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了解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对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的认知和态度。方法 使用“腾讯问卷”的网络调查平台创建问卷,受访对象为全国范围内、有结直肠癌诊疗资质医院中的医生、护士及在读硕、博士研究生。问卷内容涉及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对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患者最佳的中医干预方式、最佳的干预时机、最关注的结局指标、中西医结合干预必要性的认可度以及对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推广应用的建议。回收的数据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结果 从2020年9月24日至10月3日,本研究问卷浏览量为350次,收回调查问卷255份,去掉重复问卷11份,共收回244份有效问卷。受访者覆盖全国16个省份及直辖市;男女比例为2∶1;149名受试者具有研究生的学历;医护人员的执业范围不仅包括中医医生,还有32.79%的西医医护人员完成了此次问卷调查;高年资与低年资医护人员比例持平。关于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应用的中医药干预方式,86.36%的中医医生认为口服中药最为合适;61.25%的西医医生推荐针刺治疗;65.71%护士最为认可艾灸治疗;73.68%的学生建议首选口服中药和中药灌肠的干预措施。对于中西医结合干预的时间节点,一线城市倾向于术后7天之内;非一线城市的中医院倾向于术后7天后。最为关注的结局指标依次是①生存质量、②并发症的发生率、③生存周期和术后排便功能的恢复。91.82%的中医医生、85.00%的西医医生、94.29%的护士、100%的医学生认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康复有必要结合中医药的干预措施。未来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建议集中在加大中医药健康教育的科普力度、注重专业医师的培养、关注围手术期的肿瘤学进展、兼顾卫生经济学理念以及重视患者心理康复方面的内容。结论 医护人员对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度较高。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需要国家、社会、医院、医务工作者个人多个层面共同努力。今后的临床研究可参考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制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使其为形成中西医结合干预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专家共识提供数据支持,以期指导基层医护工作者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蒙古国是毗邻我国北部的议会共和制国家。卫生保健主要由国有医疗机构、私营诊所和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三部分构成,覆盖面广但资源不均。由于民风及气候原因,该国消化系统疾患较为常见,导致蒙古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是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肝癌等。蒙古国与中国地理相近、文化亲缘,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较其他国家更为民众所接受。蒙古国的传统医学与中医学长期相互交流与影响,互相促进发展,并受到蒙古国法律的保护。目前蒙医的传承、蒙药的研发与保护、非药物疗法的推广等问题是制约蒙中传统医药发展的因素。建议蒙中传统医学通过联合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加大草药研发与保护力度、扩大非药物疗法的应用,共同推进传统医学在世界的发展与传播。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03年1月-2009年1月125例疑为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超声及CT检查,并经手术与病理证实。超声显像诊断后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48例,肾上腺皮质腺瘤41例,皮质腺癌11例,肾上腺转移癌9例,髓样脂肪瘤8例,结节样增生2例,肾上腺结核4例,胰尾部肿瘤1例,肝脏肿瘤1例,肾上极肿瘤1例。结果肾上腺肿瘤的病理类型不同,声像图表现亦各不相同。超声显像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6.0%(120/125),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1.2%(114/125)。结论超声显像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较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追踪分析颈及颌面部肿块的超声图像改变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提高超声对颈及颌部肿块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6例颈及颌面部肿块的声像图特点、超声诊断,追踪其手术或穿刺的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46例颈及颌面部肿块中,实质性肿块33例,超声诊断准确率45.5%;囊性肿块9例,准确率77.8%;囊实混合性肿块4例,准确率50%。结论 颈及颌面部肿块病种繁杂,部分病变超声图像特征不明显。本研究显示超声诊断囊性肿块准确率较高,建议先判断肿块属于实质性、囊性或混合性,再结合血流做良性、恶性的诊断;最后结合病史做病名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半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及临床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按分层随机化法将130例行PCI手术的STEMI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PCI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70例另给予半剂量替罗非班维持48 h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7 d。并统计术后相关指标(7d RBP4及肾小球滤过率、肌钙蛋白T)及术后半年的临床缺血事件(复合缺血及出血事件、冠脉TIMI血流)。结果术后7 d,观察组较对照组的RBP4、肌钙蛋白T(CTn T)平均值均有下降(P0.05),肾小球滤过率(GFR)有升高(P0.05);未增加半年的缺血与出血事件(P0.05)。结论使用丹参川芎嗪联合半剂量替罗非班可降低STEMI患者PCI术后RBP4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心肌的缺血坏死,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三维超声作为测量工具,了解四川地区汉族成人胰腺体积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按不同年龄段分层,纳入41-50岁,51-60岁,61-70岁,71岁以上各50例,使用三维超声容积探头行全胰腺扫描,通过VO-CAL软件测量体积。结果三维超声测量平均胰腺体积为(45.79±13.53) cm^3;男性明显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胰腺体积逐渐缩小。相关分析显示,胰腺体积与BMI呈正相关关系(r=0.188,P〈0.05)。结论四川地区汉族成人胰腺在40岁以后逐渐萎缩,男性胰腺体积明显大于女性,胰腺体积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李嘉俊  罗扬  马晓娟 《西部医学》2014,(4):484-486,49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肾脏恶性肿瘤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价值,以提高超声诊断肾脏恶性肿瘤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肾脏恶性肿瘤的318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并分析超声对肾脏恶性肿瘤漏误诊的原因。结果术前超声诊断与手术和病理对照,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96.5%(307/318例),定性诊断符合率89.9%(286/318例),漏诊率1.9%(6/318例),误诊率8.2%(26/318例)。结论超声显像可动态观察肾脏肿瘤的形态及内部结构变化与特点,诊断准确率高,能及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但也需注意个别患者的特殊表现与鉴别,尽量避免、减少漏误诊病例。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基于神经生长因子(ngf)-酪氨酸激酶受体a(trka)信号通路研究电针疗法治疗粪失禁兔动物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 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射频消融法制备粪失禁兔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照组和模型组不作任何干预,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测定各组新西兰兔肛门静息压,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肛门括约肌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肛门括约肌组织中ngf、trka蛋白表达量。结果 模型组新西兰兔肛门静息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西兰兔肛门静息压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新西兰兔肛门静息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新西兰兔肛门括约肌组织中ngf、trka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西兰兔肛门括约肌组织中ngf、trka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新西兰兔肛门括约肌组织中ngf、trka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显示,治疗组新西兰兔肛门括约肌组织形态结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括约肌全层变厚,固有层结缔组织变薄,肌纤维变粗并趋于完整,肌纤维数量增多,横纹肌致密程度增加。结论 电针疗法可能通过激活ngf-trka信号通路对粪失禁兔动物模型起到改善作用,这可为临床治疗大便失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地高辛、美托洛尔及依那普利对心房纤颤患者活动后心室率的影响. 方法 5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4组. A组13例, 口服地高辛0.125 mg, qd;B组13例, 口服地高辛0.125 mg, qd, 依那普利10 mg, qd;C组18例, 口服地高辛0.125 mg, qd;美托洛尔25 mg, bid;D组15例, 口服地高辛0.125 mg, qd, 美托洛尔25 mg, bid, 依那普利10 mg, qd. 连续用药2周,比较用药前后静息时及活动后心室率变化情况. 结果 静息状态下, 各组均能有效控制房颤心室率(P<0.05或P<0.01). 但在活动后, C组和D组能明显控制心室率(P<0.01), 其余两组活动后心室率与用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 依那普利对持续房颤患者静息或活动后心室率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 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能有效控制房颤患者活动后心室率, 未观察到短期应用依那普利对持续性房颤患者活动后的心室率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