角浅层和固有层的FLI神经元数目降低不显著,但是其脊髓后角深层的FLI神经元数目却出现了显著降低(P<0.05)。结论:鞘内预先应用L-NAME可选择性抑制坐骨神经电刺激诱发的大鼠脊髓后角深层c-fos的表达,减弱或阻断机体热痛阈的下调。  相似文献   
167.
生产高度纯化的对肿瘤细胞抗原有特异作用的单克隆抗体(单抗)开辟了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及实体瘤的新途径。许多Ⅰ期试验表明,单抗能激活或调节人的免疫系统消灭肿瘤细胞,也可作为抗肿瘤因子如化疗药、放射性物质和毒素等的载体。但单抗应用于临床尚存在一些问题,作者在本文中讨论了临床应用单抗的策略、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单抗治疗肿瘤的途径单抗治疗肿瘤至少有4种主要途径。第一,单抗作为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成分,直接启动或激活病人的免疫系统以消灭肿瘤细胞。第二,使用单抗将放射物、细胞毒药物、生物反应调节剂(BRMs)或其他药物传递到肿瘤细胞。第三,使用单抗来调节恶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第四,用单抗引起主动免疫(所谓抗基因型疫苗)。  相似文献   
168.
目的:观察鞘内预先应用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福尔马林炎性痛大鼠脊髓后角内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220~310g、鞘内置管后无神经损伤的SD大鼠60只,在其左足底皮下注射4%福尔马林40μl建立炎性痛模型。在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前15min,通过预先置入的导管向大鼠鞘内注射容量均为10μl的L-NAME250μg(FL组)或生理盐水(FN组)。分别在注射后1h、4h、8h、12h和24h处死动物,在每一时间点每组处死的动物数均6只。另有4只大鼠在左足底皮下注射生理盐水,4h后处死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同侧脊髓后角内c-fos表达的情况。结果:在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大鼠脊髓后角内出现了迅疾和持久的c-fos表达增强反应,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脊髓后角深层fos阳性(fos-like immunoreactivity,FLI)神经元数目的增加更加显著。与FN组相比,FL组大鼠脊髓后角内FLI神经元数目在浅层减少23.1%~51.8%,而在深层则减少46.3%~58.3%。结论:鞘内预先应用L-NAME可有效抑制福尔马林炎性痛诱发的脊髓后角c-fos表达增加,尤其是对脊髓后角深层c-fos表达的选择性抑制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9.
为探讨我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ALL)的有效治疗方案,提高我国A-ALL的疗效,设计了一个早期连续4个疗程无交叉耐药强化巩固治疗后再行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A-ALL的方案。共有30例A-ALL患者(中位年龄27岁)进入该方案的治疗观察,已有20例完成全程治疗。结果:本方案的毒性可以耐受,近期疗效较好,ABMT后中位随访时间28(4~70)个月,3年无病生存率为68.5%±10.5%,复发率30.8%±12.5%。本资料初步表明,A-ALL在取得CR后早期进行较充分的强化巩固治疗后再行ABMT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本方案是治疗A-ALL的一个有效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评价环状软骨压迫(CP)对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PLMA)插入操作和正压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标准身体状态分级为Ⅰ级的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者被纳入研究.静脉麻醉诱导后,于CP下插入PLMA,保留专用引导器并将通气罩内压充气至60 cm H2O(1 cm H2O=0.098 kPa).观察肺通气满意度,测定气道密封压,并采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评价通气罩的解剖位置.暂时终止CP,采用专用引导器进一步推送PLMA到达理想位置,并重新调整通气罩内压至60 cm H2O.再次评价上述指标,并记录CP下和非CP下正压通气时的呼潮气量和吸气峰压,观察经PLMA插入胃管的情况并评价引流管解剖位置的FOB评分.结果 与在CP下插入PLMA比较,在临时解除CP并进一步推送PLMA后,肺通气满意度(良好和尚可为50例比14例)、气道密封压[(27±7)cm H2O比(21±7)cm H2O]和通气罩解剖位置的FOB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在将PLMA推送至理想位置后,虽然在CP和非CP时的正压通气呼潮气量差异无显著性,但CP时的吸气峰压[(28±5)cm H2O]却显著高于非CP时[(14±2)cm H2O,P<0.05].结论 CP可阻碍将PLMA插入到理想位置,在暂时终止CP的情况下,采用专用引导器可将PLMA插入到理想位置,而且CP可显著增加正压通气的吸气峰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