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4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后路侧块钉板内固定术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对齿状突骨折12例(Ⅱ型骨折8例,Ⅲ型骨折4例,均伴有寰枢椎脱位)者,术前予颅骨牵引5—7d,在全麻下行后路侧块钉板内固定术。结果12例平均随访16.5个月,齿状突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寰枢椎脱位满意复位10例,改善2例,复位满意率为83.33%。结论后路侧块钉板内固定能使齿状突骨折获得良好的稳定性,与其它术式相比,有着更广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MED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神经根解剖变异的价值。方法采用第二代经后路腰椎间盘镜系统(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0例,术中发现16例神经根解剖变异,发生率为2.8%。按Kadish分型:Ⅱ型10例,Ⅲ型1例,Ⅳ型5例。其中腰4,5间隙突出6例,腰5骶1间隙突出9例,腰4,5及腰5骶1间隙均突出1例。16例手术均在镜下顺利完成。结果16例术后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没有神经根损伤表现。近远期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腰骶神经根解剖变异发生率低。MED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视野清晰,镜下容易分辨出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对神经根解剖变异显露清楚,可以有效防止神经根损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3.
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ils,NSCs)是一种能产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它的发现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重大进展,为神经发育研究与神经组织移植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将来治疗诸如帕金森氏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损伤性疾病上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源于人脑能不断增殖的神经干细胞对基础与临床神经科学尤其具有巨大的诱惑力,神经干细胞的长期分离培养与建系成为进一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研究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4.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卒中的原发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在医疗干预后仍继续加重的一种临床过程。病情进展一般发生在发病后6h-1周,临床上有26%~43%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从而导致死亡,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容易产生医疗纠纷。目前,有不少文献报道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及病因,认为其发病机制复杂、病因较多,与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扩展、侧支循环血管阻塞、脑水肿、高血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血液的高凝状态及精神因素等有关。  相似文献   
95.
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正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大学的任务就是要将大量的"应试人才"培养成"创新型人才".那么,高校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医学人才的标准是医德高尚、知识渊博、医技精湛,且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其中最首要的应该是具有研究性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性自主学习本应是大学生、研究生特有的学习活动方式,但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继续着知识接受式的被动学习方式,这便造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自主性不强的现状.这样的"人才"如何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何能推动国家的进步?因此,培养具有研究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使其"厚基础、强适应、高创新"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对如何培养医学本科生研究性自主学习能力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6.
不同能量级别体外冲击波与骨不连愈合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根据不同能量级别体外冲击波对兔桡骨骨不连的影响,获得治疗骨不连的最佳冲击波能量。[方法]选用雌性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A、B2组,以每只动物双前肢桡骨为实验对象,又分为A1、A2、B1、B2四组,A1、B1组为右前肢,A2、B2组为左前肢,制成桡骨骨不连模型。分别用0.3、0.4、0.5、0.6mj/mm^2 4种能量级别的冲击波对A1、A2、B1、B2 4组分别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观察和比较各组的治疗情况、x线片和组织学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治疗前后骨折间隙的变化在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后第8、12周各组间比较,A:、B,组骨折间隙的愈合情况明显优于A1、B2组,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0.4~0.5mj/mm^2是治疗骨不连的最佳冲击波能量级别,能量过低或过高均可影响骨不连愈合或造成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97.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痉挛性脑瘫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斌  李宏宇  韦敏克  孙可  莫冰峰 《广西医学》2005,27(9):1352-1353
目的 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 本组25例,选择性颈脊神经后根切断10例,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15例,术后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平均随访16个月,每例患者均作功能评定及疗效分析。结果 按Ashworch肌张力五级分类标准,25例患者肢体痉挛均获得明显改善,肌张力下降1~2级。疗效评定:明显改善9例,改善15例,无改善1例,改善率为96%。结论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理想方法之一,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后配合严格的康复训练,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标准实验新西兰雌性大白兔16只,每只兔右桡骨为实验组,左桡骨为对照组,制作成桡骨骨不连模型.采用能量为0.5 mJ/mm^2级的冲击波对治疗组进行治疗,冲击量为800次,对照组不作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第3天,2、4、6、8、12周摄X线片取活组织作光学及电镜检查,两组对照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骨不连间隙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学及电镜检查显示治疗组组织成骨活跃,而对照组则表现为慢性炎症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是一种创伤小、效果确切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
两年间收治的不同程度、不同原因的颈椎管狭窄症病例,实施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回顾、分析和随访,论证了此种手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首选和最佳的治疗手段,疗效满意。本组10例,后纵韧带骨化1例,多间隙颈椎病4例,无骨折脱位须髓损伤2例,颈椎骨折致颈髓损伤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1例,其中不全瘫8例,全瘫2例。X线侧位测量椎管直径与椎体中矢径比值0.6,小于0.75,其它影像学检查:颈髓多节设不同程度受压,均符合颈椎管狭窄症诊断标准。本组10例均采取顿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式,其中8例"双开门",2例"单开门",随访3-30个月,全瘫2例…  相似文献   
100.
放射治疗对于癌症患者越来越重要,但其所导致的并发症仍不容忽视。放射性肠炎是放射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目前放射性肠炎的防治措施尚未明确,其中糖皮质激素在放射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存在争议。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当前研究证据,阐明糖皮质激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