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医药卫生   126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近端血流阻断加压技术在硬脊膜动静脉畸形(SDAVF)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治疗的6例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应用近端血流阻断加压技术,其中1例因未能完全栓塞,改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判断栓塞情况。对所有患者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为行Aminoff-Logue评分,判断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门诊随访的患者同时复查脊髓MRI,以判断栓塞情况。结果6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DSA显示,5例完全栓塞,1例瘘口残留。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1例术中造影显示肋间动脉夹层的患者,采用弹簧圈闭塞近端肋间动脉后复查胸椎CT,显示肋间肌内血肿形成,术后持续胸背部疼痛3 d后缓解。6例患者中,5例为门诊随访,1例为电话随访;中位随访时间(范围)为5.5个月(4.0~22.0个月)。术后3个月,6例患者的Aminoff-Logu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2.0±0.7)分、(4.0±1.5)分,P<0.05];脊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术中因拔管困难而留置体内的1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时无相关并发症。经显微手术治疗的1例患者出院后10个月行DSA随访,未见瘘口显影。结论初步推测近端血流阻断加压技术在SDAVF血管内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2.
83.
谭振来  李嘉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8):118-119
目的:了解2000-2009年辽宁省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辽宁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2000-2009年的监测资料,计算辽宁省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别构成。结果:2009年辽宁省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较2000年下降了56.4%,45.3%和46.7%。结论:2000-2009辽宁省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显著,加强围产期保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4.
为了解单纯性肥胖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的功能,以及针灸对其作用,我们观察了针灸前后39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肥胖指标、血中脂质水平,以及血中ACTH 和唾液 CS 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单纯性肥胖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针灸治疗在取得减肥效应及脂质代谢良性调整作用的同时,提高了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功能。提示:针灸可能通过提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功能实现其减肥效应。  相似文献   
85.
亚急性联合变性国内有过报道,但较少见。我院曾收治1例,报告如下。男性,53岁,住院号83069。因两下肢无力行走不稳,黄昏时加重,于1984年12月12日入院。患者有多年上班时中午带饭,少吃蔬菜的历史。体温36.4℃,脉搏86次,呼吸20次,血压150/90毫米汞柱。神志清,语言流利,左眼因外伤失明,右跟底视神经乳头无水肿,肺(-),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未触及。右下肢肌力4级,两下肢音叉震动觉消失,右下肢位置觉减退,双手轮替动作欠佳,  相似文献   
86.
大肠癌肠道外少见表现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上大肠癌常以大便习惯性改变、腹痛、腹块和肠梗阻等症状就医,然而,少数患者却以罕见症象为首发,给临床诊治带来困难,极易导致错误诊治。分析我们两院近数年来诊治928例大肠癌中,有5例  相似文献   
87.
五十年代起,美国和欧洲外语学界有大量学者投入了外语学习理论研究,并已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我们却还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这种状态对我国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极为不利。Corder S 指出:“只要我们还不认识学习的心理过程,一切外语教学都不免带有盲目性”。语言行为本身是心理呈现过程,因此有特定的习得规律,即掌握了第二语言的习  相似文献   
88.
我院曾收治5例幕上脑梗塞,表现CT梗塞灶同侧瘫痪,报道如下。病例摘要例1:男,50岁。住院号:98686。因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言语不清半天于1987年9月17日入院。体温36.2℃,脉搏6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00/100mmHg(26.6/13.3k Pa).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神清,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右面瘫,伸舌右偏,右上肢肌力3级,下肢4级,右巴  相似文献   
89.
针刺对实验性肥胖大鼠下丘脑摄食中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针刺减肥的疗效已在临床得到证实。中枢神经系统在针刺减肥中所起的作用如何,中枢调节与外周作用之间的又有哪些内在联系呢?目的:研究针刺对肥胖者下丘脑摄食中枢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医学院。材料:实验于1998—06/2000—01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重点实验室完成。选用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肥胖组,正常组。方法:高脂致肥饲料喂养SD大鼠、制作实验性肥胖模型。应用神经细胞微电极记录和脑立体定位技术,通过对实验性肥胖大鼠针刺治疗,观察下丘脑外侧区饥饿中枢、腹内侧核饱食中枢神经细胞单位时间内电活动(Hz)。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针刺前后同期体质量变化及各组大鼠下丘脑外侧区、腹内侧核放电频率。结果:针刺能够明显降低下丘脑外侧区的兴奋性,其中针刺组,肥胖组,正常组的值分别为(9.4&;#177;3.7),(21.4&;#177;6.8),(9.1&;#177;5.2)Hz(P&;lt;0.01),提高腹内侧核的电活动频率,3组分别为(21.1&;#177;4.3),(5.0&;#177;1.3),(14.5&;#177;2.2)Hz(P&;lt;0.01),抑制肥胖鼠亢进的食欲,减少热卡的摄入,达到减肥目的。结论:针刺对肥胖动物中枢神经核团的调整作用是针刺减肥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0.
多发性颅神经炎国内少有报道。我院曾收治15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年龄 男10例,女5例,29~67岁,35岁以下4例,36~60岁8例,60岁以上3例。1.2 前躯症状 有前躯症状者13例,其中发热、咽痛8例,牙周炎、牙龈炎各1例,腹泻l例,因涉水受凉而致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